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正反手击球的教学步骤实用指南

正反手击球的教学步骤实用指南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肘部动作与转体一样可以影响发力的效果,关系到整个击球动作的成败,而初学者恰恰是经常控制不好自己的肘部,总是从后摆球拍开始就让其随意活动。身体转动半径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转体发力的速度及发力的效果,而肘部弯曲与否又对身体转动半径的长短起决定性作用,初学者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正反手击球的教学步骤实用指南

(一)网球底线正反手抽球技术

建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采用开放式站位,因为这种站法在击球后还原的速度会很快,尤其是在大跑动回球后,可以为击下一球争取时间。但在这之前,初学者还是先要学好关闭式站位,当掌握了前后腿的重心转移和身体击球时的平衡能力后,再进行优化。握拍,也没有必要一开始就选择打法凶狠和上旋冲击力很强的西方式握法,可以先从东方式或半西方式学起。西方式握拍更适合有一定网球基础和力量的朋友,初学者可以在掌握了基本击球动作要领、稍微加强一下手臂和手腕力量之后,再慢慢地向西方式转变,否则就会出现像网球肘这样的伤痛。

1.拉拍

整个击球动作共分为两个步骤:拉拍和击球。注意不能再有其他多余的环节出现。在拉拍和击球之间,动作不要停顿,否则会对击球速度有所影响,整个挥拍要轻松流畅。对来球速度与旋转的提前判断至关重要。要学会观察对手击球的声音与挥拍速度,这样可以大致分辨出来球的质量和旋转。拉拍可以把腰部和腿部的力量相结合,再加上重心向前的推力,最后在球拍接触到球之前瞬间爆发出来。

2.击球

正手最佳的击球点位,应在身体外侧三十度左右的地方。不管来球多高多低、多远多近,都要把击球点保持在这个位置。所以对球预判能力和脚下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充分使用脚下移动,来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击球位置。注意不要夹肘,肘部应离身体至少有两个球的距离,拍面与地面夹角不能太小,否则会增加回球的下网概率,所以自己要控制好拍面。高位击球点与肩部平行。

3.随挥动作

随挥动作在整个技术环节中起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如果随挥过短,收得过慢或是没有按照正规的轨道向前送的话,会导致击球无力、缺乏深度,甚至打不到想要击打的区域,所以这个环节要特别留意。在进行正手击球时,当球撞击到拍面后,要用力向前推5个球的距离再出手,这样能使击出去的球增加深度和加大力量。如果想拉小斜线的话,就不用做往前推的动作了,直接快速挥拍,注意挥拍动作完整。因为击球的过程很快,所以要用心去感觉拍面推球的长度。在挥拍完成后,肘部和拍柄应对着正前方,拍子随着击球后的随挥动作一直甩到身体的侧面,与肩平行,而不是在腰部。拍头下垂,低于肘部。此外另一只手在击完球以后不要立即去触球拍,或去阻碍它的自然随挥,而要让整个动作挥到最大,这样击球才会有力量!辅助手还可以在击球时帮助身体掌握好平衡,在整个动作结束后再迅速拖住球拍中部。

注意事项

辅助击球手的肘部和球拍底部正对球场。除了这一点,其他的要领都是相同的。注意打反手时辅助手所承受的力量会很大,主要是帮助持拍手控制击球的方向和随挥的长度。

(二)网球底线上旋球抽球技术

1.准备动作

底线击球的准备:双手自然持拍于体前,非持拍手以拇指、食指、中指辅助持拍,这样能减轻持拍手的负担,对击反手球时的换握也很有帮助;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稍呈内八字,重心落在前脚掌上;膝关节微弯并稍内收,保持弹性(便于起动、变向);上体自然前倾,含胸、收肩,保持一种比较戒备但又很放松的状态,随时准备起动、出击。有一点需要注意,准备击球时双手切勿紧紧抓住拍柄,只要保持球拍不脱手就足够了。另外,在网球底线击球的准备姿势上都不应单单只是摆个静止的姿势,如果不能够将此姿势融入动态的、积极的步法移动及脚步调整当中去,那么这个姿势摆得再好也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引拍动作要领,主要包括6点

在准备动作基础上,与持拍手相异一侧的脚向来球方向迈进半步至一步,并将重心移至持拍手相同一侧的脚上,同时向后转体带动手臂后摆球拍。

(1)后摆幅度:一般来说,若身体侧对球网站立且双臂自然侧平举成180°,那么后摆时持拍手最好不要摆过这个限度。后摆幅度过大会延误前挥击球的时机,球员在不妨碍前挥发力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缩小后摆幅度以节省来回挥动球拍所耗费的时间及体力,力争用最经济的动作击出最富成效的球。

(2)后摆高度:比较理想的高度是持拍手与腰、髋部同高,拍头略高于手并与手保持协调一体,二者在后摆过程中皆不要有大的翻转和扭动,否则将直接影响出球的稳定性。

(3)后摆的时机和速度:几乎每个网球选手都曾遇到过来不及击球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与球员的预测及判断能力、奔跑能力、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有关外,后摆时机和快慢的掌握更是症结的核心。初学网球请记住下面这样一条虽不严密但却百分之百行得通的“公式”:早做后摆,快做后摆——充足的准备——从容的击球。(4)后摆时的拍面:自然向地面倾斜,具体角度视各人习惯而定。

(5)后摆弧线:从准备动作到后摆球拍,持拍手应带动球拍由高至低画一个圆滑的弧线,在此期间手腕不要僵硬地禁锢在一个角度上,小臂放松以带动手腕、拍头顺应此弧线做轻微的弧形摆动。

(6)“转体”是影响发力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转肩及转髋两部分,手臂做弧形的后摆必须是在转体的带动和配合之下,肩与髋中有一个部位没有转过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体,都不利于发力动作的协调,甚至会给发力制造障碍。肘部动作与转体一样可以影响发力的效果,关系到整个击球动作的成败,而初学者恰恰是经常控制不好自己的肘部,总是从后摆球拍开始就让其随意活动。正确的做法是:肘部在后摆过程中时刻都要保持弯曲,保持弹性并收近腰部,不能直臂后摆或让肘部散离身体。身体转动半径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转体发力的速度及发力的效果,而肘部弯曲与否又对身体转动半径的长短起决定性作用,初学者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3.挥拍击球要领,主要包括5点

在后摆动作的基础上,重心由支撑脚移到前脚,同时蹬地、转体并带动手臂自下而上挥拍迎击来球。

(1)“自下而上”:在由后摆至击中来球这一过程中,手及球拍经过自下而上地挥拍轨迹。到达击球点之前拍头是低于击球点的,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上旋”二字,我们的目的是要击中球的后下部,然后依靠自下而上向前上方挥拍的力量将球提拉呈上旋出手;另一个需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持拍手应带动球拍顺着后摆的弧线继续画弧,只不过由“由高至低”转为了“自下而上”,其间不应有脱节及生硬的停顿,特别是后摆转至前挥的“转折”之处,手腕与小臂都不应僵硬、死板地紧紧固定不动,应依然是顺应大弧线做轻微而有弹性的摆动,拍头也就伴有一个自然下落再上提的动作。

(2)击球点的位置:击球点是击一切球的核心所在,球员的跑动、挥拍等一系列努力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都是为了千方百计找好、找准击球点的位置并且在这最关键的一瞬间释放出所有的能量以与来球相抗衡。击上旋球最理想的击球点是在身体侧前方相当于腰部高或略低于腰部的位置上,此时重心已移至前脚,身体也应该已转向出球方向,在此位置和状态下击中球,人体的姿势比较舒展、视野非常开阔,最关键的还是加力过程在此正好达到了巅峰。(www.daowen.com)

谈到击球点,许多初学者在击球时总是感觉击球点离身体太近,球像要撞到身上来似的。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跑位方法不对所造成的。初学者常常有一种认识,即击球点就是击球者应全力以赴奔向前去的那一点,其实不然,其间应该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留给了手臂和球拍。如果击球者预测的击球点比较远,需要奔跑数步才可击到球,那么击球者跑动的目的应是为击中球而取位、站位的点,是双脚最后要“占领”的位置,而不是球与拍相触的击球点。分清了其中的区别,在取位时把击球点“让”出来,击球点离身体太近的现象就会得以改观。

(3)到达击球点时的拍面:击上旋球时,拍面在击球点的位置上是稍向地面倾斜的,如果拍面打开上仰则击出的球可想而知要往天上飞,但若关得太厉害则容易下网,合适的角度需击球者自己去体会和掌握。这里还要注意的是,到达击球点时球拍整体与整个手臂不应成一条直线,而应保持一个近垂直的角度,这样就确保了球拍与球能够在一个打开得最充分的平面上做最充分的接触。

(4)介绍后摆时提到过肘部弯曲的问题,前挥击球时肘部仍要保持弯曲、角度牢固并收近身体,其目的也同样是为了缩短身体转动的半径以便于发力。另外,直臂前挥击球还将对肘关节的安全构成威胁,易诱发网球肘等劳损性伤病。初学者可以分别试一下两种不同的感觉:①直臂挥拍击球;②屈肘并把肘收近身体挥拍击球。

(5)击球的力量源于身体而非手臂,这是网球初学者常常会产生误会的一个问题。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打球是否有劲儿主要靠胳膊,仿佛只有具备一双强壮的臂膀才可以击出重磅的球。其实这是很失偏颇的。实际情况中,手臂的力量虽然重要,但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球拍、对抗来球、协调发力动作而非真正地去发力。由后摆球拍转至前挥击球,在这一过程中屈膝、蹬地和来回转体所产生的身体惯性才是发力的根本,手臂仅仅是在此惯性的带动下去完成控制球拍走向的任务并保证球拍不发生晃动。以后我们还会多次提到这个问题,初学者最终也一定要学会用惯性和速度而不是靠肌肉的绝对紧张或手臂的甩动去加力、去击球,否则打网球将是一件极费力的苦差事,受伤也必定在所难免。

4.随挥动作要领技巧

主要包括3个方面。

“随挥”即随球挥动球拍。到达击球点之后,虽然球与拍面的接触已经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击球过程的结束,转体及自下而上前挥球拍所形成的惯性仍然存在,随挥就是要顺应此惯性并且利用此惯性引导手臂及球拍沿出球方向继续送出,最后在其势末收住球拍、结束击球。尽可能地多送球一程可对出手后的球起到“保护”的作用,可令球飞行得更加平稳。

(1)随挥的高度和幅度:随挥结束时持拍手应与其异侧的耳朵等高,并且身体也应已完全面向出球方向。初学者常常觉得这个高度和幅度比较夸张,也比较费力,其实,若每一次击球都能够尽力达到此标准的话,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发力的能力比原来增强了。因为如果不大面积转肩、转髋的话,随挥是很难达到此幅度的,而转肩和转髋正是转体发力的根本,这是“由表及里”的效应。初学者可以在随挥时有意令持拍手触到自己的耳朵,久而久之就能找着随挥的感觉了。

(2)随挥时后脚勿着急向出球方向迈进,否则会破坏身体的平衡,导致发力失败。

非持拍手在挥拍过程中应起到掌握身体平衡的作用,包括随挥时接住末势的球拍,不要总是令其紧吊在体侧。在这里,我们还要谈一下击落地球时如何控制出球方向,因为它与非持拍手有很大的关系。充分发挥非持拍手的作用是正手击球控制出球方向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如果想打斜线的话,从后摆开始至到达击球点后“送球一程”,非持拍手绝不要随便摆动或吊放在体侧,而应是始终牢牢地指向你所希望打的那条斜线,转体的惯性再大也不要动摇。直线也是如此。如果随挥的时候你的非持拍手还在与那条直线遥相应呼,那么你绝少有可能打出一条令人失望的线路。本质的问题在于非持拍手不仅可以帮助击球者掌握平衡和更顺利地转体发力,同时也可以限制击球时转体的幅度,而对初学者来说,出球的大方向恰好是由转体的角度决定的。如此,反手的出球方向也要由转体角度来控制,打直线时,身体转到面向这条直线时就该“制动”了;打斜线时,身体加大转动幅度直到面向这条斜线为止,单双手握拍皆然。还需要强调的是,持拍手前挥送球的目的性也要为初学者所注意,想往什么地方打球,拍面就要往这个方向送,整个人的走向也要朝着这个地方跟进。上述几方面都能贯彻好的话,控制出球方向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3)“眼跟球走”: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打球时击球者的目光应该紧盯飞行当中的球,球出手后也是如此,包括盯牢击球点那一瞬间。初学者经常会遇到挥拍击球却没击到球的尴尬情况,如果能试着“眼跟球走”,不让球有一刻逃离自己的视线,那么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就会明显下降。因为在“盯球”的过程中你的注意力集中到球上了,而初学者往往意识不到应该这样做。

击球过程其实就是加大惯性、爆发惯性、再顺应惯性的过程,击球点是力的爆发点。除到达击球点一瞬间需握紧球拍并保持手腕、肘的固定与强劲外,击球者一定还要注意加力的渐进性,也就是说肌肉的放松与发力都应有弹性和清晰的节奏,手臂不能时时都处在紧张僵硬的状态之下,否则是难以获得足够的挥拍速度和力量去击球的,因为力量都内耗在与本体肌肉相抗衡上了,这是极大的浪费。请记住:任何紧张、痉挛性的或是离心性的动作都将对发力产生相反的作用。

随挥动作结束后,击球者所要做的下一件事是尽快回到底线中点或所判断到的有利于准备下一次击球的位置上,下一次击球准备的开始就意味着上一次击球已经完整地结束了,整个击球动作应力求做得流畅、自如、大方、完整。

正手击上旋球握拍要领。根据不同的习惯,正手击上旋球时采取东方式正手或西方式挥拍法,需要指出的是:击正手上旋球中适合采取大陆式握拍,此种握拍法在击球过程中,特别是在到达击球点的一瞬间为了使拍面能保持稍关(稍向地面倾斜)而击球者必须有一个压肩和旋腕的动作,而经常做这个动作对于腕、肘、肩等关节是有损害的。为避免劳损性受伤,网球初学者从开始就尽量不要选择这种既不舒服又不安全的握拍方式。

(三)平击击球技术

平击击球时拍面与球接触几乎不产生分力,球沿着垂直于拍面的方向飞出。事实上,纯粹的平击是没有的,只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些上旋或下旋。其特点是速度快,着地后反弹较低,易于控制球路,比较适合初学者练习。在底线对拉相持中,如果平击球技术处理得好,不仅可以为进攻创造条件,而且还能直接得分。由于平击球的飞行路线平直而缺少弧线,发力击球时容易下网和出底线,一般击球点在高于球网时才比较适合打平击球。初学者利用简捷挥拍动作,通过身体的“整体”运动,水平“碰击”球即可,动作简单易学,有利于学习者球感的提高和体会网球“整体”击球的感觉,容易打出有一定速度和较稳定的击球,能有效增强学习网球的信心。随着球感和身体整体协调击球能力的提高,逐步掌握拍面、挥拍轨迹、击球点等对球的控制后,就可以学习各种击打旋转球技术了。

平击球的握拍方法多采用东方式握拍或东西方混合握拍法,以腰的扭转带动拉拍,动作放松,手腕控制好拍面,手背与前臂成70°角。充分利用腰回转和腿部力量,整个手臂的挥动要快,用力要集中,击球时手背与前臂成30°角,球拍击球中部直接将球击出。进攻击斜线时,应击球的中右部;进攻击直线时, 应击球的中部为主。

分析与探讨

在网球的各项基本技术中,正手击球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击球方式,根据技术统计分析,一场比赛中使用正手击球的频率占比赛的70%左右。上旋球带有强烈的旋转,前冲力大,弹跳高,跳得远,稳定性高,增加了回击球的距离和难度,造成对手被动和困难,是后场抽击和破上网截击的有力武器。平击球指的是大力平击反弹高球,击出的球几乎没有旋转,而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会产生飘动,被人称为“波动球”,具有极强的攻击力。上旋球与平击球是正手击出的两种不同的球,各有各自的优缺点,

平击球指的是击球时给球施加的摩擦较小,球的飞行线路比较平直,球速较快,过网较低,落地弹跳低,前冲力量大,但同时存在容易下网和出界的缺陷。上旋球给球施加摩擦较多,使球产生强烈旋转,阻力增加,过网较高,落地弹跳较高,不易出界,安全性好,同时存在体力消耗大,低球处理难,球速慢的缺陷。

平击比较容易掌握,网球初学者多采用平击入门。平击球多采用东方式握拍(现在很多职业选手采用半西方偏东方握拍打平击,取两者综合的优势),引拍拍头较平,击球位置在腰部高度,随挥收于肩上。打平击最关键的技术要领就是拍头不要过多降于击球点,胳膊和手腕基本固定锁死,击球点靠前,直线向前挥拍。

网球的击球方法有很多种,比赛过程中瞬息万变,世界顶级运动员都是采用平击结合旋转的打法,根据场上的情况不必采用不同的击球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