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形式改革
1952年,私塾被全面取缔。50年代后期,会宁小学开始招一年级预备班。1958年秋,在头寨关川三百户创办“会宁县农业学校”,师生半天上课,半天参加农场生产劳动。草滩、党岘、大沟等民办农业中学也是半天上课,半天参加农场生产劳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公办学校由县政府出资兴办,民办学校由乡镇或村民联合兴办,其性质并非私人办学,而是集体办学。1968年后提出“上小学不出生产队,上初中不出生产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小学增设“戴帽初中”,即七年制学校;初中增设“戴帽高中”;公立中学下放人民公社管理。1976年,全县小学实行全日制,多采用复式教学。1984年,有些农村小学仍附设预备班。1994年后,全县大部分学校实行单式教学。也有一些偏远山区学校仍实行复式教学。办学形式有:以单式教学为主的学校、以复式教学为主的学校和单、复式混合教学的学校。另外,根据学龄前儿童上学的需要,小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附设学前班,学前班一般为一年教育。20世纪90年代起,全县所有小学一律实行全日制。中学办学形式,有独立高中,即高级中学;有完全中学,即高、初中合为一校;有独立初中;有九年制学校,即初中、小学合为一校。职业高中有郭城农业中学,内设短班、长班和三年制班等。县职教中心采取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与长班教学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升学教育联合办班等形式开展教学。所有的中学都实行全日制。
会宁民办学校秦陇中学、会州中学等,曾经招收高三补习班;会宁电子学校和现代科技学校(即原会宁机电学校),招收初中毕业学生,进行职业教育。
教育结构改革
1949年后,经过接管改造旧学校和此后一系列教育改革,会宁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但从50年代后期开始,教育事业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干扰,“文革”中“上小学不出生产队、上初中不出生产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教育结构,致使全县学校总数由1966年的703所增到1977年的1360所,几乎增加了1倍,其中中学由6所增加到122所(包括七、八年制学校),增长了19倍,小学由697所增加到1238所,增长了1倍。中小学教师由1966年的1307人增加到3712人,至1980年,全县4436名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45人,专科毕业94人,中师毕业772人,高中毕业2008人,初中及初中以下1517人;在963名中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只有135人,占14%,有86%的中学教师不合格。由于过急过快地发展中等教育,把大批小学骨干教师调入中学,致使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下降,在3473名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中师学历的只有438人,还不到13%。加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1522人,勉强占到57%,有43%的小学专任教师不合格。由于盲目创办学校和教育结构的畸形发展,完全超越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承载可能,教育与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使原本不足的教育经费更加捉襟见肘,不敷支用,虽然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逐年有所增加,但除去教职工工资外,公用部分非但没有增加,而且还在减少。许多学校设施简陋,校舍失修,桌凳短缺。全县大约有4万多学生没有课桌凳,坐着泥台子上课。郭城公社沙梁生产队三年制小学有20多个学生,全挤在一间宽不过3米、长不足4米的房间里,没有一张桌凳,学生上课时席地而坐,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教育质量。
1980年3月,县文教局组织调查组深入全县各类学校调查,很快将全县普及教育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向县政府汇报。经反复讨论研究后提出“适当压缩充实高中,合理调整初中,积极普及提高小学”的教育结构调整方针。
适当压缩充实高中。适当压缩高中的数量和规模,相对集中师资力量,充实高中,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在压缩高中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升学愿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基本稳定班额和在校学生数的前提下,相对集中了学校。1980年下半年,首先将汉岔、郭城、中川、党岘4所高中保留建制,停止招收高一新生,并在会宁一中、会宁二中、河畔中学增加班次,扩大招生,消化那些停办高中的招生任务,不致因停办高中而影响这些地区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同时把停办高中的富余人员适当调整,充实到保留的高中。相对集中了人力、财力、物力,有利于加强力量办好高中。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84年全县共有普通高中6所(会宁一中、会宁二中、河畔、头寨、大沟、太平),共62个班,同1977年的14所普通高中的78个班相比,减少了8所高中16个班,达到预期目的。
合理调整初中。1980年全县有初中(包括七年制和八年制学校)118所。根据会宁经济条件和师资力量,初中明显偏多,且分布很不平衡,有的大队有两所初中,师资匮乏,生源不足,不具备办学条件。针对这种状况,县上采取转、并、停的办法进行调整。从1980年下半年开始,将30个公社所在地的七年制学校转为八年制,加上会宁一中、会宁二中、河畔中学的初中部,可以招收八年级(即初三)学生85个班,4600多人。各社队也将一些七年制学校转为八年制。对这些学校的毕业生,也和计划内转了的八年制学校的学生一样对待,发给初中毕业证书,允许报考高中或中专。对一时转不了,但布局合理,地点适中,有一定办学条件的七年制学校,继续保留,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师资力量的加强,这些学校逐步转为八年制学校或独立初中。对布局不合理、设备条件不具备的七年制学校限时撤并,停止招生,县上不再按七年制学校拨给经费和配备师资。1980年3月2日,县文教局局务会议研究决定,将30多所七年制学校撤并,改办为小学。同年秋又将13所七年制学校改为五年制学校。此外,陆续将公社所在地八年制学校的初中部和小学部分开,逐年配备各科专任教师,在一个公社范围内集中力量办好一所独立初中。经过上述努力,使初中教育规模与结构渐趋合理,至1984年,初中由1980年的118所减少到61所,减少了57所。其中独立初中由14所增加到23所,八年制学校由16所增加到20所,七年制校由88所减少到18所,减少了70所。
积极普及提高小学。普及小学五年制教育是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1981年,会宁县6.6万多学龄儿童中有1.68万没有入学,如果不想办法让这些儿童入学,他们就会成为新的文盲。对此,会宁采取一系列普及提高小学教育的措施。在办好县重点小学的同时办好公社中心小学。在领导、师资、经费、设备等方面逐步给予支持。对各大队所在地五年制学校的公民办教师分期分批选送去定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深造。于1982年创办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专门培训小学教师和校长。通过进修培训,提高小学专任教师的合格率,至1984年,3144名小学专任教师中,有中师、高中文化程度的2148人,占68.3%。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大抓学龄儿童的入学巩固工作。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县文教局每年都组织人员了解教育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各公社也大抓当地学龄儿童的巩固工作。争取所有的学龄儿童都能进得来,留得住,真正受完五年小学教育。到1984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80年的74.4%提高到85.1%,毕业率为86.7%,巩固率达96.7%。使全县小学教育迅速向着普及的方向迈进,而且教育质量正逐年提高。
在调整普通教育结构的同时,会宁县还根据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起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80年以来,先后把郭城中学、刘寨中学、甘沟中学、头寨中学改办为农职业中学,并在枝阳中学附设建筑中专班。1987年在红星初中、中川初中试办“三加一”班两个。使全县农职业中学与普通高中数之比为1∶2.13,在校生数之比为1∶3.24。职业技术教育量大面宽,仅靠教育系统一家去办,师资和教学设施都不好解决,按照“按需办班、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的原则,县上鼓励各系统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如农机系统办了县农业机械学校,县职教中心学校办了机电专业高中班,卫生系统创办县卫生学校,农业系统创办县农技培训中心,公交财贸系统还举办会计、保管员、营业员等培训班。1987年,成立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和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简称“职教中心”)。职教委每年初召开一次全体会议,总结上一年度工作,议定本年度全县职业技术教育的宏观管理方案。1989年时有农机、医疗、师资等各类专业培训学校(中心)9所,有教职工一百多人,所开专业12种,已培养两年制以上毕业生2100人,各种短训班结业26744人次,并根据国家教委和省教委的安排,会宁县郭城驿乡和中川乡以郭城农业中学和中川中学为依托,实施“燎原计划”项目。会宁教育逐步形成以普及为基础,以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两翼的多渠道办学模式。1993年,大沟中学、甘沟农中、刘寨农中保留建制,停招高一新生,此后,全县高中保持5所。1994年6月,县教育局作出全县学校改制决定,将小学五年制分流为四年制初小和六年制小学。各类小学和八年制学校全部改制为六年制和九年制。改制后,全县初中36所,九年制18所,中心小学35所,六年制298所,全部重新命名。1996年,太平中学、头寨中学停招高中新生。1998年建成会宁四中,2004年建成会宁五中,2007年建成实验中学和友好小学,2008年建成会宁高级职业中学,2010年建成桃林中学。2008年,县委、县政府论证出台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五年规划,按照“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工作思路,采取剥、撤、挂、改、建等措施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存量,优化资源配置,各级各类学校数由2003年的643所减少到2015年的383所。通过调整,扩大城市教育资源增量,以教育规模化、集约化推动教育现代化、质量均等化,实现农村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www.daowen.com)
1985年4月,中共会宁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落实普及教育任务和实行学校分级管理的通知》,《通知》决定: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普及教育责任制,实行层层签订责任合同书。一年后,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会宁县委、县人民政府总结一年的实践,又于1986年4月作出《全县中小学校实行分级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全县中小学实行县、乡两级管理,县、乡、村三级办学的管理体制;人事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制度;普通教育经费主要由各级政府负责;普通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后,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教育工作摆到重点的位置,县一级是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主要负责单位,乡是农村办学和管理学校的基本单位;行政村是基层办学单位,县、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和指导行政村办好本村小学。普通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后,县教育局作为县政府管理学校的教育职能部门,把主要精力转到对中小学的宏观管理和教学管理上来,使普及教育管理向多层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实行普及初等教育承包制。在推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过程中,把承包制引入普及初等教育,层层签订责任合同书,实行“四包”,即乡、村、校负责动员学生入学,包入学率;学校配合乡、村包巩固率;乡、村、校共同包普及率;学校负责使学生毕业成绩达到合格标准,包毕业率。这样使普及教育指标到乡,任务到村、校,责任到人。年初确定各项承包指标,年终检查验收。完成规定任务的给予奖励;完不成任务者按合同规定予以处罚。
创设平等竞争格局,启动教育内在活力。创设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平等竞争格局,这种平等竞争格局有6个层次:1.会宁一中、二中、三中3所重点中学在师资、设备和生源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形成一个竞争层次;2.郭城农中、刘寨农中、甘沟农中、头寨农中4所农业中学形成一个竞争层次;3.会师中学、枝阳中学形成一个竞争层次;4.各乡所在地独立初中之间形成一个竞争层次;5.北关小学、东关小学是一个竞争层次;6.乡中心小学之间是一个竞争层次。以上竞争层次的形成,全面启动教育内在活力,推动教育迅速发展。
加强领导,合理评估,使竞争健康发展。制定《会宁县学校工作评估标准》。《评估标准》共9大项,总分1000分。其中办学指导思想占8%,计80分;领导班子占8%,计80分;教师队占8%,计80分;思想政治工作占8%,计80分;行政管理占8%,计80分;教学工作占18%,计180分;体育教学工作占10%,计100分;教育教学效果占22%,计220分;财务后勤工作占10%,计100分。按照《评估标准》对各个学校就可作出量的分析。1988年3月,县上成立督导室,由有丰富教学经验,懂得教育规律,在会宁教育界有较高威望的同志担任专职督学,经常对各学校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1988年上半年,督导检查组对原边乡的部分中小学进行评估,下半年又对会宁一中、三中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向全县通报,推动各校工作。1993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会宁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暂行规定》、《会宁县学校工作检查评估标准》,积极探索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在此期间,各校也结合具体实际相应制订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如《关于上好每一堂课的要求》,《教学工作细则》、《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师生考勤制度》、《学生品德评分规定》、《三好学生评奖办法》、《班主任工作细则》、《教育教学工作奖罚条例》等,对德、能、勤、绩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规定目标任务,建立档案,定期检查评比,年终考核、奖优罚劣。
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学任务观。不能把教学的任务单纯地理解为教书和传授书本知识。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既要熟悉教材更要熟悉学生。教学的任务首先是育人,教书是育人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既要抓学生的认识活动,又要抓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动机,把形成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作为通过教学过程要完成的任务。把研究教材和研究学生、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转变学生观。传统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教师积极施加影响的消极、被动的对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转变这种传统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在教师影响下有权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的积极对象,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启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学生,给学生创造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条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次、分类型进行指导,对好学生重点进行深化、扩展性指导,对中等生给予巩固、提高性指导,对差生则进行鼓励、辅导性帮助,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树立整体观。从施教教材、教学结构、考试方式、课外活动和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等方面实际出发,坚持改革的整体性与配套性相结合。系统地研究中小学各科教材体系和教材结构,从整体上认识教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连续性,在教学中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处理教材的重点、难点,强化每个年级段的基本训练,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以语文教改为突破口,将识字、组词、理意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单调、乏味的传统识字模式。在说话和作文教学中,从一年级就安排了说话课和句式、对话训练,改变了重读写轻听说、听说与读写脱节的做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利用工具书,近、反义词比较,结合句子,做到眼、脑、手并用,把学习知识和培养自学能力结合起来。在考试改革方面,坚持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其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法。从改革注入式、满堂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想学、爱学、会学,通过教与学双边活动,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结合各自特点和教学实际提出搞好教学改革的方针和原则。如“求实、搞活、创新”的改革方针。求实,是指从本校实际出发,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注重“双基”训练,积小改为大改,脚踏实地前进;搞活,是指教得活,学得活,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智力;创新,是指适应教改发展的形势,遵循教育发展一般规律,吸收消化教改经验,使教育教学有新的指导思想、教学结构以及新的教法,达到新的水平。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在“五个转变”中选择运用恰当的教法。“五个转变”是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识智能同步发展,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调动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为使教学改革落在实处,各校又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则。如"四有利"教法改革原则:即有利于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打好牢、宽的知识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有利于学生爱学、会学,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课前既要备好教法,还要备好学法,评课既要评教师的教法,也要评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得如何。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保持积极状态。培养能力坚持以训练为主线,通过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算的能力以及观察、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改革要有利于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知识、智力、能力的辩证发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各科教学质量。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少讲多读(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只抓知识传授,还要调动学生主动地吸收知识,如语文学科的教学,每教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多读几遍,读懂读熟。教师要把泛泛讲、时时问所占用的时间,让出一些交由学生自己支配,去理解,去品尝,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做恰到好处的讲解,画龙点睛。甘沟小学教师姬孝功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对优等生采取优化教学,高标准严要求,对中等生采取强化教学,对差生采取补救教学,使各类学生都有新鲜感。河畔小学教师王崇峰在低段数学教学改革中,运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如10的组成和分解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减法的基础。他采用了“对口令”、“找10的朋友”等游戏方法,使学生能脱口而出:一九10、二八10、三七10……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会宁二中物理教师陈虎岗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介绍了古代科学家伽利略当时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思维轨迹。由于伽利略的推理起点正合学生先入观点,思维起点引起了共鸣。有些学生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对伽利略推理过程进行了辩伪思维,有的同学由于被伽利略思维的独到所吸引而顺其思维脉络思考。这样,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障碍也就比较容易消除,同时也开拓了他们的思路。多读(练)精思,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读、练,并不意味着教师撒手不管,而是在读之前提出问题,在练之中有一定目的,使学生在有效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又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知识,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在小学识字教学阶段,在学生认识了一些汉字之后,培养他们分析汉字、理解字义的能力等。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渗透到教学各环节。有的学校还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把预习课引进课堂,从明确预习要求、加强预习指导、培养预习习惯三个环节入手,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习惯。教师了解每个教法的真谛,教学活动中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学生情况,创出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年龄学生接受能力以及所授内容的特殊性等因素来选择教法。北关小学党支部原书记王克运曾经提出的教改口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广采百家,自成一格”。他在担任县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后,多次到县教师进修学教和乡村中小学讲授教学方法。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广大教师的努力,不少教师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如小学教学方法有:东关小学李秀发的“引读法”,北关小学张兴斌的“三段式教学法”、张维恒的“激情教学法”,张少彤的“渗透法”,刘庆忠的“五步教学法”、张宗礼的“三线并进法”;汉岔小学魏振华的“三十字导读法”、陈耀荣的“说字教学法”;太平小学高振义的“三阶段说话训练法”等。中学教学方法有县教研室马永智的“导读法”,会宁一中李如尧的“系联比较法”、杨渡的“总复习教学法”、刘宏拍的“共振法”、吴建烈的“切片观察法”;会宁二中李森林的“多角度历史教学法”、王彦强的“多课型多元教学法”、赵达人的“两会教学法”、陈虎岗的“情景教学法”、姬玉珊的“结构法”、陈宗英的“设障置疑式教学法”、王金华的“三步式教学法”;枝阳中学王信的“六环节教学法”;教师进修学校王伦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法”等等,这些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