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会宁中小学德育教育成果

会宁中小学德育教育成果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明确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会宁中小学德育教育在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的基础上,着重突出“五爱”教育和国情教育,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1998年3月国家教委发布《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规范了中小学德育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

会宁中小学德育教育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加强。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明确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会宁中小学德育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革命理想、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五讲四美”教育为内容,以“三好”标准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积极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举止。

1988年8月国家教委颁发《小学德育纲要》(试行)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同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小学德育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从青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这一时期,会宁中小学德育教育在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的基础上,着重突出“五爱”教育和国情教育,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第一次对大中小学德育进行整体思考,提出创建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开创新时期学校德育新局面。1998年3月国家教委发布《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规范了中小学德育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就对中小学德育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提出新的要求。1999年8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的历史条件下,会宁中小学德育教育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目标,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4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会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健全德育管理制度,组建德育工作队伍,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拓展德育教育内容,丰富德育教育活动,基本建立了完善的中小学德育教育体系。

德育教育的组织管理 2012年10月,会宁县教育局成立会宁县德育工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县中小学德育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同年,各乡镇校成立德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学校政教(德育处)处、团委、少先大队部、学校自主管理委员会、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设,明确了各部门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在推行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建立“县局主导、校长(主任)主管、部门配合、处室联动、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管理运行机制。(www.daowen.com)

德育教育的队伍建设 德育办配备德育工作人员,全县各中小学选配政教(德育)主任、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主席,建立一支专兼职德育管理队伍。有班主任队伍、教师队伍、家长队伍、校外队伍。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开展德育队伍培训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德育教育的管理制度 2010年,会宁县教育局出台《会宁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11条》,2012年又制定《会宁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包括常规德育、校园文化、团队工作、家长学校、留守儿童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规范及考评标准,为有效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德育教育的创新工作 创新教育内容以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落实《会宁县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意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处世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探究习惯、安全习惯等六大行为习惯,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以高效课堂建设为契机,依据《会宁县高效课堂建设德育工作指导意见》和县教育局《关于构建高效课堂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按照“制度管理为基础,自主管理为核心,文化引领为策略”的实施目标,通过德育课程开设、德育实践活动、社团小组活动、激励评价等活动载体,实施学生德育自主管理,构建符合校情、师情、学情的德育自主管理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学校的主人。2013年制定出台《会宁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达标及示范校创建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和《会宁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指标(试行)》,至2015年底,共创建省级德育示范校13所,市级15所,县级36所。根据《会宁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和《会宁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评估标准》,全面推进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工作。至2015年底共创建市级校园文化示范校13所,县级31所。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通过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室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培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等工作推进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创新活动形式。通过高效课堂建设、行为赏识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典型示范学校建设、各类主题实践活动等途径,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指导,使养成教育贯穿、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方面和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教育活动、“四位一体”(安全演练、经典诵读、运动体操、体育活动)的大课间活动、校园节庆活动(“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兴趣小组活动、学校社团活动等。开展特色校创建活动,主要是德育示范校、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绿色学校创建等。开展红色基地教育活动,利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大墩梁烈士陵园、慢牛坡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长征胜利景园和社会福利院建立社会活动实践基地,在福利院,学生经常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等,让老人感受人间温暖,学生受到尊老爱幼的良好道德教育;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园、参观会师旧址、举办“会师讲演”报告活动,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每年暑假举办“红色、绿色之旅”活动,学校师生与外地高校师生欢聚一堂,举行“模拟长征”、“长征知识问答”、“远离网吧”、“走进农家”等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农村和社会的了解,从小自立自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