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与简单是人们认识问题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人们认识问题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个别到一般的。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应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联想,将复杂问题归结为简单而又基本的问题,,这样可以通过现象抓住本质。
在数学中,复杂与简单是普遍存在的,如一元(式、方程)→多元(式、方程)、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一元对于多元来说是简单,由简单发展到复杂。反之,多元对于一元来说是复杂,却可通过消元、看作参数等归结到简单,其他情况也是如此。也就是说,每一对复杂与简单总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简单可以引申、发展为复杂;复杂处理归结为简单。因此,“以退为进”是处理复杂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从复杂问题退到最原始、最简单,但又不失重要性的地方,对它做一些探索,借以触发解题灵感,找到原问题的突破口,或者通过对问题进行转化、分解将其化为几个简单问题,分而治之,以达到求解原题的目的。
所谓简单化策略,就是当我们面临一道结构复杂、难以入手的题目时,要设法把它转化为一道或几道比较简单、易于解答的新题,以便通过对新题的考察,启迪解题思路,以简驭繁,解出原题。
在解题过程中,实施简单化策略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首先必须明确问题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明,那解题只能是漫无目的的瞎碰乱撞。解决复杂问题应该注意:
(一)寻求中间环节,挖掘隐含条件
某些结构复杂的综合题,就其生成背景而言,大多是由若干比较简单的基本题,经过适当组合抽去中间环节而构成的。因此,从题目的因果关系入手,寻求可能的中间环节和隐含条件,把原题分解成一组相互联系的系列题,是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分类考察讨论(www.daowen.com)
有些数学题的复杂性主要在于它的条件、结论(或问题)包含多种不易识别的可能情形。对于这类问题,选择恰当的分类标准,把原题分解成一组并列的简单题,有助于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从简单情形入手
有些数学题的条件比较抽象、复杂,不太容易入手。这时,不妨简化题中某些已知条件,甚至暂时撇开不顾,先考虑一个简化问题,这种简单化了的问题对解答原题常常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
(四)恰当分解结论
有些问题,解题的主要困难来自结论的抽象概括,难以直接和条件联系起来,这时不妨猜想一下,能否把结论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部分,以便各个击破,解出原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