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富民减负:成就富裕社会的治国要义

富民减负:成就富裕社会的治国要义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惠民主要是两条,一条是富民,一条是减负。圣王的治理抓的是四项,即民众、粮食、丧礼、祭祀。“食”是吃饱饭,也就是让民众富裕起来。周朝的做法突出的是富民,叫“善人是富”,使有德者获得财富。子产是以养育来对待民众,带他们走上富裕的道路。孔子提醒统治者,实行惠民政策,受益的不只是百姓,也包括统治者。民众只有得到实惠,感情上亲近了,才会听从安排。富民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富民减负:成就富裕社会的治国要义

经济上,孔子主张以惠民为本。

子张请教老师怎样才能做合格的从政者。孔子的回答是“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尧曰》)尊崇五种美好,去除四种恶劣,就可以把政务做好。“五美”的第一条叫“惠而不费”,就是使民众得到实惠而自己并不耗费。孔子进一步解释道:顺从民众的需要而满足他们,你自己并没有付出财物,就是“惠而不费”。

惠民主要是两条,一条是富民,一条是减负。

这里谈富民。

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卫国,发现这里人力资源丰富,是实现政治抱负的理想之地。学生冉求问,有了这么好的条件,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孔子答:“富之。”使民众富裕。冉求又问,如果民众富起来了,再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孔子答:“教之。”教育他们。(《子路》)

论语》总结历史,这样说:“所重:民、食、丧、祭。”圣王的治理抓的是四项,即民众、粮食、丧礼、祭祀。“食”是吃饱饭,也就是让民众富裕起来。周朝的做法突出的是富民,叫“善人是富”,使有德者获得财富。(《尧曰》)

这方面《论语》中提的最多的实践者是子产。他是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大夫,上台第一个年头,大家编歌谣说:这个子产呀,夺取我的衣帽藏起来,夺取我的田地重安排,谁去杀子产,我在后面跟上来!到了他执政的第三年,歌谣的词句变成:我家有子弟,子产来教诲。我家有田土,子产来增产。要是子产死,谁能接他班?(《左传·襄公三十年》)恶人变成了好人,就是因为他的施政使民众富裕起来。(www.daowen.com)

(汉画像石)殷实人家

有人问孔子,子产是什么样的人?孔子答:“惠人也。”(《宪问》)好人啊,给民众带来了实惠。他这样评价子产,说子产有四种行为符合君子之道,其中一种是“其养民也惠”(《公冶长》)。子产是以养育来对待民众,带他们走上富裕的道路。

孔子提醒统治者,实行惠民政策,受益的不只是百姓,也包括统治者。他说:“惠则足以使人。”(《阳货》)恩惠足以使人效力。

民众只有得到实惠,感情上亲近了,才会听从安排。唐太宗李世民曾对公卿们说:从前大禹凿山治水,那么苦重的劳役,百姓没有不满言论,是因为他的作为事关民众福祉;秦始皇营造宫室,招致百姓怨恨反叛,是因为他损人利己。刘向这样记载大禹的话:不给民众吃食,我就不能使用他们,不给民众造福,我就不能让他们出力。(《说苑卷一·君道》)

惠民也叫恩德。治政者谋民生,为民众带来恩惠,民众会念他的好,不仅这辈子念,后世几代人都拥护他,这就叫恩德。唐太宗时,一个叫马周的官员上书论政,谈到历史教训,说汉朝能够延续400年,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良以恩结人心,人不能忘故也”。而汉朝之后的王朝,时间长的不过60年,短的只有20多年,原因是“皆无恩于人,本根不固故也”。(《资治通鉴》卷195)汉朝能够做到以恩惠聚拢人心,百姓不能忘怀。而其他王朝对人民没有恩德,基础不牢靠,一冲就垮。

富民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