理论教育 会宁教育新进展-会宁教育志

会宁教育新进展-会宁教育志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类报纸报道会宁教育《甘肃日报》报道会宁教育《甘肃日报》是报道会宁教育最早也是最多的省级报纸,本志摘要选录其中几篇。1985年9月1日,通讯员赵生周在《甘肃日报》以《会宁尊师重教蔚成新风》为题报道会宁教育:会宁县把兴学育人当作治穷致富的根本措施认真来抓,大树尊师重教之风,教学质量逐年上升。不只是普教,会宁教育的发展是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

会宁教育新进展-会宁教育志

各类报纸报道会宁教育

《甘肃日报》报道会宁教育

《甘肃日报》是报道会宁教育最早也是最多的省级报纸,本志摘要选录其中几篇。

1985年9月1日,通讯员赵生周在《甘肃日报》以《会宁尊师重教蔚成新风》为题报道会宁教育:会宁县把兴学育人当作治穷致富的根本措施认真来抓,大树尊师重教之风,教学质量逐年上升。从1977年至1984年给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3100多名,其中大学录取学生1118名。今年仅高考初选的学生就达453名,名列全省各县第一。

1986年2月24日,陈国祥在《甘肃日报》一版以《发展经济的后劲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关键在领导》为题报道,省委邀请一批地、县、企业党委书记座谈办学兴教。全省经济最困难的18个干旱县之一的会宁,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向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3836人,名列全省之冠。县委书记赵国义说:“我们没啥经验,我们是个苦地方,就靠个‘苦’字,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李子奇(省委书记)插话说:“抓好教育也无非这三条。有了这三条,不愁教育上不去。”刘冰(省委副书记)接着说:“你们的经验和成绩雄辩地说明,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只要重视了,教育事业同样能搞好。”

1994年10月6日,记者伏宗和在《甘肃日报》头版头条以《夯实基础功在千秋一一会宁县重教兴学纪事》为题报道会宁教育,文章摘要如下:

曾以长征会师而闻名全国的会宁县,如今又以高考升学率多年来名列全省前茅而声震陇原。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县已向全国各高等学校输送合格人才5706人,仅今年一年就达899名。

在人均纯收人才300多元的一个贫困县教育何以能长足发展?追寻会宁教育发展的轨迹,人们深深地感到,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一种崇尚教育的伟大精神,在支撑着这座基础教育的大厦。

不懈的探索精神

会宁教育曾以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闻名全省。的确,会宁县的领导说:要办好任何一件事情,不艰苦奋斗是不行的,会宁是一个穷县,发展教育更不离开一个“苦”字。但这个苦,还要苦在点子上。比方,如何处理好小学与中学协调发展的关系,使学校布局更加符合会宁实际,更加符合发展规律,便是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苦苦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早在1979年,县上对当地教育状况作过一次全面调查:当时,全县中小学学校1107所,相当一部分学校破烂不堪;全县共有教师3890名,其中小学教师合格率仅占13.2%,中教合格率也不过14%。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中学办得太多。既影响了中学也影响了小学的教育质量,于是,县委、县政府果断决定,压缩充实高中,合理调整初中,积极普及提高小学。很快,87所初中改办成小学。经过3年的实践和探索,县上总结出了“办好一所小学等于办了一所中学”的经验,决定继续加强小学基础教育,将14所高中压缩为5所(含完全中学2所),118所初中压缩到36所,部分中学师资调整到小学。表面上看,中学数量有所减少,但教育质量却大幅提高,尤其是加强了小学基础教育,使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分别达到98.9%、98.9%、98.5%、90%。不只是普教,会宁教育的发展是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首先,在普教中掺进职教因素,在中小学建设一定规模的技术课基地,利用劳动课和各类技术课,在基地进行科技兴农教育,使学生在校就能掌握一门本领,出校成为某一方面的能手。继而成立了县职教中心,建立11所农业职业中学,在部分中学办起职业班,或“三加一”班,这些职业学校或职业班,根据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中川中学在基地实施的“燎原计划”项目,结合教学进行高效农业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带出了600户蔬菜种植示范户,年增收入48万元,被树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学所在的中川乡被国家教委评为首批“燎原计划”先进单位。

可贵的实干精神

实事求是地说,会宁县的办学条件比较差。据1989年调查,全县26万平方米的校舍中,就有6万平方米属于危房,教学设备简陋,有的学校用的是土桌凳和纸浆桌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大量投入教育经费,每年开支需1300万元,可县上的财政收入一年才800万元,管钱的“财神爷”抓破脑袋也难为教育增加更多的投入。就是在这种困境下,县上还是把振兴教育作为振兴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

经费困难,县财政在诸多要办的急事中,把教育放在首位,每年从增收中拿出10.6%,另拨11万元维修校舍、购置教学设备。近6年,县上走“财政补一点,教育附加征一点,群众集一点,乡企提一点,勤工俭学凑一点”的路子,共筹集资金2178万余元,新建改建校舍22.73万平方米,占全部校舍面积的85%;添置课桌凳近5万套,购置了音体美器材、电教设备、图书资料等,使小学实现了“一无两有”,中学消除了一级危房,3所高中22所独立初中的生物、理化实验达到国家三类分组实验标准。

凡去过会宁的人都知道,县委机关还挤在60年代建造的破烂平房里办公,可一、二中的教学楼却拔地而起,县教育电视台、卫星地面接收站更是傲然耸立。

这种兴学重教风尚,深深地感染着基层干部和群众,形成了全县范围内的重教之风,涌现了大批艰苦兴学的乡村干部。党家岘乡吕堡村有500名回民群众,由于学校远,学龄儿童入学率只占25%,乡政府一度电一块煤地节约资金,并动员群众集资,共同为村上专建了回民小学,使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塬边乡八岔村是一个山大沟深,交通闭塞的干旱村,没有一个像样的学校。村上没要国家一分钱,由村支书、村长带领全村老少,捐资买料,投工投料,硬是把4000立方米的石子、水泥、砖头从陡峭的山下背到山顶,又从5公里以外挑水,建起了一所有3栋9间砖木结构教室、4间教师办公室的完全小学。刘寨乡张湾村老支书张玖龄,在他负责建学校期间,把儿子给他备的棺木献给学校做门窗,当学校刚刚建起时,他却含笑辞世了....

蜡烛的奉献精神

全社会浓厚的尊师重教之风,给本来一直默默奉献的教师以强烈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大家心甘情愿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教育之路。1983年,担任会宁一中化学实验员和初三化学代理教师的韩独石,为了在有限的45分钟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他利用课余时间,研究制作新型化学投影仪。经过半年数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制作成一套9件的HT—I型化学投影仪,这项成果先后获5项国家、省级发明成果奖和泰国曼谷中国实用技术展评会银奖。

会宁二中教导主任、省“优秀园丁”张神明,为了带好化学课,牺牲休息时间,制作“丁铎尔灯”、设计导电性装置和大量的实验过程图,把相对比较枯燥的化学课教得生动活泼。他所带班级的化学成绩在高考中多次名列全县第一,其中有3年的化学成绩高出全省平均成绩16分。

记者在新庄乡新庄村东坡社遇到已教书22年、月工资才40元的民请教师李克聪时,他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衬衣,忙着利用暑假帮妻子搞家务。记者问他教书划算不?他答:“算经济账不划算,出去搞一个月副业就能挣回当民请教师一年的工资。但我爱教书,爱和娃娃打交道,小娃娃学文化是大事啊!”近两年来,他所教的学生在全乡统考中,得过两个全科第一,3个单科第一。

2005年7月22日,《甘肃日报》刊登记者宜秀萍的报道《会宁一中首届宏志班一鸣惊人全班平均成绩高考总分604分》:在刚刚结束的2005年高考中,会宁一中首届宏志班毕业生不负众望,一鸣惊人。全班50名学生中,总分在600分以上的有25人,500分以上的有24人,仅有1人总分为498分,全班学生平均总分高达604分,本科上线率达到100%,重点上线率达88%。2000年,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教育部联合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2002年,该工程由大学向高中阶段延伸,决定每年在全国20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开办宏志班,每班50人,选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其完成高中学业。我省首届宏志班之一在会宁一中,当年从庆阳、平凉、陇南、天水、定西、白银等地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50名。在3年时间里,这些贫困的农家子弟牢记班训——宏图报党恩、志远为国强,刻苦学习,发奋图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班的佼佼者高国景同学,以699分的高分名列甘肃省高考理科第三名。

2010年6月9日《甘肃日报》记者周玉兰、伏润之以《会宁教育是一本书》为题报道会宁教育:

多年来,会宁县诞生了“两甲”:苦瘠甲天下、教育甲天下。

自然条件的艰苦让这里的人们生活贫苦,教育的显赫又让这里的人们苦中掘进。在国家恢复高考后的33年间,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输送大学生超过6万人。

外界不解,为何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可以持续上演“穷家富教”的教育传奇?他们也无法理解,会宁人对教育的追求为何如此执著?

在会宁采访时,一位教育工作者这样说:会宁教育不是一张纸,她应该是一本厚厚的书……

手里握着一副好牌,打出好的结局不是本事;难就难在,手里握着一副差牌,却能打出好的结局。

会宁,人口58万,90%以上是农村人口,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69元。苦瘠甲天下,是对其自然环境的高度概括。

会宁,自恢复高考以来,累计向国家输送大学生超过6万人。上世纪80年代,教育部一位官员在谈到会宁教育成果时这般感叹:这是西北贫困地区创造出来的教育“传奇”。

顺着312国道一路向南,沿着蜿蜒山路转上几十道弯,就来到老君坡乡,这是会宁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就在几天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让附近的村民心情沉重:“苞谷快发芽了,很多都冻死了。”这里没有工业、缺乏资源,就连日常使用的水,在天旱时候,都得不到保障。一户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不会超过1万元。

然而,谈到这里考出去的大学生时,老乡笑了。

沿着乡间小路一边向前走,她一边给记者随手指道:“这家有两个、那家有一个、这家有一个……”虽然指着别人家的大学生,但这位老乡言语间充满着自豪,好像在说自己家的孩子。

老君村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在一户老乡家里,几乎看不见任何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墙角的书柜上却高高堆起几叠书本。虽然条件艰苦,但有三样东西是放在一起的:存折、现金、学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学生,就是家庭荣耀的象征。

距离这里不远的沙寨村共有30多户人家,走出了50多名大学生,这一惊人的比例在附近乡亲们眼里,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家庭贫困的背后,是教育事业的相对落后。会宁县教育局一位官员谈道:在会宁,农村教育点多线长,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薄弱学校大量存在,目前仍有1962.5万元的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未得到化解。农村中小学缺水问题依然突出,每年用于解决师生用水就占公用经费51%以上。

在贫困中负重前行,是会宁教育几十年来一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纵使如此,2009年的高考,会宁县还是考出了3190人上国家二本线的优异成绩。

人们常说,手里握着一副好牌,打出好的结局不是本事;难就难在,手里握着一副差牌,却能打出好的结局。

这也许就是会宁教育的传奇所在。

读书原动力让外界看到这样一幕,会宁教育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高级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普通消费原理

——一般稻田条件,即一个人的财富在当期消费时,其效用会最大化,财富越少,效用越大。

大约10年前,教育学研究者孙百才先生得知会宁教育现状后百思不得其解:会宁,一代又一代人放弃当期消费,把为数不多的钱义无反顾地投资给教育。经济学原理在这里显然被推翻了。

也许有人会说,正因为太穷、太苦了,上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路径,会宁人才会如此重视教育。“但是,和会宁一样贫困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什么只有会宁对于教育会如此执著?如果部分人在这么做,尚不足为奇,让人惊奇的是,整个县的人们,都在重视教育。穷、苦不能彻底解释会宁教育衍生的教育现象。”孙百才说。“文化才是会宁教育的根基。”会宁县教育局局长张启业一语中的。

从明洪武六年县城建孔庙、立学宫起,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文化沉淀在会宁流传了600多年。如今,走进会宁人家,诸如“画眉笔带凌云气,种玉人怀用学才”这样的对联随处可见。“这里的孩子,从出生那一天起,就会被家里人赋予读书的愿望,读不好书,家长会觉得脸上很无光。”

1960年,在省教育厅的统筹下,一批高水平教师“空降”会宁一中:数学教师,毕业于西南师范;物理教师,毕业于北师大;外语教师,毕业于北师大……

这些人来到会宁时,只有20多岁,离开时,都已白发苍苍。“这一批教师对于会宁教育的推动作用无法估量。他们为会宁培养出的优秀教育人才,让‘现代’会宁教育有了良性循环的基石。”会宁一中前党支部书记杨渡这样说。“文革”期间,一大批外地下放到会宁接受改造的骨干教师受到会宁人民的热诚欢迎,客观上又给会宁基础教育奠定了根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会宁人将教育之火手手相传。

采访中,有关会宁人“崇拜”教育的故事俯拾皆是。

1996年,会宁县老君乡小学准备迁址重建,距离乡政府不远的新址恰好是一片耕地。正在政府左右为难时,获悉信息的当地老百姓,无偿将15亩耕地捐献给了学校做校址。13年后,这座小学的操场需要硬化,学校准备通过捐款方式来筹措资金。学生郭桂亮的家长捐了3元,不要小看这3元钱,这是这个家当时的全部,就在那天,因为交不起电费了,他家已经停电。

一位朋友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年寒假他路过会宁县,见到一部分路灯是熄灭的。他感到很奇怪,打听后才知道,这些路灯只有在开学时才会全部亮起来……“这样的追求让人折服。”教育学研究者孙百才感叹道。“事实上,文化最核心的,应该是价值观,这是一群人认为有益的、正确的或有价值的信条或特点。会宁人认为,投资教育是正确的、有益的,所以他们一代又一代坚持这一价值观——我要念书,念书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价值观一旦形成,外力很难将其改变。”“这才是会宁教育现象最本质的原动力。在贫困地区,教育是实现社会人才流动最有效的途径。”孙百才先生说道。

有了这样的原动力,便有了会宁教育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便有了会宁高考录取率一次次的一鸣惊人。

读书的主旋律

在会宁,有两道奇特的风景线:晨读的学生和下晚自习的学生。每天早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会宁学校的校园里已经有早起的学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拿着课本或者笔记本在轻声地读着、背着,用不了多久,几乎全校的学生都会参加到晨读的队伍中。“早晨,当我踏进校门时,看到无数学生在操场上读书,这种读书声可以传很远。那一刻,我感觉到读书带给我的震撼。”会宁二中毕业的学生朱军回忆着当年在学校里晨读的一幕。

每天晚上9时30分左右,只要是有学校的地方,总会拥出一股人流,这是学生们下晚自习的时间。

这两个读书的时间点在会宁的学校里流传了很多年,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抑或是现在正在上学的学生,无一例外都经历过这样的学习过程。“那时候,我们每天凌晨5时起床,夜里11时多才睡,很多同学会去路灯下读书。但没有人会去抱怨什么。”现在已经在广西参加工作的朱军回忆说。

老君初中,这里有很多家境贫困的孩子。他们放弃食堂里两元钱一份的炒洋芋丝,从几十公里外的家里背粮食到学校,自己做饭吃。学校里有一间空置的房子,是学生的“伙房”,里面整齐摆放着17台煤油炉,旁边放着各种颜色的老式木箱,箱子里锁着的是学生的餐具。

16岁的丁晓燕和两个妹妹同在这里上学,中午时分她打算给妹妹们一个“惊喜”。她下了一锅白水面,然后变魔术般地掏出几袋方便面调料,撒进锅里。瞬间,锅里散发出浓浓的“方便面”香味。两个妹妹每人端着一个小碗,高兴地盯着锅里的面条,等候“开饭”。“不辛苦。”当问到这样读书是否辛苦时,丁晓燕认真地说道。她说父亲一个人需要“伺候”十几亩旱地,终年辛劳。“与父亲比这点苦算什么。”“念完书,就算出去打工,也比没念书挣得钱多。”丁晓燕腼腆地说道。

当我们采访一个又一个会宁人“读书苦不苦时”,答案令我们吃惊。

2000年的学生说“相对于20世纪的师哥、师姐,我们幸运多了”、“至少,我们不用点着煤油灯看书,不用吃杂粮面维持生存。”

现在的学生会说:“我们现在好多了,都有暖气了。”

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会宁学生直面“苦”的特殊心态!“其实,会宁教育不是外界想象的那样,只有一个‘苦’,‘乐’是其真正的内涵。教师能够与学生同‘苦’,学生从教师身上可以看到希望和力量。教育分‘有我’、‘无我’之境,真正在‘苦’中寻找到读书的快乐,就是‘无我’之境。”杨渡说道。

目前,会宁教师中,会宁籍教师比例大约在90%左右。这批教师,几乎都是经历过艰苦生活考上大学后回到家乡执教的,他们能吃苦,懂得“苦”背后的价值所在。

所以,在会宁,又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现象,老师起床比学生早,睡得比学生晚。

一些外地考察团在会宁考察教育后感慨:会宁教育的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带走,但是教师勤奋教学、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我们带不走。

《人民日报》报道会宁教育

1986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记者张述圣以《会宁新貌》为题的长篇报道中,以较大篇幅报道会宁教育,摘要如下:

会宁以出人才而在甘肃省闻名,从1977年到1985年,全县有1459人考入大专院校。目前,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的重点大学里,都有会宁的学生就读。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第一个取得博士学位的王银邦,就是会宁的农家子弟。更重要的是农村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几年回乡参加劳动的高、初中毕业生5万多人,在全县近20万劳力中,每4人中就有一个“小秀才”。

这次到会宁采访,正直高校和中专考试初选建档名单揭晓。全县1092名考生中,529人被高校初选,101人被中专初选。是会宁师资力量强吗?全县4500名教职工中,大学本科毕业生只有49人;而整个教师队伍中,又有半数以上是民办教师。那么,为什么能考出这么好成绩呢?县委书记赵国义说,关键是学生苦学,教师苦教,领导苦抓。从领导到群众都舍得在智力上投资。只要出人才,花多少钱也不心痛。解放初期,会宁的“最高学府”是会宁县初级中学,全县总共有15所学校。1960年才有本县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现在,则有包括高中、初中、农中和教师进修学校在内的各类学校820所。县上每年在教育事业上的支出是480万元,占全县包干经费的45%。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会宁县委仍然在60年代初期建的小平房里办公,而会宁一中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正在加紧建设中。

2003年12月5日,记者慧凝在《人民日报》第八版以《宏图报党恩 志远为国强——来自会宁一中“宏志班”的报告》为题报道:甘肃省会宁县,是一片“苦甲天下”的黄土地,但这里却有着重教尚学的传统。会宁的孩子学习非常刻苦,年年都有不少学生考入全国名牌大学,高考最高分的学生也常常出自会宁。因此,会宁又是全国闻名的“状元县”。会宁还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方,伟大的长征精神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多年来,党和政府给予老区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厚爱,但是由于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仍然有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面临失学。

2002年4月,“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再次惠及这片土地。会宁一中有幸成为西部开发助学工程高中“宏志班”承办学校。如何办好“宏志班”,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这是会宁一中全校师生共同研究探讨的问题。学校领导班子一致认为要办好“宏志班”,把学生培养成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上应该着重抓好四个层次的教育:养成教育、情感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理想教育。

“宏图报党恩,志远为国强”,是会宁一中“宏志班”学生的班训。去年9月,在“宏志班”的开班典礼上,校长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诸位同学来会宁一中,有两个问题必须明确,一是将来你要去干什么?二是你要做怎样的人”。有位同学在谈到走进会宁一中的感受时说:“开学典礼上,校长讲做人,副校长讲做人,年级主任讲做人,班主任还讲做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上会宁一中‘宏志班',首先要学会做人。”

2009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记者李战吉以《红色会宁绘新图》为题报道会宁,摘要如下:

73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汇聚甘肃省会宁县城,在素有“秦陇锁钥”之称的这块热土上播下了红色的种子。今天的会宁,广大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继承发扬会师精神,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特色创新之路。

科学发展走新路

……会宁县委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确立了“科学发展挖穷根”的主题,坚持“打红色牌,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名城;打绿色牌,建设陇中绿色产业基地;打金色牌,建设西北教育名县”和“兴水立县、项目强县、产业富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和谐建县”的发展思路,着力改善以水、田、路、电、林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壮大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的工商经济,形成了以“全国肉羊之乡”和“全国小杂粮之乡”为主的绿色产业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已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6万多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000多人,硕士学位的5000多人。

古老的会宁,红色的会宁,崭新的会宁,金色的会宁,正昂首阔步在新长征路上,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描绘更加绚丽多姿的新画卷。

《光明日报》报道会宁教育

1995年7月29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记者陈宗立的文章《众人助学火焰高》,文章的引言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收费势在必行,那么,贫困地区的学生怎样筹费上大学,甘肃省会宁县提供了很好地经验——”。

文章写道:“以‘陇中苦瘠甲天下'而出名的甘肃省会宁县,同时又以出大学生多而名扬四海。据统计,仅1994年就有1595名考生跨入了大中专院校的大门:自1977年至1994年17年间,全县向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达1.13万人,其中95%是农村学生。然而,按照近几年试点高校收费标准,每个考生每年大约需缴学费1500—2000元。在会宁一家有2个大中专学生并不罕见,有的家庭甚至有5个大中专学生。而该县农民的人均收入仅有405元,如遇灾年收入更低,如此的经济状况要承受这样大的学费压力,确实是一本‘难念的经’”。

2002年5月1日,《光明日报》以《会宁辞》为题报道会宁教育。全文如下:

“陇中苦瘠甲天下”,具体指的正是会宁县。会宁地处甘肃中部,面积非常小,现有人口58万。只因自然条件恶劣,虽有国家重点扶持,至今仍是个经济弱县,财政穷县。人穷志气短,地穷没名堂,而会宁却有自己的特色,有内在的优长。原因是1936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这里会师,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征”胜利结束,从那时起,长征的火炬点燃了会宁的精神灯盏,苦窑般的会宁才凭借自身的品格,图强自立,渐渐有了些名气。

65年前,红军三个方面军会师于会宁城的西门楼。这西门楼建于明嘉靖年间,底宽10米,楼高7米,飞檐翘角,拱形门洞,双层砖木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会师楼”。红军走过了万水千山,不在乎山之险峻,不畏惧流之湍急,对此默然西向的会宁城楼,谁又去留意它的高巍与否呢?关键是,各路长征铁流聚会于此,无形中为斯楼注入了亘古以来未曾有过的另一种含义,使这座古楼焕发出千百座城楼所不具备的光芒与风采。

“十年”动乱后,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县已向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23000余人,现已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者500多人,仅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区工作的会宁学子就有240余名。物产贫乏而人才辈出,并且人才济济,被全国上下誉为“西北高考状元县”。会宁由此遐迩闻名,致使有些富庶地区、繁华闹市里家境优裕的人家也不辞遥远,将子女送进会宁县就读、深造……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会宁之成为教育名县,显然是在中国土地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这与“长征”究竟有多大关系呢?长征在暗示:天下壮举无不是艰难环境逼出来的。假设会宁属于小康之县,县城里有的是锦衣玉食的名门望族,在这世纪之交,她能得到“状元县”的称誉吗?

……

2007年7月7日,《光明日报》记者李玉兰以《八月的乡村不再为学费愁——甘肃会宁举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咨询会》为题报道会宁教育。

2007年9月3日,《光明日报》“母校礼赞”专栏开宗第一篇刊登《会宁一中赞》

开栏的话:

有一种心灵深处的悸动,是感谢。

譬如幼苗长成参天之树,怎能不感谢园丁的辛勤浇灌?无知少年长成有识学子,又怎能不感谢母校的阳光雨泽?琅琅晨吟,孜孜暮读,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是母校留存在人们心底磨灭不掉的印记。让我们以赤诚之情,去赞美、去传颂母校的光辉。感谢母校,我们在这里开始未来的憧憬;感谢母校,我们在这里扬起知识的风帆。

爱国爱校,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永传的美德。今天,光明日报邀您述说母校的故事,让我们一起重享你、我、他,曾经沐浴过的母校光辉。诗歌、散文、辞赋,不拘文体,只要是关于小学、中学母校的故事或感悟,您都可以惠寄本报,以千字文为宜。

念我母校,惠我实多;忆我师长,育我实多。让我们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母校,赞美母校。

母校简介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27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办学传统。2002年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确定为“西部开发助学工程”高中“宏志班”承办学校;2003年被甘肃省教育厅授予“普通高中实验教育示范校”称号。2006年被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教育部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占地面积7189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现设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名,教职工228人。

桃峰巍巍,祖厉汤汤。东山脚下,学府堂堂。回首往昔,母校初创。荜路蓝缕,先辈拓荒。

欣逢盛世,民安国昌。兴教育贤,又谱新章。学子辐揍,若痴若狂。人文日进,金榜大穰。门迎朝曦,槐飘馨香。松青柏翠,庭院新妆。楹墨炳焕,高楼昂扬。室含神韵,寓居洁敞。书刊邺架,馆富珍藏。表仪盈柜,微机联网。

晨吟暮读,学苑绝唱。夜听天籁,疏窗灯光。烟柳袅袅,书声琅琅。吮吸乳汁,蓄聚力量。湛露沧沧,歌喉嘹亮。唱落晨星,慨当以慷。寒叶碟碟,赛场腾骥。锤炼体魄,豪情万丈。烈日炎炎,服膺畅想。笔走龙蛇,乘风远航。

唯我师长,肩负众望。砥砺英才,人梯甘当。澡身浴德,表率是尚。春蚕烛心,青丝鬓霜。求真务实,发奋自强。搜雅淹博,纳海容江。杏坛耕耘,其乐无疆。惠我实多,爱心绵长。激情是肥,悉心滋养。执着为药,去病疗伤。务规敦行,管孕希望。劝学励勤,严乃琼浆。三年呵护,嫩叶苗壮。数载浇灌,秀木成行。

寸草春晖,深恩难偿。反哺永志,富家富邦。母校庄严,熔铸理想。母校伟岸,树栋擎梁。春华秋实,满眼琳琅。桃李不言,遐迩慕仰。愿我师长,平顺安康。薪火传承,大道共抗。祝我母校,层楼更上。憧憬未来,再创辉煌。

(会宁一中2003届毕业生集体撰写)

2009年8月3日,《光明日报》记者陈宗立、通讯员韩业庭在该报第一版以《今写教育史奇迹》为题报道会宁教育:

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有这么一块神奇的地方。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等9位元帅以及8位大将、46位上将等,这些中国革命史上功勋卓著的赫赫人物,都曾会聚在此,并在这里书写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

这块神奇的土地,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革命圣地——会宁。

钟情于自己的历史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会宁,震撼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由此画上了句号,会宁便成了这段重要历史的见证。红军,会师在一个虽然贫瘠却不缺慷慨的地方。

如今,驻足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仰望会师纪念塔,仿佛看见中央红军5万多将士鲜血染红的湘江,仿佛看见皑皑白雪覆盖的夹金山和茫茫水渍掩盖的草地,仿佛看见饥肠辘辘的红军战士把马尿当水喝、用野菜当干粮的情景,仿佛看见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的英勇悲壮,仿佛看见红五军军长董振堂被敌人残忍地割下头颅高悬在城墙上的残酷壮烈,仿佛看见罗南辉、柴洪宇等数千将士在会宁这方热土上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壮举。

多少年来,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数以万计红军将士碧血不冷,英灵不散,他们从二万五千里的尺寸间走来,从国民党反动派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枪林弹雨中走来,聚集在会宁,耸立在这座傲视苍穹的纪念塔前,它的含义已不再是砖石木瓦、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它分明是红军将士一个个不朽英灵的化身。

毛泽东在谈到会宁会师时曾说:“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革命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教育的一方沃土

在“会师精神”的鼓舞下,贫瘠的黄土高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来,会宁县委、县政府坚持打响“三张牌”:打红色牌,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名城;打绿色牌,建设陇中绿色产业基地;打金色牌,建设西北教育名县。尤其这张金色牌,已经打响了西北,打到了全国。

会宁人对教育的重视可谓绝无仅有。老百姓宁肯房不盖、车不骑,宁肯吃得差一点,过得苦一点,穿得旧一点,也要攒下钱来供孩子上学。在他们心中,种地不全是为了打粮糊口;养猪、养羊、养鸡不全是为了吃肉、吃蛋;挣钱,也不全是为了家用开销。最最要紧的目的,就是供孩子上学。有人如此描述:“新婚夫妇把盖新房的木料送到了学校,宁肯自己睡窑洞,也不愿孩子受日晒雨淋之苦。”

这就是会宁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在会宁的有些农村,虽然温饱都难以解决,但可能每户都是大学生家庭,双博士甚至三博士之家都已司空见惯。这里的百姓大部分都没有见过火车,没有见过电脑,没有进过城,但他们却见过博士。正是无法想象的贫困与难以形容的苦楚激发了会宁人的斗志,他们坚信:“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只有读书使人不受穷”。就这样,朴实的父老乡亲们无日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谱写着他们的希冀,创造着“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在“苦瘠甲天下”的土地上凝聚和统一了最肥沃的教育事业。

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全县累计向全国大专院校输送大学生6万多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者1000多人,硕士学位者5000多人。会宁学子踩着红军的足迹,发扬“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走向了全国各地及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赢得了“状元故里”、“博士之乡”的美誉。

有人说,会宁学子“吃着小杂粮;敬奉孔夫子,唱着会师歌,走进大学门”。家长苦供、领导苦抓、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精神是会宁教育的真实写照。

《文汇报》报道会宁教育

1995年6月16日,记者赛炳文、马玉明以《西北:“高考状元县”》为题,报道会宁教育。全文如下:

引子:1994年下半年,甘肃省各大新闻媒介有意无意地关注过这样一个话题:位于陇中贫困山区的会宁县,自恢复高考以来的16年间,共向全国输送了11149名大中专学生。"高考状元县"的名声又一次远扬省内外。

同时,这些新闻媒介也以相当的篇幅提请人们注意,这个曾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地的革命老区,至今还是甘肃省未解决温饱的三个县之一。1993年,这个县人均收入仅有405元,人均产粮300公斤,全县年财政收入859万元,财政赤字达1400万元。

而这个县每年的教育投资却达1500万元。

在我国,教育一直是一个沉重而又复杂的话题,特别是贫困山区的教育更加牵动着全球所有炎黄子孙的心。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个51万人口的贫困县人民的教育信念呢?于是,我们再一次踏上了会宁这片神奇的土地。

(1)令人感佩的“五苦”精神

随便登上一座山梁,随便选择一个位置放眼望去,绵延无尽的重重大山干枯而苍白,在远离村庄的山梁上你找不到村庄的影子,甚至连草,一棵瘦弱的草也找不到。过于干渴的土地和太少的雨水,使得这里的人民在经济上的窘迫和无奈显示出几分悲凉。

而他们依然坚守着他们的家园,并不遗余力地培育着他们的子弟。每到星期天的下午,各条山道上便有学生的身影向县城移动。他们或推着自行车,车座上驮着一袋土豆,或背着一袋面粉或干粮,有的边走边看着书,有的三五结队,蹦蹦跳跳,边走边唱。这种情景会让你觉得跟电影电视上那些深锁眉头、老气横秋且一脸愁苦的山里学生大相径庭。

一位资深的老记者告诉我们,他认识一位50多岁的会宁老教师,每天早上都要混在学生中在校园里背诵唐诗。当别人问他:“你这把年纪了,还背那干啥?”他说:“给学生一碗,自己得有一桶,不然我拿什么教书育人?”

十年前,原会宁县县长赵国义在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总结了会宁教育的“三苦”精神: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这次采访中,会宁人说,还应再加“两苦”:家长苦供,亲友苦帮。

会宁二中校长柏凤岐对我们解释:“苦”是由贫穷衍生出来的,但“苦”更是一种精神,是对教育的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是所有的穷县都能喂好教育这只“母鸡”的,但会宁人却把它喂得很好,这是因为会宁人对未来有一个明确而深刻的认识。

会宁县的几届“父母官”们都挺胸表示:会宁能拿得出去的是教育,为教育我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是对的。在头寨乡共丰中学,一位教师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们:会宁的教师上北京,沿途不用带饭钱。因为全国各地都有他的学生。仅北京中关村就有会宁籍高科技人才80多人。

(2)最好的房子是学校

会宁县教委主任牛郁贤是教育界的“老黄牛”,他是从一个乡下民办教师逐渐走向教育领导岗位的,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基层学校的艰难和重要性。他不善言词却实实在在为教育“当牛做马”。1991年,他担任县教委主任。1992年,会宁全县兴起了一个群众集资办学的热潮,至1994年教师节,全县集资达2259万元,是会宁全县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在采访前,我们对“领导苦抓”的认识是模糊的。及至我们接触了那么多教育乡长、教育书记、教育村支书后,我们才深有感触,“为官一任,兴教一方”绝不是上报材料中的套话。

党岘乡吕堡村支书雷振华是众多“教育支书”中的一个。这是一位典型的西北大汉,说话斩钉截铁,工作雷厉风行。1990年他第三次出任村支书时,吕堡五年制小学只有5间60年代的破房,几乎都是“就怕连天雨”的危房,仅有36名学生在里面提心吊胆地上课,更多的学龄儿童则在山上放羊打扑克。

1992,村委会决定让村民勒紧裤腰带,推倒原校舍重建一个崭新的校舍,全村337户人家,一户几根椽、一捆草、几块砖、几片瓦、几个工……雷振华挨家挨户求爷爷告奶奶:“为了我们的孩子,咬咬牙吧。”这是一场艰难的募集,许多人家草 瓦灶,拿不出东西来,只能以工代料。

村干部们在建筑工地上日夜坚守,住了一个月,有天晚上下大雪,他们差点儿被雪埋住冻死。雷振华往墙上扔土坯,50多岁的人一手一块土坯扔到两丈高的墙上,几个小青年说:“雷支书,我服你了。”5间崭新的教室和一排教师宿舍盖好了。雷振华又亲自考招民办教师,考评教师的工作和学校秩序,有人说:“雷支书是外行领导内行。”雷把手一挥:“就照我的来,没错。”

一年下来全村123名学龄儿童都上了学,村里人说:“雷支书,了不起。”他干的是造福桑梓造福子孙的事啊。那一年,他地里的8亩糜子才打了35斤。雷振华这一年共建了两所学校,还有一所三年制回民小学供较远地方的孩子就近上学。两所学校投资10多万元,乡政府仅给了3000元,其余均为群众集资。当我们参观这些学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一句:比乡政府的房子好数倍。

在会宁县的西北角有一个塬边乡,这里山大沟深,只有乡政府所在地才有一条近年才通的乡级公路。这个乡八岔村要建学校,硬是找不到一块平地,社员们硬是把半座山劈下来,建了一所砖木结构的六年制小学,而这个村的许多人从这里第一次知道还有不用土坯而用砖砌起来的房子。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村根本没有公路,骑自行车都无法进山,村里人出山一个单程就行走一天。他们是如何把砖瓦运到村里的,也许外人无法想象其艰辛。

头寨乡共丰村,村里只有一幢楼,就是学校的教学大楼。这个村有几个副业大户,当他们打算把原来的校舍翻修一下的时候,没想到群众捐资十分慷慨,仅赵承勇一家就捐款1250元,群众的热情和踊跃支起了一座两层楼,如今,这幢楼成了村里豪华设施的象征。在会宁,我们听到和见到的群众办学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青江乡一位叫罗万盛的小生意人,先后捐款一万元。河畔乡一位叫王守荣的干部将一万元遗产交给学校。刘寨乡张湾村的支书把自己用大半生的心血积攒的棺木捐献给学校。会宁县曾发生了一起不法分子毁林事件,有关部门将收缴的林木和罚款分发到学校。

近几年,会宁县教委在有限的人力财力下为发展教育,确立了“小学成面,初中成片,高中成点”的建校方向,使得村有小学,乡有初中,县有三所高中,压缩了87所初级中学,从而合理调整了学校布局,提高了校舍质量。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们不但消除了全部危房,所有学生配备了桌椅,而且这些学校的设施全都超过或达到了国家三级标准。

(3)苦供的“苦”

每一个学生的身后都有含辛茹苦的家长,每一个家长的身后都有一串溢满血汗的脚印。1994年考上清华的孙亚军和薛建团都是“孤儿寡母”的家庭培养出来的。教师节前夕,孙亚军一家人在中央电视台的摄像机前抱头痛哭一场。这个因儿子上学而濒于破败的家庭,是靠众亲友东挪西借的帮助和会宁县各机关发动的一次捐助活动,才打发孙亚军踏上去北京的旅途的。

孙亚军在给我们的信中说:“为我上学,父亲常年穿着洗得发白、一戳即破的衣服:为我上学,父亲不愿花钱买烟,他在门前抽空劈出一块小园,种上烟叶;为我上学,母亲更是省吃俭用,每年都要将辛苦得来的粮食卖掉一部分,每年农忙之余她都要挖地骨皮、拣发菜,一分一分地攒钱。常年的劳累尽管很苦,但全家人倒也过得很充实、很快慰。然而,我十二岁那年,一场车祸打破了我家的宁静生活。父亲撒手尘寰,母亲悲伤成疾,身体一下子跨了下来。我的两个姐姐不得不辍学……,五年来,我们母子四个相濡以沫,互相支撑,互相维持着这个濒于破败的家。家里人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大了,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为家里人挣一口气。”

孙亚军成功了,他含着泪微笑着告别家人。但他的志向不仅是考上大学,为了早逝的父亲,为了积劳成疾的母亲,为了因他辍学的姐姐,他才刚刚迈出他理想的第一步。

翟所乡焦河村的焦如琏老人是初中毕业生,妻子是高中毕业生,所以他和妻子便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至少在焦河村他们是唯一能把《甘肃农民报》等报刊的信息变成财富的人,他们订报完全是为了寻求种植和饲养技术,在村里,数他们家经济作物和副业收成最好。可就这样一个家庭,炕上的被子却是用巴掌大的补丁缀成的,两间土房在村里只能叫棚子而已,不避风不挡雨。这个家庭5个儿女4个上了大学,且有3个考的是重点院校。这位在腰里用一根绳子束着棉袄的老人精神抖擞,讲起话来风趣幽默:“膏梁文秀出奇才,艰难困苦有人才。家有万石粮,不如一子在书房。”

这位开朗的老人,为了儿女上学把家里的牲口卖得一只不剩,每年的细粮卖掉换钱,留下粗粮维持生计,而且他还负债2万多元,他的债主遍布县内外十多个乡。四儿子上成都科技大学时需一次性带走700元,老人既卖又借才凑足500元,儿子哭着走了。

老人的二儿子初中辍学,为了弟妹上学,他常年在兰州等地打工,春节也不回家。说的媳妇嫌焦家穷,另投他人了,老人连600元的彩礼也没要来,儿子很有志气:“我们是什么人家!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老君乡吊岔村是远近闻名的“高考状元村”,这更大程度上指的是胡生荣老汉一家,他的5个子女全是大学生。1982年,他的二女儿考上师范时他家均不以为然,直到明白二女儿从此成了吃官饭的时候才明白上学的好处。于是已经回乡务农两年的大女儿又重返校园,考取了大学。紧接着他的三个儿子先后上了大学。这个家曾经有好几年的时光只有老两口相依相伴,偌大的院子里显得凄惶而冷寂。好在二儿子胡殿强今年师大毕业回到乡中学任教,老两口的日子才有了生气和欢笑。

当胡殿强把我们领到这个普通又显贫困的农家时,胡母从炕上捂着肚子艰难地欠起身,她的胃部经过两次大手术仍未痊愈。在5个子女上学的年月,胡生荣老人十多年在外打工:辗转数十个大小城市,哪儿能挣钱就往哪儿跑,一把瓦刀支撑着家庭开支和儿女的上学开支。而胡母一人在家务农,里里外外全包全揽,早出晚归,食无钟点,日积月累的结果是落下一个胃病。第一次手术不成功,第二次手术后正值农忙,她不待痊愈便下地劳动,致使内层伤口挣裂,至今还用一根带子束在腰间勉强坚持。她说:“等小儿子大学毕业后,家里生活好一点了再上医院。”而她的小儿子1994年才上大学,至少她还得再坚持四年。

我们采访时,曾踏上过22个乡的土地,在每一片土地上,都有许许多多伟大的家长感动着我们。

中央电视台摄制组留在会宁教育电视台的录像带上反映,新庄乡的一个大学生“状元户”之家里,男主人拿出一件只能称之为破棉花套子的大衣,上面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布片,主人介绍说这是一件救济军大衣,他的几个儿子轮番穿过之后他自己又穿,如今已不是一件衣服了,刚才扔到破布堆里的,就是这件大衣,穿出了四个大学生。

党岘乡另一位叫党俱兵的老人,等儿子考上了大学,他的所有家产连同庄基都卖掉了,他只好寄居在已出嫁的女儿家。

再苦不能苦孩子,留下更多的苦便是自己的,这就是家长,会宁的家长。老君乡阳赵社有30户人家,却出了50多个大学生,这个社便成了全乡最穷的社之一,一家近2名大学生,按年学杂费每人2000元(极其保守的数字)计算,每个家庭供给学生的4年费用在1.6万元左右。由此我们算了一笔账,按会宁每年在校大学生2500人计算,每年需带出资金500万元,比县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

能不穷吗?再穷不能穷教育,会宁人为教育付出的代价是令人心惊的。越穷越要办教育,会宁人有资格这样说。

(4)教师,只有教师

教育的兴盛带之而来的是教师的“吃香”。在会宁,感受到的尊师重教之风是令人震惊的。

会宁县城,最宏伟的两幢楼是一、二中的教学大楼。这两幢楼分别建于1986年和1988年,是会宁教育名扬省内外之时会宁人对教育的“出血”投资。县委县政府一律蜗居在低矮的平房中,而县教委大院里却矗立着一座五层大楼。

教师是会宁人真正的明星。农村人大多并不知道县长是谁,但很少有人列举不出一、二中的“权威”老师的名字。每年升学时节,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投身于某位明星老师的门下而使尽浑身解数。

在会宁县城,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伙地痞流氓决定要“教训”一下某位青年,后来听说他是某位老师的儿子便偃旗息鼓。

在乡村,教师是村里的“大汉子”。家长把孩子送到老师面前,总忘不了说一句:“娃娃不听话,你就打。”如果说“棍棒下面出孝子”的箴语良言至今还流行在乡村的话,“棍棒下面出才子”也便顺理成章了,只有老师被赋予了这种权利。但老师不会运用这个权利,他们遵守的是“循循善诱”。一位教师告诉我们,他在八里湾乡任教时深感身为教师的尊贵。那个村的人不管是白胡子老头还是三岁小孩,在路上见了老师总要主动问好并让到一边,让老师先走。他在另一个村任教时,每到春节前后的几个月都有家长排队“抢”老师到家里吃饭。农民们只有这时候才有好吃的敬献老师。这个地方的人把教师统称“老师”,不带姓,他们认为带姓叫老师是极不尊敬的。

新塬乡杨坪村几乎没有路,村民们运来运往皆在沟底行走。一年冬天,杨坪小学的民办教师赵廉湖老师牵着自家的牛给学校拉煤,车子在冰上行走。他一不留神,牛在冰上滑倒,跌断了后腿。赵老师知道这头牛对他和他的妻子及全家的重要性。他追悔莫及,不敢回家见妻子,便借口东躲西藏并发恨当年的地不犁了。可是有一天,当他路过自家的地头时,看到同时有8对牲口给他家犁地。

老君乡教委王主任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天晚上大雪纷飞之中他和另一位老师摸黑回 家。他们摸爬滚打,最后实在走不了,便到一农家叫门求住宿。主人言称家里没有空地方婉言谢绝。然而,就在他要关门之际回头问了一句:“你们是干什么的?打哪儿来?”王主任赶忙说明他们从学校来,是教师。这家主人连声道歉,并把他们迎进门。“如果换个别的什么人,那晚上非冻死不可。”王老师感慨道。

白草塬乡中心小学的刘校长,据说是振臂一呼万人响应的人物,他教了28年书,27年民教,25年校长,而且是多年的村支书。他说:“咱当穷教师,没权没势没钱,不过老百姓抬举咱,说话有人听,遇事有人帮。我这辈子也值。”他是个不善言词的人,别人称赞他如何建起了一所所高质量的校舍,他却说:“还不是沾了‘教师'这个称号的光?”

1992年以来,会宁各村社掀起了一次为民办教师增加村社补助的竞赛,各个乡互相“攀比”,使民教的年村社补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94年,各个乡的最低标准是150元,有的乡已达到170元,有的乡已经向200元挺进。虽然是小小的数字,但对吃饭靠天、一分钱掰两半使的会宁父老乡亲来说,它凝结的是实实在在的血汗和真情。

(5)百年树人

会宁现在还是个穷县,不仅在甘肃,甚至在全国都是数得着的穷县。会宁县志上记载,会宁自明清以来文风昌盛,人才辈出。然而,会宁依然是山穷水恶。十六年来,会宁向社会输送了一万多名大中专学生。有毕业回乡的子弟,更多的人则在异方他乡奉献着才华,创造着财富。

一位县上的官员说目标要远一些,“只要是会宁出去的学生,无论他在天涯海角,都是会宁人直接或间接的财富。”他说,比如这些人将来成了气候,他能不帮助家乡建设?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将来,而且是如此的简洁了当。家长们的血汗洒下来,只为了儿女们有个锦绣前程。

会宁县邮电局有意识地做过一个统计,会宁在外地工作的毕业生每年寄回家的钱是一千四百三十万元,近乎是县财政收入的两倍。是会宁学生每年带出去的钱的三倍。这似乎是个令人欣慰的数字,但我们总觉得如骨在喉,难道仅仅是这样吗?

我们与一位小学生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上学干什么?”“上大学。”“上大学干什么?”“搞个大大的发明,建个大大的厂子。”“在哪儿建厂子?”“会宁啊。”“为什么要在会宁建厂?”“让会宁人都挣钱啊。”

我们被这个小学生天真的笑脸感动得热泪盈眶。

“杨本科”是中川乡人对他们的杨宗明老师的昵称。他看上去像永远没有走出土地的农民,浑身散发着泥土味。事实上他的课堂就是菜园子。四年前,他从甘肃农大毕业回到家门口,他又一次面对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对个人来说他是悖运的,因为他连县城都没能留下。但对中川乡的农民来说,他们是幸运的。

中川中学的许多毕业生考试落榜后有的重新走上地头,有的出外打工闯荡。“杨本科”便别出心裁地在学校搞了个“3+1”班,把初中学习3年落榜生招回学校,给他们讲授并实习一年的农业技术课。他自己编写教材,还从母校和同学处带来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带领学生们在学校的15亩试验田中实习培育。一开始许多家长竭力反对“把我们的孩子叫去学种地,那还用得着学吗?”学生也不感兴趣。“杨本科”却沉得住气,四年下来,当地农民都信了,中川人对他感戴不已。农民们经常拉他到田间地头请教种植技术,于是他在课余时间搞了几十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当地农民特别是青年人踊跃参加,先后培训出一千多人,乡政府所在地的村几乎所有青年都是他的学生。“杨本科”说:“没有想到我还能折腾出一点名堂。农民们现在特别信科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在口头上或在纸上都是轻松的,但体现在行动上则是沉重的,它的投入是巨大的,而它的产出却是无形的,它沉重得近乎难以负担。而会宁,“一个最穷的县”和“一个全省教育最发达的县”是如此和谐地统一于一身,这难道不能给今天的人们一个深刻的启迪吗?

《中国教育报》报道会宁教育

1996年10月20日,《中国教育报》记者高华程、赵连勤、牛喜林以《胜利的丰碑》为题报道会宁教育,摘要如下:

……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县共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14000余人,考中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200来人,向农村输送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10万多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很大发展。

新庄乡东坡社李思聪家境清贫,供孩子上学的费用难以承担。但是3个儿子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为了不使孩子半途辍学,两位60岁的老人省吃俭用、东挪西借、卖草卖粮,供3个儿子考上了大学。全村这样的农户不止一个,在这个只有140人的小村庄,有20人考上了大学,3人成为博士和硕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会宁县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据调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从大中专院校毕业后返回家乡工作,他们大多数已成为行业骨干力量。另有一部分会宁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相当一部分工作在重要科研岗位,仅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区就有80多人,为祖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2006年5月23日,中国教育报记者张学军在《中国教育报》第三版以两幅图片,《“寒窗”透出“梅花”香》为题报道会宁教育:

“中午,对于甘肃省会宁二中的住宿生来说是最为紧张的时刻,一下课就赶紧排队打水,然后,或是和面,或是切土豆,为午餐忙得不亦乐乎。会宁二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校虽然有食堂,但部分学生为节省开支,自己开火做饭。学校专门腾出饮食用房,免费供学生使用。学生则自带米、面、油及煤油炉。(如图所示)

虽然这里的学生相比城市学生在求学路上要碰见许多困难,但他们的笑容和澄澈的眼神透露出的执著的求学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让记者深深感动。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其实,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年代,我们不应该让学生遗忘‘寒窗'之意,不应该让众多的学子们在‘宠爱的温室'中变得脆弱。当然,记者并不是赞成刻意而为的‘苦',而是认为,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年代,我们应当‘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等荣辱观正确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的内涵。同时,当地的有关部门要关注并努力改善这些学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莫让他们的求学路太艰辛。

记者了解到,会宁县已有4万多大中专学生走出贫瘠的黄土地,创造了一人成才,全家脱贫、带动全村的奇迹。”

《中国青年报》报道会宁教育

2006年7月2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宏火、李力《教育移民到农村 能否改造城市“问题孩子”》的文章:

“谁愿意放弃优越的生活去那种破地方!”喝着康师傅冰红茶,14岁、个头一米七五的李强(化名)满不在乎地跟记者说起在会宁县城读书的生活。中考结束,回到省城兰州,李强这几天的主要任务是和以前的同学疯玩。

李强所讲的“破地方”指的是甘肃的国家扶贫困县会宁。“苦甲天下”的会宁,是甘肃远近闻名的“状元县”。截至2006年,会宁累计向各大中专院输送优秀毕业生4万名,近200人获得博士学位,1000多人获硕士学位。会宁的“教育神话”让不少家长慕名而来,主动把孩子送到会宁接受“苦教育”。尤其是那些家境好孩子问题又多的家长,“强制”或“半强制”地把孩子送到了会宁。李强是他们中的一个。据会宁一中老师估计,在他们学校,“这样的孩子一个班有一两个。”而全会宁县城,少说也有200多个。“这一动向是从2003年前后开始的。”会宁一中学校办主任掌握不少内幕消息,他概括来自省城的孩子有三类,一类是会宁籍的孩子,爷爷奶奶或亲戚在会宁;一类是家长慕会宁教育之名,主动送来接受"苦教育"的;更多的一类则是城市的“问题孩子”,家长想尽办法、托关系、走门路送来接受“改造”的。

记者调查发现,同样的现象在甘肃其他地方也已出现,只是密度不同。家长们选择的方向大多是市(州)所在地的县一中或条件相对艰苦而教学质量好的地方。

……

把孩子推向艰苦地区能解决问题吗?

对于城市的“问题孩子”在农村的苦环境中能否得到改造这一话题,家长、老师和专家的看法不尽相同。

大凡送孩子去的家长,态度是肯定的:城市诱惑太多,不利于孩子读书。苦环境,尤其是教育质量好的苦地方,可以让孩子受到环境的熏陶,可以让孩子更多地懂得生活的艰辛,学会自立,学会克服自身的缺点。

但兰州五中的许金辉老师并不赞成家长们的这种做法:“家长们把孩子送到‘苦环境'接受‘苦教育’,大多抱着冒险和赌一把的心态,是对城市现行教育的逃避,不一定能如愿。对‘苦环境’中‘苦教育’的效果,要综合、理性地看待。让孩子接受‘苦教育',首先要孩子能接纳这种苦学的方式才行,否则适得其反。”

许老师尖锐地指出,城市“问题孩子”的产生,其根源不少在家长、在家庭,是“问题家长”、“问题家庭”造成的。家长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把孩子推向艰苦的农村接受“苦教育”,寄希望于在苦环境中实现对他们的“改造”,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他同时强调,家长不能把对孩子教育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学校,“这不符合教育的规律,学校永远无法替代家庭。”

对于来自省城的孩子,会宁二中的张神明校长明确表示自己可能有偏见,二中基本不接受来自省城的孩子。“我很担心这些‘问题孩子'会对会宁的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同在会宁的枝阳中学校长张福则认为,省城的孩子,哪怕是“问题孩子”,到了会宁也能受到良好教育氛围的影响,产生一种“火炉效应”:就像煤炭一样,以前还没达到燃点,在大环境中达到燃点后,自然会燃烧。

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副校长王嘉毅提请注意一种现象:“问题孩子”到了农村,家长更加鞭长莫及,容易失控,如果孩子和当地的孩子相处不好,会出大事。他就知道有一来自宁夏的孩子,在甘肃的某个教育强县,因为承受不了学习的压力,又感到孤独,自杀了。

王嘉毅本人是很赞同城市孩子多到农村去的。“城市信息资源是丰富,但有一部分东西,比如个人体验,是互联网、手机短信替代不了的。而且,我们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信息爆炸的环境里,不去思考,反思能力在减弱。”

他坚持认为,一个人在成长期吃点苦,到苦环境中去生活一段时间,有利于自立意识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种效应是长久的。“但是不是城市的孩子出了问题,就要送到农村去呢?我看不一定。”王嘉毅说,这要具体分析。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家长的问题。当我们大的社会环境一时无法改变时,家长要思考在现有环境中如何教育孩子。否则,今天我们把孩子送到会宁,明天会宁经济发达了,也变得像兰州一样繁华,一样充满诱惑,我们又把孩子送到哪里去?

王嘉毅不无忧虑地说,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农村、送到县城去,说明我们的城市教育,至少是城市现实的教育出了问题。这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如何能做到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富、信息多元的环境里,实现对孩子有效的教育,让他们一样学会吃苦,一样自立、自强,一样心智健康?

2011年5月27日,《中国青年报》在第7版发表《会宁县区域教育发展之路》的文章:

说起会宁,这里举世闻名,它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会师的地方,也是当今全国闻名的“西北高考状元县”。至今,这里还流传着“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的说法。会宁教育为什么堪称是中国教育史上特有的成功范例?就是因为这里在贫瘠的自然条件下,穷困落后的生存环境里,以其崇文修德的文化底蕴,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情牵魂绕教育的地方领导,爱岗敬业的辛勤园丁,发奋刻苦的莘莘学子,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从根本上改写了基础教育的现状,创造着令人瞩目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教育发展史上的佳话。

甘肃省会宁县地处西部,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53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初级中学51所、小学321所,教学点54个,幼儿园18所。在校学生130504人,拥有教职工8062人。近年来,会宁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打金色牌,建设西北教育名县”战略,培育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精神,探索出一条符合会宁实际的教育发展路子,实现了教育的和谐持续发展。

一、领导苦抓——体现党委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高度

在会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始终不渝地把教育发展作为会宁的百年大计,振兴会宁的根本战略常抓不懈,形成全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向教育聚集的局面,为教育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会宁教育在艰苦环境中实现崛起。

会宁教育不断得以发展,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把“三苦”精神和“两乐”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会宁教育品牌发展之路。首先是构建教育事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事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其次是构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体系,协调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逐步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把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第三是打造会宁教育品牌,培养一批名师,创办一批名校,提升和丰富会宁教育内涵。尤其是近年来,全县上下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着力加强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推进特殊教育,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累累硕果。

据统计,近年来,在国家和甘肃省的大力支持下,会宁县教育总投资近6亿元,完成校舍建设50多万平方米,配备了一大批教育设施设备,有力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自2007年来,会宁县已经为13125名提出申请的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贷款总金额11641万元。此外,会宁县在财力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挤出109万元资金,用于奖励学校和资助学生,帮助1571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入学。

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工作,会宁县从强化管理入手,坚持教育走和谐发展的路子,学校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学生走全面发展的路子,全县教育管理由传统粗放逐步走向精致科学。

二、家长苦供——体现家长对教育与现代文明的追求向往

会宁地处偏僻,农耕文化和儒家文化底蕴一直是世世代代老百姓谕人理家的规范,“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始终是普通家庭推崇的人生信条,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追求现代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会宁,千万个家庭演绎着千辛万苦供子女上学的相同故事,求学是他们共同的精神支撑,孩子维系着他们全部的希望,为此无论付出多大的物质和精神牺牲,都在所不惜。会宁父老乡亲的“人梯”精神,不但浸透着人类自强图存、追求发展的原始渴望,还凝聚了对美好生活和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

三、社会苦帮——体现各界视教育为脱贫致富的根本期盼

会宁人执著办教育的精神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年来,在外地工作的会宁籍有识之士,牵线搭桥,捐资捐物,兴学重教,反哺家乡;社会各界人士慷慨解囊,为会宁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海内外各种基金会、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志士仁人和全县干部群众累计为会宁教育捐款捐物达2亿多元,先后援建学校90多所,资助学生10万多人次。所有这些关怀和厚爱,有力地推动了会宁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教师乐教——体现了广大教师以教为荣的境界和情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会宁的教育质量和高考辉煌,与一大批各级各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教师密切相关。会宁的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项事业,“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乐在其中,从而形成求真创新、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会宁的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门科学,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严谨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会宁的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门艺术,形成“教学有规、教无定法、广采百家、自成一格”的科学方法。可贵的是,这种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学生乐学——体现了学子立志成人报效祖国的品质和志向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家庭的耳濡目染,教师的言传身教,社会的潜移默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敏而好学、奋发图强、乐观向上、立志成才的会宁学子,他们走出大山深处,走向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2007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会宁视察时说,一个贫困县出几万名大学生,不仅为全省、全国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当地的脱贫致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近年来,会宁县为实现全县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出台《会宁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计划尽快完成新一轮布局调整规划,全县办好5所普通高中和2所公办职业中学,各乡镇办好一所标准化寄宿制初中、一至两所标准化的寄宿制小学和一所中心幼儿园,一村办好一所小学或一个教学点。据了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宁教育主管部门提早准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优化教育结构为契机,从培训队伍入手,在省内外建立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培训基地,计划在三年内完成一轮次的全员培训;从规范管理入手,新出台及修订完善20多项规章制度;从提升科研水平入手,先后出版教育类著述21部,有10项成果获得省委省政府的奖励,50项课题获得市委市政府奖励,690多项成果获得省市基础教育成果奖。

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是成就斐然。自恢复高考以来,全县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大学生近7万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1000多人、硕士学位5000多人。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20多万名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为会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会宁教育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原因就在于: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精神,构成了会宁教育振兴的根本原因。尤其在认真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新的历史时期,会宁县委、县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信心百倍,干劲十足。我们相信,会宁的教育将迎着太阳走,会宁的孩子将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解放日报》报道会宁教育

2006年7月14日,《解放日报》百灵以《地处偏远资源匮乏——“高考状元县”折射出什么》为题报道会宁教育,全文如下:

在会宁县,由于自然条件差,土地要素的投入产出比肯定比较低下;地处偏远和资源匮乏,又将导致资本要素稀缺,资本收益率也肯定低于平均水平。在这一背景下,仅存人力资源要素有着一定的开发价值。会宁县通过教育,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当下正值高考录取的重要时刻,也是与高考有关的话题备受关注的时候。笔者注意到一则“高考状元县”的报道,读后颇感震撼,并由此产生一些联想,现录如下,以期引起关于教育发展与改革更加深入的思考与讨论。

这则报道讲的是甘肃省的一个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会宁县的情况。事实上,类似的“高考状元县”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也许会宁县在这些“高考状元县”里是最贫穷的(据报道,该县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十年九旱,严重缺水,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极差,有些地方甚至被认为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因此,以它作为分析对象,更具典型意义。

其一,人力资本投资会有丰厚的回报。教育是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教育所产生的回报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价值。这则报道称,早在十多年前,会宁县邮电局有意识地做过一个统计,会宁在外地工作的毕业生每年寄回家的钱达到1430万元,近乎当时会宁县财政收入的两倍。而最近几年,这个数据已经达到每年一亿多。据统计,会宁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近60%,即使如此,其总量也仅为1000万元左右。尽管用毕业生汇入与教育支出之比来说明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是不尽精确的,但是,该数据足以直观地显示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之丰厚。

经济学家认为,教育活动和技术创新一样,都有着很大的正外部性,也称技术溢出和教育溢出。正是由于教育有着“溢出”这一特性,因此,需要政府承担其责任,给予足够的投入,以保证个人投入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在会宁县,由于自然条件差,土地要素的投入产出比肯定比较低下:地处偏远和资源匮乏,又将导致资本要素稀缺,资本收益率也肯定低于平均水平。在这一背景下,仅存人力资源要素有着一定的开发价值。会宁县通过教育,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二,人力资本投资的效果是多元的。上述分析表明,经济主体在对各种要素进行投入时,总会选择边际产出最大的那个要素,以期获得最大化的产出。具体到会宁县,当地的老百姓选择人力资本投资是理性的,因为它能够获得最大化产出。然而,尽管这是人力资本投资重要理由,但一定不是全部。人力资本投资可能产生的效果是多方面的。首先,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会改变人的命运。在会宁这个如此贫穷的地方,之所以会走出“百千万”人才——即以百为单位的博士,以千为单位的硕士,以万为单位的本科生——就是因为重视教育的结果,舍此别无解释。其次,教育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会宁县民风淳朴,除了地域因素外,教育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再次,教育通过改变人、提高人的素质,进而营造不断优化的社会环境。例如,在会宁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这表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重视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一石多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三,关键是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尽管通过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有较高的回报率,其效果也是多元的,但是,这是以投资价值有效实现为前提的。这里的“有效实现”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经济价值的实现。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是教育的经济价值能否实现的现实问题。有报道说,贫困地区的农民供养一个大学生,花费数万元,毕业后一旦不能及时就业,对于原来贫困家庭的打击将是沉重的。也许现在这一现象还是个别的,但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是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第一步。全社会都要从各自的角度,关心大学生,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为他们提供和创造更加宽松与便利的条件。二、人文价值的实现。如果仅仅注重教育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那就贬低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教育除了灌输知识、教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里,全面发展的人需要科学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需要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举止品行,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的努力还很不够。现在特别需要做的,就是大学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推进通识教育,加强文化传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教育。这对于实现教育的人文价值有着特殊的意义。

其四,教育本来可以更快乐一点。可令人遗憾的是,会宁的“高考神话”是在“三苦精神”,即“家长苦供、老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作用下产生的。“家长苦供”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实属无奈。“老师苦教和学生苦学”是否可以作一点改观?我想,关键可能还在老师。会宁的学生们大多走在高考的“独木桥”上,压力大在所难免,他们缓解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苦学”。作为老师则要帮助他们释放压力。会宁的老师们已经有了骄人的成绩,应当对高考升学率有足够的自信,在此基础上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改进一些教学方法,使教和学都快乐一点,是可以做到的。比较快乐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甚至对他们未来的就业也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希望老师们能在快乐教育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实践,以使广大学生既学业有成,又身心健康、愉快成长。

最后,笔者再次呼吁,教育的公共政策要进一步调整,以有利于落后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而有利于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一调整的核心,是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理念。毋庸讳言,像会宁县这样的贫困地区,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都还有许多欠账。最终还清这些欠账,要靠教育公共政策的持续作用。(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百灵,编辑汪波)

《甘肃经济日报》报道会宁教育

2005年7月8日,《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贾学峰以《教育的丰碑》为题报道会宁教育。

2010年4月16日《甘肃经济日报》记者高子发、胡作政,通讯员谢东芹、马宗祯以《“三苦两乐”精神已成为会宁财富 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为题报道会宁教育,摘要如下。(www.daowen.com)

编者按:会宁教育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是中国教育史上特有的成功范例。在干旱贫瘠的自然条件下、穷困落后的生存环境里,崇文修德的文化底蕴,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情牵魂绕的地方领导,爱岗敬业的辛勤园丁,发奋刻苦的莘莘学子,坚守希望的痴心家长,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持续改写着基础教育的实践,不断创造着令人瞩目的奇迹,长久改变着个人、家庭的命运和全县的面貌。同时,会宁教育事业的卓异成就又与会宁基础教育的辉煌发展互动相成。这种创造性的成功教育格局,则是办健康教育、办规范教育,办阳光教育等多纬度理念构织而成的。

引 言

说起会宁,“会师圣地”、“苦甲天下”、“西北高考状元县”全国知名。其中“西北高考状元县”,当属本土的“会宁创造”。

“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恢复高考制度32年来,会宁已向全国各类高校输送学生6万多名,更有50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10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近100人出国留学。会宁学子已遍及全国,走向全球。

……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陪读,借贷,苦乐相伴。在会宁,千万个不同家庭演绎着千辛万苦供子女上学的相同故事,求学是他们共同的精神支撑,孩子维系着他们全部的希望,为此无论付出多大的物质和精神牺牲,都在所不惜。“会宁学生家长的坚毅和执著让人感动。”杨书元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付出过巨大的代价。可以说,我们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牺牲换取的。红军在会宁的胜利会师,新中国的诞生,就是最好的例证。会宁父老乡亲的“人梯”精神,不但浸透着人类自强图存、追求发展、团结胜利的原始渴望,还凝聚了对美好生活和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是“穷则思变”的真实写照。

……江苏如东赴会宁支教教师陈德明认为,环境造就人。我国西部有不少像会宁这样的贫困县,很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唯独会宁打造出了响亮的教育品牌,赢得了载誉九州的“状元故里”、“博士之乡”殊荣,创造了特有的“会宁教育模式”,值得深思。陈德明说,有人把甘肃会宁和江苏如东、湖北黄冈并称为领跑我国基础教育的“三驾马车”,但会宁培养一名大学生与如东、黄冈是有很大不同的,其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环境条件和培养成本,更重要的还在于生成因素中熔铸着一种宝贵的信念追求,一种闪光的奋斗精神。“穷则思变”,关键在“思”。贫瘠的土地与富集的人才,经济凹地同教育高地,见证了会宁教育的成功,也是对健康教育、规范教育、阳光教育的有力诠释。……

《现代教育报》报道会宁教育

2006年6月6日,《现代教育报》刊登该报记者、新闻部主任朱寅年的文章:《“会宁现象”:国贫县的“高考神话”》,摘要如下:

高考在即,关于高考的话题又一次被广泛关注。十几年前,甘肃省会宁县的高考奇迹就已初露端倪,现在的会宁高考情况如何?本报记者深入会宁山区,对会宁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采访,试图还原和解读高考的“会宁现象”。

……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开始了。高考问题本身就带给人很多的遐想。

这次调查,要感谢大学生民间公益组织——西部阳光行动,他们作为北京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会宁的分队,在当地进行支教和调研活动,是他们给了本报记者以很大的帮助,才使这次采访进行得一直比较顺利。

离开会宁的路上,记者内心一直不平静,思绪万千。有那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萦绕于眼前。

应该说,会宁的神话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而这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应试教育的巨大支持。但是,除了这些,他们还应该得到哪些东西呢?“会宁现象”应该能给我们以很多的思考,或正面的思考,或负面的思考。这种思考如果能深入一些,也许对中国教育的良性变革是有帮助的。在记者看来,在中国,可以作为高考现象研究的地区模本中,东部发达地区的江苏南通地区、中部发展中地区的湖北黄冈地区,再加上西部贫困地区的会宁县,应该是高考研究专家们在研究中绕不过去的三个典型地区。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会宁的“高考神话”透露出的更多的是在无奈中的挣扎。在这里,对高考的依赖、痴情与感恩心态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很多地区所难以企及的。

作为记者,描述这些教育现象是容易的,但搜索其中的缘由和背后的一些东西,这往往很艰难的,很容易因为把看到的侧面当作问题的真实面目。这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这样的一些个案能够进行必要的建设性的分析。

《科技文摘报》报道会宁教育

2015年12月7日,《科技文摘报》记者梁红以《康峰:教改先锋美名远扬,发明专家蜚声国际》为题报道(摘要):

近两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热词。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也标志着我国政府正大力提倡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甘肃省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工作站)副校长康峰无疑是这万众创新潮流中的一个先进典型。康峰不仅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校长,也是一个醉心于发明创造的物理老师,多年来的发明创造让人惊叹不已。

辛勤耕耘勇攀教育新高峰

康峰,1986年开始作为民办教师在甘肃省会宁县甘沟驿镇的袁岔村踏上了教育之路。他做了两年民教,又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的甘沟中学和枝阳中学从事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康峰常说:教学不光要注重课本知识,更要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康峰常常思考现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他相信,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但长久以来中学物理教育没有充分营造一个熟悉、亲切、愉悦的环境,康峰力求保持同学们的好奇心,“孩子都贪玩,寓教于乐的方式最符合教育的本质”,康峰主张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自然素质。他在《实验与教学》上发表了“模拟打捞沉船演示器”,可供初中物理巧用浮力进行实验,模拟打捞沉船。这些新型教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时对比,在课堂上深受学生们喜爱。

……康峰是一名老教师,他在教育园地里忙碌了近三十载,一直尽心竭力地教书育人。因出色的工作,他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等。康峰的每一项教育改革都像种子,埋进心中的沃土,默默成长,最终培育成果实。如今的他,硕果累累却仍苦耕不辍。

坚持创新成就发明新舞台

康峰办公室的桌子和沙发上摆着自制教具用的各种工具,这里是他进行研究创新的主阵地。相比29年前,他对现在的环境很满足,唯一感觉到不足的就是时间。康峰说:“创新不光需要的是持续的兴趣,更需要恒久的坚持,很多灵感来自于日常的生活实践,要习惯于思考。习惯于动手。”

1988年,他的第一个自制教具“简易安培表”出炉,当时只是为了教学需要,并没有将眼光放在科创比赛及更高层级的创新研究。但后来的不断进取,让他愈发体会到创新自制教具的乐趣。目前为止,康峰自制教具已有10余件。

多年初中物理教学,康峰体会到光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传统实验烦琐、对比不明显,且器材保管和使用十分麻烦。于是,康峰下决心自己动手革新。历经层层试验,使得新型教具呈现于学生眼前。康峰从展示效果而不是展示过程入手,克服以往光学物理透镜(凸透镜、凹透镜)演示实验(透镜成像和透镜聚焦)多次更换、流程复杂的弊端,设计了《透镜特性演示装置》。这一装置可一次完成多项实验任务,主要通过活塞、排水阀的调节,控制透明胶膜鼓起或凹进,在光屏上使不同焦距、不同类型透镜的对比效果更清晰。

……2011年,他的发明《色光合成演示仪》、《透镜特性演示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专利证书;2012年4月,他的《色光合成演示仪》荣获第二十七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2013年12月,他发明的《模拟潜水艇沉浮演示器》荣获第二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研成果一等奖;2014年4月,他荣获第二十九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2014年6月,在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他发明的两项专利《色光合成演示仪》、《透镜特性演示装置》荣获全国“优秀个人专利”称号;2014年9月在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中,他发明的《简易透镜合成演示仪》荣获国家级科技辅导员三等奖;2015年4月,他的《水透镜及水透镜眼镜的设计与制作》荣获第三十届甘肃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组省级一等奖。2015年8月,在香港参加全国第30届青少年科技大赛获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全国二等奖。《水透镜眼镜的设计与制作》获港科研创新大奖和全国科技辅导员两个专项奖。

锐意进取闪耀科技新时代

为期四天的2015年第6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于11月1日晚在德国纽伦堡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千余件最新发明汇集这一国际创新发明盛会。经国际上百余名著名学者组成的评审团对参展发明项目逐一专业评审,由中国创新代表团选送的康峰的《一种钢琴琴谱自动翻页支架》发明荣膺国际发明奖金奖,康峰的《水透镜眼镜的设计与制作》荣膺世界创造力奖银奖,康峰被德国、英国、美国专家称为“水眼镜之父”。

……创新改变世界。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鼓励并支持万众创新,李克强总理在一些地方调查后也曾感慨:“真是高手在民间啊。”康峰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29年,却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取得无数发明成果,闪耀着科技新时代,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教育的田地里没有尽头,发明的路上也没有终点,康峰说无论在哪个领域,他都会继续前进的脚步,攀登新的高峰,创新不光需要持续的兴趣,更需要恒久的坚持。我们相信,他对创新的表率、引导、激发,一定已经在学生的心中洒下了创新的种子,最终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各类杂志报道会宁教育

《半月谈》报道会宁教育

2001年第21期《半月谈》杂志刊登新华社记者茆琛的报道,摘要如下:

心声——支教日记(上)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尽管国家及当地政府和人民付出巨大努力,但西部基础教育薄弱的现状仍然让人心痛。今年9月,本刊年轻的女记者茆琛只身一人,深入到甘肃会宁山沟里的一所小学,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支教生活。让我们追随她,一起走进西部孩子的生活和内心……

教师节,我来到坪小学

9月10日,星期一 晴

今天一大早,我便离开兰州急匆匆上路,希望能赶上坪小学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坪小学距离兰州100多公里。路不熟,愣是在黄土丘陵之间绕了6个小时,才找到去学校的山路。前往坪小学的土山路一面是山谷,一面是悬崖,几乎与越野车的车体等宽。从车窗望下去,山谷深不见底。在一个塌方严重的急转弯处,越野车庞大的身躯擦着崖面往前挪,车轮碾过虚松的路沿,碎石块不断滚落山谷。提心吊胆地颠簸了40多分钟,车终于停在一个海拔2200多米的打谷场上,一条坑洼不平的下坡路直通坪小学。

教师节,坪小学没有丝毫节日气氛,甚至连个简单的横幅都没有。4位面庞黝黑的教师热情地把我迎进他们的办公室兼宿舍。宿舍最抢眼的是墙上辐射状的裂缝,裂缝里插着钉子,几本用报纸糊成封面的教师考勤记录挂在上头。为了减轻地窖水的苦涩,老师泡茶时放了很多茶叶和白糖。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与老师聊起坪小学。这所学校共有7个年级(包括学前班),180个孩子,4位老师,除了校长李刚,其他3位都是代课教师,每月工资85元。提起教师节,几位老师很平静,教导主任朱贵忠说“往年教师节,学生会把家里的鸡蛋或苹果送给老师作礼物,这两年农家收入不好,原来的礼物不得不拿去换钱。只要娃能上学,节怎么过无所谓。”

一间被椽子、旧窗框占去一半的教室里端端正正坐着十几个六七岁的孩子,这是葸坪小学学前班的学生。我扶着桌子打算坐下,破旧不堪的桌子猛歪向一边,我险些摔倒。这些孩子书桌里都有一个空酒瓶。中午回不了家,孩子一块干饼子就着一瓶地窖水作午餐。

学前班教室前有个用黄泥和啤酒瓶垒起的圆台,倒置的瓶子密密匝匝在阳光下发光。校长看出我的疑惑,解释说:“这是老师和学生亲手做的升旗台,旗杆坏了,没钱买新的。”每间室前的空地上,都有一行行用树枝写的字迹,这是缺纸少笔的山里娃学习的重要方法。一学期下来,校园里重重叠叠满是孩子们的笔迹,成了一道酸涩的风景。

我把带来的铅笔和笔记本送到孩子们的手里,不过几角钱的文具,在他们眼中却像宝贝一样。低年级的孩子一接到铅笔就立刻紧紧攥在手里,一支铅笔递出去,立刻有好几双小手伸出来,但很快孩子们又缩回手低下头一吐舌头,表示自己错了。拿到笔记本的高年级孩子抚摩着封面,涨红着脸悄悄说:“谢谢阿姨。”从没走出大山的孩子对五颜六色的跳绳、羽毛球拍充满好奇,但谁也不敢上前摸一下。

在全校唯一一个有插座的教室,我打开录音机,欢快的旋律立刻抓住学生的心,第一次接触录音机,他们的眼睛里满是惊讶、激动与专注,他们的小嘴翕动着,身体却紧张地僵坐着。别的教室的学生被音乐吸引,有的围拢在门前,有的趴在窗玻璃上朝里看,他们身后站着一排无法靠前的孩子,歪着小脑袋眨着眼睛立着。几首歌过去,学生越围越多,所有的孩子都那么宁静,像在聆听一场音乐盛会。

望着夕阳下的重重大山,我对感受这所山区小学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充满了冲动。

清晨,深山响起读书声

9月11日,星期二 阴

清晨6点,抑扬顿挫的读书声奏响山村小学第一支晨曲。

坪村180名学生分布在4道山梁上的10多个庄子里,有的庄与学校隔着深沟、高山,为了早到校,学生往往一起床就拿块干饼子,背起书包出门,近一些的到校刚好6点,家远的学生到学校也不到7点。和我住在一起的年轻教师宗晓红说,她上小学、初中时也是这样上早读的。

黄土坡既是课桌、凳子,又是学生的练习本。坪小学教室前墙壁、校园围墙、十几米高的山墙下,甚至一棵小树的树坑里,都会盘腿坐着埋头读书的孩子,一手压着放在腿上的书,一手拿着小石子在地上写写画画,冰凉硌脚的地面他们一坐就是几十分钟,一小时。

几年前就被划为危房的教室门框与墙分了家,五年级学生浑然不觉地靠在墙上此起彼伏地背诵课文《开国大典》。专注的眼神,急切的表情让我相信:课本是他们的全部世界。黄土夯起的校园围墙只有半人高,围墙外是悬崖,三年级的男孩吸着鼻涕跪趴在围墙边演算,错了马上用手在地上一抹,接着写,毫不在意近在咫尺就是悬崖。没有灯,清晨教室里昏暗的光线驱使他们日复一日地坐在山梁上早读。

“小企鹅,美滋滋。旅游穿着黑褂子。”尚不知旅游为何意的孩子正随着句子有节奏地摇晃身子,这篇课文他们已经背得滚瓜烂熟。

……

心声——支教日记(下)

第一笔捐款

9月23日,星期日 阴

今天是星期天,朱贵忠老师急匆匆赶回学校,拉着我到地里找李刚校长。田埂上,朱老师一边忙着脱鞋进地,一边从人造革包里掏出一封信。“有人给学校来信了!”

这是一封寄自华东师范大学的信,信中说:“朱贵忠等四位老师,你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度过了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的教师节。随信寄上两百元,其中一百给你们每位25元,过一个愉快的国庆节、中秋节,另外一百请你们买些文具分给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小学生作文入门》一书赠给朱贵忠老师,供你教学参考……一个退休教师,2001年9月12日。”李校长把手上的泥在犁把上抹了抹,小心翼翼地用两根手指夹起薄薄的信纸。我跟他解释说,一家报纸登载了新华社有关坪小学的照片,其中朱贵忠辅导学生在黄土地上练字的照片感动了这位同样钟情于教育事业的教师。

下午,得到消息的另两位老师陆续从家里赶来,信和书在他们手中传阅,4人或站在墙根,或蹲在地上,谁都没有说话。这是他们教书十年来,收到的第一笔给自己的捐款。25元,近乎他们月工资的三分之一。何况,7月到现在的工资还没有发。

为打破僵局,我问他们,打算用这25元钱做什么?朱贵忠既想中秋节给家里称点月饼,又想给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奖支钢笔,犹豫了一阵,老老实实说:“还是买双好球鞋。我媳妇每年要给我做3双布鞋。穿上球鞋爬山快,有劲,还不容易滑倒。”说完,突然脸红起来,“这样太自私了,我再好好考虑考虑。”

正患重感冒的崔亚国老师倒干脆:“到村药铺买12颗伤风胶囊,12颗感冒通,再打针庆大霉素,一共3块6。那天我去开药,太贵了没买。剩下的钱还是留给学校吧。”李校长劝他:“既然人家说是给代课教师的,你就拿上,不要辜负了他的心意。你买三轮车借了3000多,这钱攒起还债吧。”崔老师突然抽咽起来,他咳嗽着站起身:“我去买药。”

望着他上坡的背影,朱贵忠似乎在自言自语:“我以为我们早被社会遗忘了。”他摩挲着作文书的封面:“这是我拿到的第一本正版作文书。前年有个学生把自家书拿到学校给我用,1套4本全是盗版,错别字、病句比比皆是。我边改错字边抄写,抄了字典厚1本。那时候是冬天,我早上4点起床念书,默读发现不了的错误放声朗读时就发现了。一连抄了两个星期。”

李校长和其他老师一定要我把这位不留姓名的退休教师写到稿子里。他们无从查找这位教书前辈的地址,遗憾地跟我说:“他的心意鼓励着我们,可我们的谢意却不能回报给他。有人这么关心学校,关心代课教师的生活,多累也能挺住。”

……

后 记

走出大山后,想说的太多太多……

孩子们奋力挥手的身影渐渐模糊,山村女教师的日子瞬间成为往事。

包里装着村妇熊彩霞连夜缝制的黑布鞋,密密匝匝的鞋底,装得硬邦邦的鞋帮和她本人一样精干。那一次我在她家门前摔倒,满手都是泥,熊彩霞一时找不到擦手的抹布,情急之下伸出手:“干脆擦到我手上吧。”我曾到一户农民家上厕所,那是全村唯一有屋顶的厕所。后来在路上遇见这户人家的主妇,她涨红着脸想跟我打招呼,又不知说什么合适,突然冒出一句:“你到我家来上厕所嘛。”这就是大山里的农民,他们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着对读书人最真挚的感情。

坪村从30多年前开始建学校,农民为修学校可说是前仆后继,挖砖窑烧砖、挑黄土夯土方、豁上命也要保全学校。学校,正是建在几代人的脊梁上。

车子驶过一所希望小学,红砖绿瓦白墙,坪的孩子要能进这样的学堂该有多高兴呀!孤悬在崖顶上的葸坪的小学教室,作为危房在1992年进行了最后一次维修,校园土夯的围墙不足1米高,到处是缺口。代课教师朱贵忠上小学时,就有一个学生从缺口跌到山崖下,摔断了腿。十年过去,围墙越来越矮,缺口越来越大。深山里的学校啊,你什么时候才能跟上外面的变化?

汽车渐行渐远。别了,大山!我将挂念着你怀抱中的一切——农民劳作并隐忍着,教师勤苦并收获着,寒门学子奋发并快乐着,伸出关爱之手的人们援助并希望着。我,一个记者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走出大山,而那些山沟深处的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走出。

这个让我流泪并思索的难题,从今将缠绕我的一生。

(新华社2001年10月1日)

《新闻大世界》报道会宁教育

《新闻大世界》杂志1997年第5期发表黄如珍、张继斌《为了明天的辉煌——访陇中“状元县”会宁》的文章,摘要如下:

清明前夕,笔者慕名来到与宁夏西吉县相毗邻的甘肃省会宁县。……

如今社会上一部分人崇拜这个“星”,那个“星”,在会宁,教师才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明星。在这个县也许有不少的乡下人说不出书记县长的名字,但很多人都能说出一大批权威教师的名字。

会宁人把老师当成最尊贵的人,是因为这些教师像蜡烛,像园丁,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培育着下一代。有一位年已50多岁的语文老师,每天早上混在学生中在校园背唐诗。当别人问起他:“你这把年纪了,还背哪干啥?”他说:“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不然拿什么教书育人!”会宁二中化学老师张神明,不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早起晚睡,精心备课,反复揣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经济基础差,会宁的老师,尤其乡下的民办教师,工资一直比较低,有的教师月工资只够买半条好烟。但他们崇尚教育事业,再苦再累也不误山里人的孩子。在会宁到处流传着这样的话:“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这里的人就是再苦再穷也要送子女上学念书。会宁人还有这样的说法:“金宝、银宝,孩子念了书,有了文化才是活宝。”他们认为只要家里有了文化人就有希望。于是这里的人生活再艰难也要设法把孩子送到学堂。

到了会宁,在一个星期日下午,我们看到各条山道上有学生的身影向县城移动,他们有的推着自行车,驮着一袋土豆;有的背袋干粮或者面粉;有的边走边看书;有的三五成群,边走边唱。这些都是到县城读高中的。他们无论是小伙子,还是大姑娘,穿着极为平常,有的甚至破破烂烂,与城市的学生形成极大反差,但他们显得很有朝气。会宁县的一位中学老师讲,他现在走出会宁,东南西北,无论到哪个省都不愁没饭吃,因为这些地方都有他的学生。

近二十年来,从这个县考出的14000多名大中专学生,183名博士、博士后和研究生,成了会宁县的一笔财富,他们分布在全国除台湾省外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光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城的就有80多人。他们给会宁带来的经济、文化的变化是不可估量的。据县邮电局粗略统计,会宁在外工作的大学生每年寄回来的钱有1430多万,是县财政收入的一倍多。

实际上,会宁的办学精神已影响到海内外,或者说把会宁与外界联系起来了。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及许多家全国性和地方报刊等新闻单位派记者采访,全国各地前来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有位记者说回去准备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受受教育。

会宁的教育如此兴旺,让人赞叹不已,又使人思绪万千。贫穷不是人的疮疤,它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愚昧。有的地方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却拆了学校建寺庙,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是寄托在泥塑身上。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会宁人不是这样,他们治穷先治愚,治愚先从学文化人手。从县上历届领导到深山普通农民,他们站得高看得远。全县各级领导明确提出为官一任,兴教一方。目前全县有学校745所,其中高中5所,独立初中36所,九年制学校18所,各类小学672所,教师进修学校一所,有教职工5000多人,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师资实力雄厚的格局。可以说,会宁的辉煌还在后头。

《西部人》创刊号报道会宁教育

《来自“博士之乡”的报告》,记者:杨闻宇、冯捷(《西部人》由《读者》杂志社主办),文章摘要如下:

从兰州东行100公里,有个叫会宁的地方,“陇中苦瘠甲天下”指的便是这里。有人索性称之为“干会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连生存都困难的地方,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却已向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23000余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者500多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有200多人;仅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工作的就有会宁学子240余名,还有十多名留学国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会宁已经成为誉满陇上、令全国瞩目的“博士之乡”。

……

会宁人把教师统称为老师,决不兴带姓氏于“老师”之前。他们认为,带姓呼师是不恭敬的行为。无论是白胡子还是三尺童儿,路上遇到老师都要问好并主动退到一边,让老师先行,每到春节前后,各村都有家长排队,“抢”老师到家里吃饭——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农家才有好吃的敬献老师。

“为官一任,兴教一方”,这是会宁县上至县长下至村支书,大大小小的“父母官”行事的准则和为官的底气。

穷白苦焦之乡,为什么具备礼仪之邦才会有的令人景仰的传统呢?在会宁采访期间,我们从一个个朴实无华的老师身上琢磨出一二:这个传统是教师们共同“苦”出来的,长期“熬”出来的。

在会宁还传着一个“当代三娘”的故事,说的是一位叫李淑巧的农村大娘,她的丈夫因病去世了,孩子小正在上学,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贫穷的家,没有让一个孩子辍学回家。农忙时节她没日没夜地在农田里忙活,农闲时则一个人外出讨要。就这样年复一年,终将三个孩子拉扯成人。孩子们也非常争气,一个个考上大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我们在会宁一中采访时,眼光被教学楼前一位低矮瘦小的农家妇女所吸引。她五十大几,脚下放了一面袋东西,说是给孩子送来的干粮。孩子在上课,赶了百多里路的母亲和洋芋、干饼子就一起静悄悄地守候着。她倚在门边不言不语,我们问一句她答一句。她儿子叫李玉强,是高一四班的学生。

赶到会宁二中时,同样的一幕出现在我们眼前:65岁的李子兰老汉,是高三级李林的爷爷。李大爷干瘦精神,性格开朗,他给我们看背来送给孙子的洋芋和干粮,还小心翼翼地拿一条用细线绳缠扎了几圈的“金丝猴”纸烟的盒子,说:“这里边装了整整10个鸡蛋,是我老伴喂了三只母鸡下的。春寒缺料,鸡不好好下蛋,这鸡蛋别人都吃不上。我一共七个孙子,这个大,要考大学,得让他补补身子。老伴前一向病得厉害,硬是舍不得吃一个。”老汉说他天不亮就出发,为的是搭村里来县上拉料的三轮车,总共只花两元钱,比搭汽车便宜多。“农历二十三来了一次,上次来时忘了带鸡蛋,老婆子催得不行,这不嘛,今个二十八,我又来了。”李老汉说,他还给孙子带了十元钱,“是老婆子养的另外一窝鸡娃子卖下的钱。”

……

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会宁教育

1994年8月至9月,中央电视台百集系列片《乡村中国》摄制组麦天和一行曾两次到会宁采访教育,以《悠悠学子路》为题,报道了会宁贫困山区如何重视教育,供孩子上学治穷治愚的事迹。对新庄乡东坡村作了重点报道。该片播出后,反响极大。湖北葛洲坝工程局党委办公室看过此片后,给会宁县委来信,表示要资助会宁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1995年5月,中国教育电视台对会宁中小学加强德育工作,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瞻仰会师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了报道。

1995年5月2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摄制组陈耀文、凌泉龙2人来到会宁,采访了县委书记胡永亮、县长张廷魁,以及一中校长吴振中、二中校长柏凤岐、县教委副主任贠守勤、农行行长李辉等。还深入到翟所乡焦河村、太平乡万坪村,在翟所采访了焦如琏供4个孩子上大学的事迹,在太平采访了二中学生李龙的母亲。报道内容丰富,真实感人,影响深远。节目播出后,中央第一、二、三套分早中晚三次重播,社会反响极大。有不少观众来信、汇款,资助会宁教育,会宁人张志高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6月7日上午6时30分,中央电视台10套新闻频道以《还原和解读“会宁现象”——贫困县的“高考神话”》为题,报道了会宁教育。

2006年6月25日凌晨1时10分,中央电视台7套西部教育频道以《会宁现象》为题制作了50分钟的专题,报道会宁教育。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阿果,嘉宾:新华社驻兰记者茆琛、会宁县委书记贾承世。观众席:县长常守远、县教育局副局长张富荣、一中校长席明珍、三中校长周唤民、四中副校长刘琦、退休教师郭安仁等,以及会宁籍在京工作人员赵定先、国防大学姜汉斌、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岳维宏、北京交通大学孙军昌等几十人。讨论的话题主要是解读“贫困县”与“状元县”。现场采访中,嘉宾茆琛谈了她在会宁支教期间的感受和感想,县委书记贾承世、县长常守远先后发言,接着姜汉斌、岳维宏、孙军昌、赵定先、张富荣、刘琦等发了言。

2006年8月6日,上午10时10分、晚上20时50分,中国教育电视台两次重播了中央电视台7套的《会宁现象》。

2006年8月4日上午12时3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大学生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又名共同关注)栏目,用了30分钟的时间,播出了“水木年华歌唱组合”赴会宁县大沟乡新坪村体验生活、捐资助学的纪实片《翻过贫瘠的山梁》,几天的生活体验之后,临走时“水木年华歌唱组合”的缪杰将16000元现金当场交给了双双考上大学且又没有父亲的张海涛、张娟霞兄妹母亲的手中,其母亲及兄妹三人感动得泪流满面。为此,“水木年华歌唱组合”创作了歌曲“给我一双翅膀”。由此《翻过贫瘠的山梁》成了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圆梦行动”的主题歌。

2006年9月25日上午8时30分,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会宁以《红旗飘飘》为主题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慰问演出。主持人张泽群在介绍会宁时介绍道,会宁是西北教育名县,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上了500多名博士生,3000多名硕士生,4万多名大学生。

2006年10月14日,中央电视台1套播放了“心连心”艺术团到会宁的演出实况,再次提到“会宁是西北教育名县”。

同年10月17日晚8时30分,中央电视台3套节目播放了编辑后的演出实况,主持人张泽群的主持词“会宁是西北教育名县”的话再次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电视片解说词

中央电视台电视片《甘肃有个“状元县”》解说词

中央电视台,1995年5月28日,编导陈耀文、凌泉龙,解说赵忠祥

矗立在甘肃省会宁县县城的这座会师纪念塔是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中国工农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1936年在这里的大会师而建造的。因为自然条件所限,会宁现在依然很穷,为了摆脱贫穷,这里的人们上下一心抓教育。1977年以来,高考升学率逐年高升,1994年达到62%,而在这其中,农村的学生又占到95%,因此会宁县被人们称为状元县。

土地面积6934平方公里的会宁县地处甘肃中部,有52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了49万,是个基本靠天农业大县,这里土地贫瘠,气温偏低,无霜期短,1994年的时候全县人均年收入还不到500元,现在县里的财政收入达到了1300多万元。治贫先治愚,治愚办教育,这里的各级领导和老百姓对这句话的认识非常深刻。1977年以来,这个县总共培养初中生6万多人。高中生3万多人,大中专学生11000多人。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在会宁县很少见到写在墙上,但我们在这里见到的不论是县城中学,还是乡村的小学,校舍都是当地最后的房子,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有拖欠,但教师的工资保证月月到位,这种保障使这里的教育质量一直上升趋势。

学生们上课去了,我们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一中学生宿舍。会宁县县城有两所高中,全县32个乡镇,要上高中的学子都要经过这个历程。

县二中的学生李龙,今年要参加高考,他的家在距县城50多公里的太平乡,每隔两个多月,他要回一次家取干粮。在李龙家,李龙的父母告诉记者,要供李龙和正读初中的弟弟妹妹上学,家里能变钱的东西只有养在圈里的一头猪和几只下蛋的鸡。据李龙的老师讲,李龙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是中上的,如果今年能够考上,说明制度已经改革的大学校门他能够进得去。

翟所乡焦河村的农民焦如琏,养育了四儿一女,他的儿子现在已大学毕业,最小的女儿去年已考入了北京邮电大学。(记者问)“你现在还欠多少钱?”(焦如琏回答)“加起来共欠两万元,其中欠银行一万多。”(记者问)“现在有一个孩子已经工作了吧?”“今年再分配两个。”“这些钱1995年能还清吗?”(焦如琏回答)“还不清,估计三年还清。”(记者问)“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焦如琏答)“日子还可以过得去,要不是供给学生,日子过得会好一些。就是供给学生,过得困难些,还能过得去。”从焦如琏自豪的歌声中,我们感觉不到他和老伴现在所承受的困难。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谁家出了个大学生,谁家就脱贫了。”

会宁县1977年以来,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中,现在有4000多人分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市区工作。美国、日本等国家,有会宁的博士、硕士。仅仅在北京的中关村有会宁的大学生近百人。

《黄土高坡一校长》解说词(摘要)

东视纪录片,1996年9月9日,编导:张瑞发

在甘肃省会宁县,一个由上海教师讲课的培训班上,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我们认识了一位不起眼的人,这是一位山村小学校长。

会宁,曾经是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但由于山大沟深,资源贫乏,气候干旱,它真是甘肃省有名的贫困县。这里的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它的三、四倍,因此,十年九旱。

这里难得有不旱的年头。再一次见到这位校长,是在他的学前班的教室里,听到学生们反复出现的关于“雨”的声音,我们的心不得不为之哀伤……

这里是水窖。水窖,凭着他们生命的本能,这是他们储水的唯一的工具。于是,在这个属于生命禁区的地方,千百年来,靠着节约一滴一滴的水,生命得以繁衍。他们就像戈壁上的小草,显示着生命的顽强力量。小学校长冉树苍,原来是县城一个条件很好的会宁一中的教师,几年前,因妻子患子宫瘤,申请回乡,才来到这里。在这里,他就注定要在妻子和一间小学之间做出选择。他把我们带到这个地方——一年前已经废弃的中湾小学的旧址上,这个学校占地3亩。迁校的倡议在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起初,一部分人同意,一部分人不同意。要迁校、建校,必须先有土地,冉校长献出了自己的6亩耕地。可是,经营新址这块土地上的原来的主人认为,建校压断了他家的龙脉,他不让建校。冉校长再次把自己最好的3亩坡地献了出来,换下了现在作为操场的那块土地,建校工作才不至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夭折。

为了使冉校长有地耕种,村里把旧校址3亩又旱又涝的地给了他,作了补偿。作为乡亲们公推的7人建校小组的组长,他精打细算,不肯多花一分钱。为此,连勘察设计他都学着自己上。只可惜,他身边这装钱的包包掏不出足够的钱,可把这汉子给愁坏了!

尽管如此,建校工作还是不顾一切地上马了。

这位老大爷77岁,每次从山谷底下自己的家里爬一个多小时,来到学校出工出力,他无儿无女,图个啥呢?

山村的人太贫困了,他们总在寻找脱贫致富的办法。要问山村的人民渴望什么,渴望着水,渴望着教育,水使他们赖以生存,教育使他们摆脱贫困。在生活中,他们像寻找到水窖这一生活的工具一样,寻找到教育——这一脱贫的武器。

这家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的家,他使村里面人看到了教育脱贫的希望。

这里的人对教育认定了一个理,现在投入,将来有收获,节衣缩食,毫不犹豫地供一个娃娃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从而,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兴建一所学校,不管前面有多少障碍。靠着政府贷一点,乡邻借一点,工资贴一点,建校工作在艰难地进行。可是,由于资金缺口太大,建校过程当中,还是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家里人、亲人们很理解他的建校工作。

当时,他们的娃子才15岁,做娘的岂能不知呢?

这位默默地承受这一切,无条件支持丈夫的憨厚的女人,她这一把火还能烧多久呢?

他的奉献人人都很清楚,可是,他的心里犯多大的难,又有多少人清楚呢?

因为他们没有钱买打夯机,就土办法创造了这种做法。

顽强的生命力,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在这些老老少少的脚下,还有什么东西不能踏平呢?

终于,孩子们可以在还没有全部建成的教室里上课了,终于,学生靠着自制的土发电机,做起了广播体操。当地又一句俗话,吃大苦,有大福。大家在享受建校成果的时候,他心里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需要搬掉。

如今,冉校长一家还能安逸地坐在这间屋里,但是,此情此景,还能保持多久呢?冉校长家的房子还能保住吗?冉校长妻子的病能有钱治愈吗?

大型电视纪实片《脊梁》解说词

撰稿:王宏民、李战鹏,解说:赵忠祥,1999年8月

上 集

会宁,一个名副其实的“高考状元县”。在这片以灰黄为主色调而鲜见生命之绿的塬梁沟峁之间,有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河—祖厉河。

这是一条曾经哺育过华夏先民的河流,这里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牛门洞文化遗址便是这悠久文化的铁证。

就在它的岸边,63年前,一支在世界军事史上创造了奇迹的队伍,从江西瑞金出发,途经贵州遵义,爬雪山,过草地,艰苦跋涉,辗转二万五千里。谁也不曾料到,这支衣衫褴褛、意志坚定的队伍,竟在素有“苦甲天下”之说的会宁,胜利会师,结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战略大转移。

13年后,就是这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彻底改写了灾难深重的中国历史。会宁,又是一个干旱少雨,地瘠民贫,因穷而出名的地方,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中国援助的扶贫区县甘肃定西、宁夏西吉和海原接壤,境内山大沟深,地表起伏,平均海拔2054米,年平均降水量300—4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800毫米,地下水储量尤其匮乏。

缺水,使这里的大地少了绿色,显得苍凉孤寂。

缺水,使这里的群山少了生机,赤裸着本色。

集雨存窖是这里的人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方式。这黄泥汤般的一脉细流,在当地人眼里更珍贵如油。谁敢相信,这点黄泥汤的泉水,竟供应着附近百口人的生活用水。在历史记忆中,困苦总是压在这方苍生身上,一个苦甲天下的“苦”字,这足以涵盖这里的一切。

在国家总理预备金救助的5个贫穷县中,会宁名列其间,祖祖辈辈与大自然的顽强抗争,世世代代不畏穷苦的辛勤劳作,铸就了他们坚韧朴实的独特性格。很难设想,和文化一点都不搭边的这方水土,竟能改良出如此肥沃的文化土壤。一切生灵能在这方水土生存,本身就是一个罕见的奇迹。然而,就在这个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从古至今,却总是奉行着“养不教,父之过”的先祖遗训,秉承崇文修德的优良传统,一直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在许多农家的正堂上,高悬着“春风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的字幅。在和当地百姓的交谈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格言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自恢复高考制度的22年间,该县共向全国输送各类大中专学生17000多名,其中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500多名,更重要的是,该县近年来成功地实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当地培养了12万人次初级实用人才,大大加快了当地经济建设步伐。

会宁,何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1998年夏,我们摄制组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试图找出其中的答案。

当我们置身于这座交融着历史、贯注着文明、享有盛誉的文化大县时,县城所在地会师镇,街巷诸多古迹的高雅命名,就已给我们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书院门、砚台巷、文庙,古老浑朴,受人敬仰。县城文庙大成殿内,总是香火不断。这里的人们对先圣的顶礼膜拜,不是出于迷信,而是以中国人最朴素、最庄严的方式来表达对文化的渴求与向往。当地政府又把本县教育发展简史列在殿里,其寓意深长隽永,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略见一斑。正如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所讲……

从这一幅幅记录着历史、鞭策着后人的图片上,我们看到了会宁人为自己所定的一条法则,那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据甘肃地方志记载:会宁“民风淳朴,文风昌盛,崇文修德,儒士辈出”,历代科考居甘肃首位,仅明清两代,就考中进士20名。对会宁历代的习文风尚,清初李公抡在《重修学宫碑记》中曾这样写道:“会宁自有学宫,自明正统重修后,复葺于万历间。其时人文蔚起,英竖接踵,绪绅先达,为之桢干,为干城者,代不乏人。岂非以干皆为学,学得所师,师崇其地,故至此矣!”文风之盛,可见一斑。

1906年甘肃省第一批出国留学的五人当中,有两位来自会宁,杨思便是其中的一位。

1950年,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的杨先生,登临华山,即兴赋诗一首《游华山》。

七十来游太华峰,莲花顶上倚青松。

西瞳绝塞八千里,东瞰雄关百二重。

岭云变幻朝霞外,渭水萦回夕照中。

我是风尘厌倦客,息心高卧学仙翁。

这首诗后来经习仲勋推荐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看了称赞道:“不愧出自翰林之手”。

在会宁已整理出的民间小调中,有这样一首广为传唱的歌谣:“读书人儿高,十年寒窗九年熬,口读了孔孟书,深习了周公道”。这首歌谣究竟怎么唱,我们已无法查考了。和全国其他许多地方相比,会宁的师资力量算不上扎实雄厚,教学条件更谈不上优越,有些学校甚至依然使用着原始的教学设施。然而,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会宁的教育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却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兴办教育、探索教育的有益途径。有人把它称作“会宁教育模式”或“会宁教育精神”,正如原甘肃省委书记阎海旺同志所讲……

古老的黄土原啊,你仿佛厚厚的一本书。你在为我们昭示着一种何等珍贵的民族力量和文化精神啊!世代与贫困相伴的这方天地却散发着浓郁的翰墨书香。厚德载物,会宁人所完成的不再是生命本身,而是在塑造一个真诚而闪光的灵魂。于是我们将镜头对准了这里的教师。

中国古代把教师尊称为“先生”,他们在民众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引申意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为人为师表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当镜头对准这里的教师时,从内心深处,我们很想捧出人梯的桂冠,给他们加冕。柴家湾,共有63户人家,到现在为止,村里70%的人还没有去过县城。可自1977年以来却陆续考出40名大中专学生。

走进学校,我们看到新校舍建设已接近尾声,原来的旧校舍还赫然在目。新校舍对着校门的一面墙是用砖砌的,而两边和后缘墙则是用土坯砌的。仅有的三位老师依旧住在一孔窑洞里。据校长和村干部讲,修建新校舍的材料款还赊欠了18000多元,这样,要修建校门和围墙就更谈不上了。从学龄儿童守望校园的目光中,我们就深切地感受到柴家湾人重教尚学的风气。柴泉隆是这个学校唯一的民办教师,从柴家湾考出40名大中专学生,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村民们的最大心愿,就是盼着有朝一日柴老师能被转正成为公办教师。

当我们再次来到柴家湾时,已是深冬时节,和夏天来时相比,学校的门窗己刷上了油漆,窗户也装上了玻璃,柴家湾人民深感欣慰的是,孩子们终于有了属于他们梦寐以求的新教室。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柴老师无暇顾及我们,把我们安排在他的新宿舍里。在这当中,我们无意中看到了柴老师乔迁新宿舍后所写的《无悔的选择》:“回顾过去,恍然若梦,瞻前思后,名利俱无。但静下来细想也释然,面对一颗颗纯洁幼稚的心灵,筑建人类灵魂的工程,虽家贫如洗,捉襟见肘,却也心静如水,无怨无悔……”

从盛夏的骄阳到隆冬的风雪,从土墙根上的青苔,到小道边的尘土,这条巷道,为我们记着一位山村教师默默从教30个春秋的心路历程。

一腔挚爱,满腹酸苦。

一片痴情付乡梓,几多人解其中味。适逢新一轮土地承包,乡亲们为了补偿对柴老师的感激之情,专门为他划拨了一片土地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深厚心意。这是一段浑朴凝重的历史,这是一幅饱含深情的图景。在头寨乡,有位出了名的校长冉树苍,这所在周围看上去很显眼的学校,就是当年冉老师拿自家的承包地建起的。他的事迹报道后,上海松花江供电局立即捐款,在这里建起了一所希望小学。本想再次走近冉老师,不料竟意外地了解到该校民办教师杜学斌妻子支持丈夫安心教学的感人事迹。赶到杜老师家,得知他的妻子到离家三十里外的头寨集市替亲戚家卖绳子去了。我们驱车追到头寨集市,集市上的人已经稀少了。杜学斌妻子正在为卖最后一把绳子和顾客交涉着,或许是因为价钱低,这把绳子最终没有卖出。想着家中还有一堆活等着去做,她就匆匆赶回去。

和当地许多普通百姓一样,杜学斌妻子不但要照顾孩子,还要操持家务。不同的是,因为丈夫教书,她几乎要承担家里的一切活计。忙里忙外的她,虽然累下了周身的疾病,可从没有因此抱怨过自己的丈夫。没有半点埋怨丈夫,也没有半点标榜自己,她心里唯一惦记着的就是丈夫的学生。她虽背负着家庭的重担,却显得是那样的刚强和坚韧。

1995年夏天,一场冰雹,砸完了杜学斌家原本就长得稀疏的庄稼,这对没有一点积蓄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到了冬天,家里已没有一粒粮食。一天早上,他和往常一样给孩子们上课去了,等到下午回家,却不见妻子的踪影。晚上,看着妻子转村讨要的馍馍、洋芋,他早已哽咽无言,泪眼婆娑了。我们无法再现当年的可怜情景,只是衷心希望贫困从此远离他们。在这冬日夕阳映照的山坡上,从一位忘我劳作的单薄身影上,我们看到了山村教师一生献身教育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身许教育,心系讲坛。这刚强的汉子,感情的防线一旦决堤,倾诉起来就滔滔不绝。他泣不成声的叙说,令我们不忍心去听,又不忍心不听。他拥有一个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啊!这苦涩,就像祖厉河的苦水一样,虽然并不甘甜可口,但却永不枯竭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渴望求知的心田。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这就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平凡得像路边的石子,普通得像地上的小草。正是因为有他们,才有了百年树人的人梯。他们在为共和国的山村教育默默奉献着,默默奠基着。

祖国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唯有不断地步入更高的知识殿堂,才能表达人们对教师崇高的敬意。我们不禁想起这样一句激动人心而又回肠荡气的话:“中国乡村教师支撑着中国教育的半壁江山”。

下 集

1985年7月10日,甘肃省历史上自己培养出的第一位工学博士生的答辩会场,就设在兰州大学这栋楼的一间教室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是答辩委员之一。当时很少有人知道,接受答辩的年轻人王银邦,是从会宁走出的。

几年后,他的弟弟王铁邦在日本留学也获得了博士学位。常言说:山清水秀的江南是人杰地灵的地方,谁曾想到,这贫穷苦焦的偏僻山坳,却也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呢?知情人都说,学生苦学,是人才辈出的重要因素。

小岔村36户人家,就有48位大中专学生,是会宁远近闻名的“状元村”。还是让我们到一个“状元村”去看看学生是如何苦学的。

本想着“状元村”的学校一定有她独具魅力的地方,不想,映入眼帘的却是土坯搭建的校舍,残缺不全的桌凳,这副外貌活像是一贫如洗的朝圣者,在黄土高原上迎着风雪、冒着严寒,艰难地前行。打开这里的学生书包,除了课本和仅有的作业本外,鲜见其他学习用品。对他们是一种梦寐以求的奢望是城里孩子看似寻常的书包,简直抵得上这里一个学生一学期的学费。

这些教室是在1994年后才陆续建成的,虽然比旧校舍宽敞了许多,但仍然容纳不下全校的学生。学校只好沿袭以往的复式教学,学生不分冬夏轮流在地上划字是很寻常的。

我们怎么也想不到,小岔村48位优秀儿女,竟是从这样一所小学走出大山的。

只是想让城里的孩子知道,他们看似平常的学习和生活,曾招来过多少同龄人羡慕的眼神啊!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增加一些俭朴的习惯,一种向上的精神,一个高远的追求。

在会宁,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无非是斗鸡、跳方、踢毽子,打篮球、玩乒乓球是他们很奢侈的体育活动了。

放学了,在城市校园门口,家长接送孩子司空见惯。而在这里,离家5、6里甚至上十里的孩子,中午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啃干馍、喝自带的凉开水,就算是他们的午餐了。

更多的孩子又要开始每天习惯了的步行往返。不论是烈日曝晒,还是寒风刺骨,都不无例外地行走在山间小路上。望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身影,我们想了很多,很多……

在我们很多地方,中学生到离家里很远的地方上学,寄宿学校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走进这里的学生宿舍,除了那一床简单的被褥外,扑鼻而来的一股股浓浓的煤油昧,一到放学时间,这里的学生显得更为忙碌。

在会宁,有很多学生一上初中,就开始动手做饭。每到吃饭时候,锅碗瓢盆叮叮作响。半生不熟是常碰到的。这种滋味也只有做饭者自己体会得最为真切。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想起了田汉在《毕业歌》中的两句歌词:“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以此作为勉励赠言,他们理当受之无愧。

夜很静,教室晚自习灯熄了,但老师的窗口上仍然亮着灯光。望着这些在窗台前备课的身影,我们立时打心底涌出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放假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种放鸟出笼的欢快。城里孩子,又准备去参加丰富多彩的暑假活动了,诸如走进书法、钢琴、绘画培训班,通过学习来陶冶情操,锻炼能力。

在会宁,小学生更多的是替家里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帮父母收割打碾庄稼,初、高中的学生则纷纷外出打工,设法挣够下学期的学费。

结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联系会宁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感到,他们其实已有意无意地把素质教育灌输到每个人的行动之中。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对于这句话的深刻理解,会宁学子最有资格发言。

滔天泻地的知识洪波,使得这山坡、操场、教室、幻化成一座座雄奇的知识殿堂。学生们平心静气地写读,专心致志地求知,不断地演化着“状元县”教育前进的可喜历程。

正是这些看上去和大山一样纯朴的学子,矢志不渝地共同追求进取,才铺成了奔赴知识圣殿的金光大道。

在人世间,有两种爱最无私,那就是父母总希望儿女比自己强,教师总希望学生胜过自己。为了儿女,哪家父母不是毕其一生辛苦操劳?父母苦供,成为学生们苦学的最大动力和强有力的后盾。

李淑巧,这位年仅32岁的年轻母亲,8年前,丈夫因病撒手而去,撇下一家老小,生活的重担不容回避地落到她那柔弱的肩头。为了孩子,她起早贪黑。按理说,孩子不上学或许还能减轻一些负担,但当我们问起她时,她却丝毫没有因为生活的窘迫而产生让孩子不上学的念头。

在这一点上,会宁的孩子是幸运的。望着孩子们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的身影,李淑巧更是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她的确从孩子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在新庄塬乡,李大妈受到乡亲们的格外尊重。这不仅仅因为她家考上了三位大学生,更由于她当年为供儿子上大学讨饭达几度春秋。

秦腔戏《三娘教子》中三娘的舞台形象,曾让多少观众感怀无限,泪飞如雨。“娘为儿周身衣衫补纳遍,娘为儿八幅罗裙少半边,娘为儿东邻西舍借米面”的唱词更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而李大妈又何尝不是当代三娘呢?

我们不忍触及老人对往昔岁月那刻骨铭心的记忆。“含辛茹苦育儿女,不堪回首慈母泪”。当年,您是何等的刚强,凭着这双勤劳的双手,把儿女拉扯成人;凭着这双小脚,顶着夏日酷热的骄阳,迎着冬天刺骨的寒风,翻山越岭,丈量着儿女们求学的历程。今天,您又是何等的脆弱,这说不完诉不尽的哺育抚养情,肯定会使天下儿女们唏嘘不已。您是棵深深植根于黄土深处、亭亭如盖的母爱之树啊!您为儿女曾遮挡过多少场风雨,又奉献过多少次歇缓的荫凉!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时时入耳又常常挂在口头的话语,对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来说,究竟理解了多少啊!

进入7月,到了收获的季节,也是这里的人们一年当中最为忙碌的季节。

每年7月7、8、9三天,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以关切的目光注视着高考,经过十余年读书生涯的学生们,将在这三天接受祖国的考验和挑选。

这是知识高度浓缩的三天,也是家长亲人最为关心的三天。

当我们走近会宁县考场问及考生时,他们以如此平静的口吻回答着镜头前的提问。

与城市家长每到考期给孩子买保健品以增加营养相比,会宁考生只不过比平时多了一点油水和几样蔬菜而已!

会宁县杨集乡薛振义的儿子薛进庄今年参加高考。

从他那高兴的表情看一定考得不错。

几天后,村支书代表全村给薛进庄同学筹措了500元钱,经各方面努力,薛振义给儿子凑足了学费。带着父老乡亲的嘱咐和叮咛,薛进庄踏上了新的求学历程。

薛振义激动地说:“没有亲友苦帮,这学咱们也上不成啊!”

王景鹏家在距会宁县一百多公里的新塬乡,今年参加高考,从考场上王景鹏的表情看去,他很自信。

王景鹏见到我们的激动心情,绝不亚于他将拿到的录取通知书。

“宝剑峰以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许是生活的担子过于沉重,才使得这些从大山中走出的学子,对社会和人生多了些更深的理解,才使得他们在知识的圣殿里显得如此持重和从容,对会宁教育的成就,甘肃省委书记孙英同志,给予高度评价…

这是一方情深义重的土地,这是一片貌似拙朴而又含金量相当高的人才资源富矿!

关于崇尚教育的故事在这里俯拾即是,作为一个贫困县。这种对教育近乎倾其瓦缶的投入,是何等的慷慨、何等的有气魄啊!

这的确是发生在共和国一个贫困县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把镜头对准这里,就是因为她始终闪现着我们民族坚韧不拔、渴望进步、发展壮大的光芒,她使我们努力继承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共同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这是一个民族的底气,这是一脉让子孙后代受用不尽的源泉。

中华民族正因为有了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那种不畏艰辛、敢于向自然挑战和勇于向命运抗争的精神,才得以发展壮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才构筑起我们民族朝气蓬勃、坚如磐石的脊梁。

相关网络谈论会宁教育

2006年8月14日,《人民网》记者张莉以《甘肃行动:一窖浊水育英才》为题撰文:

5月9日,来自河北农业大学的一名叫谢瑛的贫困生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吉利教育资助计划办公室,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她是为了一个月后即将考上大学的弟弟谢世泰而写的这封求助信。

8月6日的早上,我组成员从兰州出发赶往位于会宁县袁岸村吕庄社的谢瑛同学家。我们到会宁汽车站后又坐上去往甘沟乡的车,一个多小时后在荒芜的山底下车,此时,谢世泰早已在这里等候近两小时。我们坐上他从邻村借来的能行驶在这大山间的唯一交通工具——农用三轮车。又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翻越过两座大山后才来到谢世泰的家,我们难以想象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居然能够生存,在这贫困的农家居然培养出了四个大学生,沿途所见所闻的一切,让我们大家震惊了……

7月30日这天是个特殊的日子,谢世泰一家人高兴着并痛苦着。望着天津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高兴于谢世泰历经了十二年的风风雨雨、努力拼搏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大学。而片刻之后,他们的沉默则源于家里沉重的经济负担。面对录取通知书上5000多元的高额学费和生活费,懂事的谢世泰心里像针扎般的疼痛,他不愿父母再像为姐姐们凑借学费而四处奔波,不想父母再因借钱而失去尊严,再受委屈……

谢世泰,今年以585分,高出省重点线20分的成绩被天津财经大学录取。……

相关书籍论会宁教育

苏源泉创学制 苏源泉(1874—1931),字本如,会宁县老君坡苏家堡子人。天性聪慧,刻苦自励。光绪二十年(1894)与二兄耀泉同榜中举,光绪三十年(1904)中甲辰科二甲第49名进士,朝考三等第三名,光绪皇帝朱笔签发告奉:钦签礼部主事加四级,诰授中宪大夫。民国初年任民国政府审计院协审官,继调内务部佥事。他尝言:“德行立于己志,愿以自励节行”。他奉行“在才不能兼济天下时,德则能独善其身;不为官位所累,却为实事所乐”的为人处世哲学,留人格学品书作于后世,开创教育学制,成为“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先驱”。

苏源泉初入仕途时颇有一腔报国热情,教育强国思想的形成,既有其勤学慎思善悟的主观因素,又有生活环境特别是那些触动他灵魂的大事件促其能动思辨的客观原因。当年陕甘回汉仇杀,民众自残的惨烈场景触目惊心,促使他产生了读书知义,可除愚昧;教育识理,方能强国的教育强国思想。他在会试第三场中,以《学堂之设,其旨有三,……孰为最急策》为题,系统论述了他的兴学主张:“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崇尚武艺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矿诸学,以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国于环球,必有与立。民为国本,教不可缺。故国势之强弱,视民智之辟塞为转移;而教育之宗旨,视民与国之关系为缓急……。考西国教育家之说,曰‘德育’、曰‘智育’、曰‘体育’,近古以还学制日新,均无能出其范围焉。而立学之制,有普通有专门有实业。普通者授以国语书籍及各浅近之技艺,所以教通国之民,人人以兴学为义务,年及学龄不入者,罚其父母,所谓强迫教学也;专门者课以政治法律理财外交各学,以造就人才,而国家之立政任人,皆于是取焉;实业者农工商矿各有专科,分立其学,实验其效。富国之基,莫切于是,三者缺一不可也。”此论不仅提及“学制日新”,还涉及了“强迫教学”等普及教育新理念,如此教育强国思想极具现实意义,所以他在民国任内务部佥事时,便排除种种干扰,按照自己在会试策论中阐述的见解主张,主持制定了中国学校教育制度,于1912年至1913年公布,史称《壬子——癸丑学制》。其中一些基本的东西,至今仍为各级各类学校所沿用。及至今日,会宁所以成为教育名县,似于苏源泉开创学制不无关系。

“民为国本,教不可缺”,苏源泉对教育的认识至今令人钦佩。

(节摘于《会宁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会宁“三苦两乐”精神 恢复高考后,会宁县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业院校输送学生7万多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者10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者近5000多人、获得学士学位者近3万人,创造了陇上状元县的奇迹,形成了经济穷县与教育强县集于一身的会宁教育现象。尤为重要的是,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20多万名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究其原因,开始总结成为“三苦精神”:家长苦供、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后又总结成为“五苦精神”: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亲友苦帮,最后总结成为“三苦两乐”精神: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领导苦抓”体现着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明确认识。会宁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会宁各级党政领导历来十分重视教育。改革开放后,会宁历届县委、县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决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当中;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优先考虑教育的发展,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对教育的投入,在落实干部职工的优惠政策时,优先考虑到教育和教育工作者;实际工作中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家长苦供”体现了对尊师重教的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对现代文明不懈追求。会宁地处偏僻,经济十分落后,但儒家文化的底蕴却十分深厚,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一直是世世代代老百姓喻人理家的规范,“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始终是普通家庭及其成员推崇的人生信条。各个社会阶层对教育情有独钟,对读书的追求始终不渝,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会宁广大城乡的学生们谈论最多的,不是谁的父母官大钱多,而是哪个学校教风好、学风好、校风好,哪个学生的学习好;教师谈论最多的,不是哪个学校创收多少,而是哪个教师的教学成绩好,哪个教师有忘我的工作精神;社会上人们的谈论话题,并非谁家的物质条件如何,最大的羡慕是谁家的孩子品学兼优,谁家出了几个大学生、有几个硕士、博士。对别人的羡慕就是自己的向往和追求,追求又进一步促成了竞争。这种竞争是一种促使教育发展的催化剂。“社会苦帮”体现了全社会和谐互助,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人文精神。会宁教育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善行义举,支撑这种善行义举的思想动力,是以和谐互助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在会宁,人人都把孩子上学读书当作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来对待。有的考上大学了,家里供不起,亲戚、朋友、邻居,别的忙可以不帮,但这个忙都愿意帮。各级领导、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师生、学生家长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办教育,这种环境,这种精神,是会宁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这也正是会宁教育模式、会宁教育现象、会宁教育精神之所在。在外地工作的会宁籍有识之士牵线搭桥、捐资捐物、兴学重教、反哺家乡,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慷慨解囊,为会宁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教师乐教”体现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会宁的教师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他们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项事业,反复探索,乐在其中,形成了求真创新、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门科学,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严谨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门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教学有规、教无定法、广采百家、自成一格”的科学方法。广大教师加强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多层次的教研活动,走出去,请进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热爱教育,乐于教学,主动适应和跟进教育转型,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学生乐学”体现了会宁学子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精神风貌。会宁的学生深知生活的艰辛,十分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良好的教育土壤、父辈的言传身教、社会的熏陶感染和学校的长期培养使敏而好学、奋发进取、积极向上成为会宁学生与生俱来的先天品质和后天形成的普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会宁的学生就这样一个接一个、一茬接一茬,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摘自《白银市志》第1000页,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