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工作包括学习国家课程标准、大纲,钻研教学内容,阅读参考资料,选择具体恰当的教学方法,编写课时教学方案等。按照这种工作程序,备课中备什么?
(一)备“思想”,备课中应注意思想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讲解什么内容,联系怎样的生活和生产实际事例,都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数学课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3.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
4.正确的学习目的的教育。
思想教育应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选取可能的材料,从而使思想教育取得实际效果。
(二)备“教材”,掌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
1.熟悉教材
从教材的系统性着手,通晓全部教材,了解教材的整体脉络,了解各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2.分析钻研教材
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剖析,研究教材的思想性,研究数学中运动、发展、转化,由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等观点在教材有关章节中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在概念教学中侧重于观察、抽象、概括、辨析等能力的培养;在定理教学中侧重于归纳、类比、分析、综合等探究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内容较易的侧重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内容较难的则侧重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师在备课中要按照一般和特殊的辩证关系,掌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寻找教材之间的“规律”。人们认识规律总是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数学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也必然反映出人们的这一认识规律。例如,根据三角形的画法可以知道,若一个三角形具有下列性质条件之一:
(1)已知三条边。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
(3)已知两角和它们的夹边。
则此时该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了,从而另外三个元素(边或角)也随之确定。然而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如何?人们首先认识的是直角三角形边角的内在规律: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在掌握它们之后,就可以解直角三角形了。在锐角三角函数推广到任意角三角函数后,那么可进一步导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掌握了任意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内在联系了,就可以解任意三角形了,这是一种纵向联系,但还应注意内容的横向联系。
3.处理教材
(1)紧扣教学目的,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教育学指出,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学习的目的性越明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心理学也认为学习上的自觉性,就是指学生对学习目的和它的社会意义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转化为学生自己需要所产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达到中学数学教学总目的,必须使学生明确每一章节乃至每一节课的目的,离开这一个小的教学目的,大目的就会落空。
教学目的和要求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品德教育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学习应达到何种程度,提出何种水平的要求?
教学目的要明确、具体、恰如其分,太宽则过于笼统而针对性不强,太窄易流于枝节,则易忽略重要内容,太高则不宜实现,太低则不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
(2)突出教学重点,克服学习的复杂性。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特点,教师应联系学生实际,组织教材,确定什么地方该详讲、略讲或不讲,也就是要确定教材的重点。
教材的重点是指在整个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有重要作用的内容,如何确定内容的重要程度呢?
第一,对教材的有关部分,它是不是核心。
第二,它是不是今后学习其他内容的基础,或者是否有广泛的应用。
教师在备课中要突出重点,避免孤立地讲授知识,以利于形成知识系统,同时还要防止只注意系统而不能面面俱到,突出重点,就是要抓住知识的“纲”,做到“纲举目张”。
(三)备“习题”,提高练习的质量(www.daowen.com)
习题是整个教材内容的一部分,习题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如果没有恰当的例题讲解和练习,那么学生就不可能巩固所学知识,也就不能掌握有关的基本技能和进一步培养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和选择例题和练习题,细心安排处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例题的选择和挖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精选例题。例题的选择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通过例题的讲解,明确概念,传授方法,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所选讲的例题应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数学教材课本中,在每一节的概念、定理、公式之后,均配备了一定的例题,教师应认真钻研、深刻理解每个例题的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和实现教学目的。此外,如在教学复习中增加例题,教师应精选,并注意以下几点:
(1)具有目的性。设计例题主要从巩固知识和获取技能两方面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选择例题要目的明确,分层设计组织例题,一般可采用题组形式,围绕目的,层层展开。
(2)具有启发性。通过典型例题的讨论,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条件、解题方法的理解深刻了,不仅能思考问题的本身,而且还可以思考更广泛、更深远的一般性问题。
(3)具有延伸性。为使例题延伸,可通过对例题的挖掘深化,使问题在更大范围内延伸展开。其中,横向延伸主要指对例题的一题多解,纵向延伸主要是指改变例题的条件和结论,采取有层次的“题组式”教学,其优点是思路流畅,脉络清晰,规律性强,也有利于学生推广、归纳、分类,从而提高探索能力。
(4)具有典型性。具有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的例题。研究其典型意义,可“以点代面”,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课堂练习的安排
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得的基础知识,掌握有关的基本技能并趋向熟练。加强练习,不仅要注意练习的机会多,形式多,更重要的是提高练习的质量,讲究练习的效果。精心选择练习题要注意什么呢?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也做了完全一致的论述。为了使练习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在备课中安排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妥善安排,练习及时。课堂练习安排在何时进行,安排多少时间,要根据教学的年级和教学的内容确定。通常情况下是先讲后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是指都要等新知识全部讲完后再一起练习。事实上,若一堂课的新知识可明显地分为几个层次,则练习就可相应地穿插于其中,整节课就分成了几个“回合”,特别是对于低年级更应注意该点。低年级学生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及时练习,动手动口,可避免因教学形式的单调引起大脑皮层的过早抑制,促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思维,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2)事先演算,明确目的。课本上的“练习”是供课堂上使用的,通常情况下比较简单,但不能因此而在备课中轻视它。教师应该事先做好准备,对题目进行精选,明确各道题的目的作用,并尽可能利用这些材料。
(3)例题示范,注意格式。在学生做练习前,教师应用例题作为示范进行讲解,包括如何应用新知识,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解题格式。一般情况下,学生练习时,示范的例题应保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主动对照解决。
(4)弄清概念,辨明是非。练习中常有是非题,目的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证及其比较弄清概念,辨明是非,从而防止以后出错。要高度重视这些是非题的作用,是非题的安排位置,也要视具体内容而定。通常情况下,若是对于概念本身的理解问题,可在讲完新概念后进行;若是应用新知识中会出现的是非问题,则可在一定的基本技能训练后再进行。
(5)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练习应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还要有适当的开放题,当学生的练习分成几段进行时,要注意层次,每一段都应有新的明确的目的,更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简单的练习放在讲完较难的例题之后再进行。虽然看上去这些练习完成得很顺利,但已失去了做此练习原有的意义,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要求。
(6)安排板演,共同评议。适当地安排板演,并由师生共同评议,不仅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得到信息反馈,而且可使学生养成进行研讨的好习惯,并提高思维的批判性。通常来说,应先由学生进行评议,学生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不好的,教师再纠正或补充。
(7)题量适度,难度适中。题量要适度,首先要保证必需的基本题,人人达标。习题难度要适中,布置作业要区别对待,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辅导,对于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切实完成。
3.课外习题的布置和配备
备数学课要认真备习题。教师需要按照对学生的要求,将教材上的全部习题演算一遍,明确各题的要求、解题关键、解题技巧、解题的格式。从而区别哪些习题是主要的,哪些题是次要的,哪些是巩固性的,哪些是创造性的,哪些是单纯性的,哪些是综合性的,哪些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哪些需要提示,哪些可作为教材讲授,对每道题的难度与演算时间要心中有数。
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自编、改编、选编一些题目,一章、一节、一单元后尤其应该如此。
编选数学习题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工作,应考虑如下几点:
(1)正确性。
(2)推证及运算的烦琐程序,不能矫揉造作,故弄玄虚。
通常情况下,编数学题要掌握两条原则:
(1)编几何题时,首先要明确需要多少条件才能确定一个图形的形状与大小。
(2)求几个未知数就需要几个关系式。
(四)备“学生”,知己知彼效果显著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劳动的过程,在吃透教材之后还必须了解调查受教育的对象。
(1)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思想状态、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要因材施教,从而保证教学不脱离实际。
(2)要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做出比较准确的预见,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有哪些困难,做到心中有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