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有“庠”、“序”等机构,西周时又有了太学(称“辟雍”“泮宫”)和小学的国学以及地方的乡学。
西汉时期,中国开始形成统一的教育制度。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兴太学以养士”,置五经博士,招收博士弟子员。建立学校系统,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为主要教育内容,规定了选举取士制度。郡国学校的教育内容与中央太学相同,主要是《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学生毕业后,都有升入中央太学的资格。当时会宁属祖厉县,因其处于“丝绸之路”要冲、地理位置特殊,必然受到中原教育文化的深刻影响。
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曹操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500户置学官,祖厉县置儒学官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会宁作为陇西郡辖地,文化教育亦处在不断发展之中。魏明帝二年至嘉平元年(228—249年),凉州等地建立学校,推行教化,其影响远及陇西、会州一带。两晋时期,在中央设有太学,郡国设有学校。十六国时期,“五凉”割据,社会动荡变乱,学制几近废弛,但“五凉”各地崇文兴学之风未易,教育独得存续。北魏提倡经学,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学校制度,州郡学校发达一时。“后魏初,立乡学,郡置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60人。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会州作为陇西郡属地,亦在此列。
隋朝统一中国后,曾特设“国子监”掌管教育,创立科举取士制度,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唐代学制,设府、州学和县学两级,县以下有乡学和市镇学校。
两宋时期,会州地方先后由宋、西夏、金分据,学制实施也多历变革。会宁地方辖属宋朝期间,实行宋朝地方学制,教育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元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汉化教育,地方教育较前有所发展。根据会宁县志“会邑之有庙学也,历汉唐宋明,其间建制沿革,时圮时葺,不可缕述”的记载,汉唐宋元以来,庙学即为会宁地方教育的场所,元朝时会宁是否设立学宫,尚无确切文字记载。但元朝时设“知州一,同知一,吏目一,达鲁花赤一(兼管本州军事),儒学正一,训导三”的记载和明朝初年会宁考中3位进士的事实,都表明了元朝时会宁地方教育的发展。
明代教育,现存资料记载很少,只能从会宁旧志有关学宫、“儒学教谕”和“训导”等记载中窥其一斑。“学校之制,由来久矣。明始诏天下府州县皆立孔庙而附学宫,于其中设学官以主其事,凡科岁试所取文武生员皆归学官教授而训导之。复于各府州县设立书院,以教育未成之诸生,且不开捐纳,士子咸由学校出身。故一代文风称盛”(《会宁旧志集注》第356页)。会宁的学宫始建于明洪武六年,会宁知县郁斌在县城西地规划,继任知县刘缙建成,正统十三年重修。万历六年,知县高拱辰再次修建,“中为大成殿,后为明伦堂,两序为博文、约礼斋。东为启圣祠,内有敬一亭。西为儒学署,东为祭器库。庙前为月台,东西庑为先贤祠。中为戟门,左右为角门;东为名宦祠,西为乡贤祠。又前为棂星门,为泮池,为大成坊,前有屏壁。东为礼门,西为义路。又东为儒学门,有号舍,有射圃,有宰牲所。斋宿有署,退省有廨,会馔有室,储廪有庾“(《会宁旧志集注》第54页)。另外,自明正统至崇祯年间,共有刘传等17人在会宁担任儒学教谕一职,有宋杰等21人担任训导一职。明朝会宁有曹铭、张勋、栗在庭3人考中进士,有22人考中举人(其中1人为武举人),有贡生121名。
清代沿用明制,其于学宫、书院未尝稍易,而于八旗另设教习,俾宗戚子弟莫不受学。顺治九年题准《训士卧碑》置于明伦堂之左晓示生员:
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设学院、学道、学宫以教之,各衙门官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备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所有条教,开列于后。
——生员之家,父母贤智者,子当受教;父母愚鲁或有非为者,子既读书明理,当再三恳告,使父母不陷于危亡;
——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书、记所载忠、清事迹务须互相讲究,凡利国家爱民之事更宜留心;
——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术邪刻,读书必无成就,为官必取祸患。行害人之事者适以自杀其身,常宜思省;
——生员不可干求官长,交结势要,希图进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生员当爱身忍性。凡有司衙门不可轻入;即有切己之事,止须家人代告;不许干与他人词讼,他人亦不许牵连生员作证;
——为学当尊敬先生。若讲说,皆须诚心听受,如有未明,从容再问,毋妄行辩难。为师亦当尽心教训,勿致怠惰;
——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www.daowen.com)
——生员不可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
违者听提调官治罪。
(此题训于嘉庆二十四年四月由会宁知县陈继仁刊于石碑)
清朝时期的教材
清朝又在康熙九年颁布圣训十六条:
敦孝佛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
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恤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警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
诫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
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由上述清朝皇帝的训谕中,可以看出清初时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只是到了后来,“第沿行年久,积弊滋深,学官几若缀旒,惟讲帖括。光绪末叶,新政渐行,士子所学皆非所用,兼之泰西学术输入中国日多,清廷不得不因时顺势,变法维新。于是停科举,立学堂,京师设大学,省会设中学,州县设小学。既有高等、初等之区别,复有正科、预科之异殊。而修业皆有定年,毕业惟凭积分。由小学而升中学,由中学而升大学,由大学而游外洋留学,日见众多。”(《会宁旧志集注》第357页)
清朝规定会宁士子学额,并增建书院和学舍,旧县志有如下记载:“原额廪生缺二十名,增生缺二十名。
原额岁试、科试取入文生各十五名,岁试取入武生十五名。
咸丰年间,因邑应试生童过多,陕甘学政准拨巩昌府学廪生二名、增生二名,又拨入府学文生岁、科试各五名。同治兵燹后,一连十二年未考,岁、科试癸酉年始补行。以前岁、科试,邑取入县学文生一百二十名,拨入府学文生二十名,取入县学武生六十名,考取县学拔贡生一名、府学拔贡生一名。光绪建元后,邑应试文武童生过少,遂将岁、科试拨入府学,文武生各五名取消。十九年,恭逢慈禧皇太后六旬覃恩广额五名。邑科试取入文生二十名。二十九年,恭逢慈禧皇太后七旬覃恩广额五名,邑岁试取入文生二十名。此年以后,遂停岁、科试。“(《会宁旧志集注》第358页)”清朝,会宁先后有17人考中进士,115人考中举人,282人考中贡生。清代,学部选派翰林杨思、进士万宝成留学日本法政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