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坝安全监测:裂缝与接缝监测方法

大坝安全监测:裂缝与接缝监测方法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深层裂缝,当缝深不超过20~50m 时,宜采用探坑或竖井检查,必要时埋设测缝计(位移计)进行观测。(二)测缝计观测测缝计适用于长期埋设在水工建筑物或其他混凝土建筑物内或表面,测量结构物伸缩缝或周边缝的开合度(变形)。加装配套附件可组成基岩变位计、表面裂缝计等测量变形的仪器。周边缝的测量,一般采用大量程测缝隙计构成的二向或三向测缝计组。

大坝安全监测:裂缝与接缝监测方法

(一)已建土石坝裂缝观测

(1)对土石坝表面裂缝一般可采用皮尺、钢尺及简易测点等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对2m 以内的浅缝,可用坑槽探法检查裂缝深度、宽度及产状等。

(2)对深层裂缝,当缝深不超过20~50m 时,宜采用探坑或竖井检查,必要时埋设测缝计(位移计)进行观测。

(3)位移计的埋设方法对在建坝与界面位移及深层应变观测相同,对已建坝在探坑或竖井中埋设可采用将锚固板插入裂缝两边土体内的埋设方法。

(二)测缝计观测

测缝计适用于长期埋设在水工建筑物或其他混凝土建筑物内或表面,测量结构物伸缩缝或周边缝的开合度(变形)。加装配套附件可组成基岩变位计、表面裂缝计等测量变形的仪器。

1.结构及工作原理

(1)结构。测缝计由前后端座、保护筒、信号传输电缆传感器等组成,见图2-26。

(2)工作原理。当结构物发生变形时将会引起测缝计的变化,通过前、后端座传递给传感器使其产生位移变化,变化信号经电缆传输至读数装置,即可测出被测结构物的变形量。

2.埋设与安装

图2-26 单向测缝计结构及埋设示意图

测缝计使用场合很广,仪器经加装一些附件可以组成裂缝计、基岩变位计、多点变位计、锚杆计等测量变形的仪器,这些仪器的工作情况及安装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埋设安装方法有所不同。下面主要对埋设在大体积混凝土内测缝计的埋设安装方法作一些简述,其他仪器的埋设安装方法可参照进行。

(1)附件的埋设。首先检查测缝计是否完好,将仪器接上读数仪,用手握住仪器两端,向两头拉或压,看读数仪读数是否正常。当确认测缝计完好后,将保护筒拆下来,准备先安装保护筒。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埋设高程、方位,在设计定位的工作缝一侧模板的内侧上固定安装护管盖,之后将护管及前端座旋在护管盖上。附件安装一定要牢靠,以免混凝土浇捣及拆模时保护筒移位。即可浇捣混凝土。

(2)测缝计的埋设安装。拆模后在工作缝的外侧拧下护管盖,按设计编号将对应的测缝计(已接长电缆并旋上后端座)小心地旋紧在前端座上 (用手旋紧)。调整测缝计的埋设零点。将电缆按设计走向埋设固定好,集中引出。

(3)基岩变位计的埋设安装。首先将测杆连接头焊在锚杆上,将锚杆固结在基岩孔中,按设计编号将对应的测缝计(已接长电缆并旋上后端座、保护筒)经过底座小心地旋紧在连接头上(用手旋紧)。调节固定在底座上的保护筒,调整测缝计的埋设零点。将电缆按设计走向埋设固定好,集中引出。(www.daowen.com)

(4)其他注意事项。测缝计安装定位后应及时测量仪器初值,根据仪器编号和设计编号作好记录并存档,严格保护好仪器的引出电缆。

(三)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观测

混凝土面板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主要构件,面板由趾面与岸坡牢靠连接,面板与趾板之间为周边伸缩缝。周边缝开合度的发展情况,止水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安全运行。

周边缝的测量,一般采用大量程测缝隙计构成的二向或三向测缝计组。图2 27为三向测缝组示意图。

图2-27 三向测缝计结构及埋设示意图

1—万向轴节;2—观测张开和滑移的测缝计;3—观测沉降的测缝计;4—输出电缆;5—趾板上的固定支座;6—支架;7—不锈钢活动铰链;8—三角支架;9—面板上的固定支座;10—调整螺杆;11—固定螺孔;12—测缝计支座;13—趾板;14—面板;15—周边缝

固定在趾板和面板上的测缝隙计钢板之间的距离是以周边缝的结构形式决定的,因此,设计测缝计组的尺寸时,应根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的结构形式确定。

趾板与面板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趾板与面板平面连接 (无台阶);另一种是趾板与面板非平面连接(有台阶),周围趾板均高出面板。若为非平面连接,必须在面板上作一个安装墩。

测缝计组的安装步骤如下:

(1)制备安装基座和预留安装螺孔。

(2)将测缝计的两个固定板分别置于趾板和面板的确定位置,从固定板螺孔中穿出地脚螺杆至趾板和面板内,浇注环氧水泥砂浆固定地脚螺杆,移去固定钢板,待环氧水泥砂浆凝固。

(3)在整好的有插入螺杆的基床面上分别安装上相应的测缝计固定钢板,将其调整于同一平面上,拧紧固定螺帽,安装测缝计,调整可测的量程,检查其电气和技术性能,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4)盖上测缝计保护罩,将传输电缆置于电缆沟内,通至观测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