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刻)伊尹
依靠榜样其实是依靠人才。这就意味着,教化和正名乃至由此构成的德治,最后都要落实到人才上。
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答:了解人。樊迟不明白,孔子解释道:选拔正直的人,让他们处于心术不正的人之上,可以使这些人改变初衷。樊迟还是不明白,见到子夏后请教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老师的话意义太深了。舜治理天下,海选人才,挑出皋陶,不走正路的人便躲得远远的;汤治理天下,海选人才,挑出伊尹,不走正路的人便躲得远远的。(《颜渊》)
德治,有德之人的治理。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人在人才问题上始终坚持把品德置于优先地位。(www.daowen.com)
春秋末期,晋国的执政大夫智瑶贪婪无义,最后被韩、魏、赵三家灭亡。司马光评论道:智瑶之所以灭亡,原因在于才能胜过德行。才与德是不同的两种东西,聪慧、明察、坚强、果毅属于才,正派、耿直、中道、平和属于德。才,是德的资用;德,是才的统帅。(“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那里的竹子,是天下刚劲之物,然而不进行矫正,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硬的东西。棠那个地方出产的金属,是天下的坚利之物,然而不经过熔炼铸造,不进行磨砺,就不能击破强硬的东西。故而才德兼备者称为“圣人”;才德皆无者称为“愚人”;德超过才者称为“君子”;才超过德者称为“小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是挑选人才,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与其安排小人,不如使用愚人。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君子把才干用到行善上,小人把才干用到作恶上。有才干而抱行善之心,便能处处做善事;有才干而怀作恶之意,便可无恶不作。愚人就是想作恶,由于智力和气力都短缺,好像小狗扑人,人人都能制服它。小人就不同了,其智力足以完成他的奸诈,其勇气足以实现他的残暴,小人的才干就是恶虎生出的翅膀,危害难道不大吗!(《资治通鉴》卷1)
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景公见到楚国俘虏钟仪,便叫过问话。先问他祖上官职,回答是乐官。又问他是否会乐器?回答说:我祖祖辈辈都是干这个的,我不敢再从事别的职业。景公命令钟仪弹琴,他弹奏的都是楚国乐曲。随后景公问他楚共王的情况,他说这样的事不是自己可以知道的。景公一再追问,钟仪才说,共王当太子的时候,上午由婴齐授课,下午授课的是子侧,就知道这么多。景公把谈话的内容说给大夫范文子听。范文子说,钟仪真是君子呀!他把自己的职业与祖上官职相联系,说明他不忘本;弹奏的曲子是楚乐,说明他不忘旧;谈到他的君主,讲的是幼年的事,与当下大局无关,说明他不忘国,这样的人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于是,晋景公给钟仪备了一份厚礼,送他回楚国去办理两国和解的事情。(《左传·成公九年》)钟仪为什么被敌国选中,担当和平使者?不是因为他琴弹得好,而是因为他品德高尚,用着放心。
这说的是办事,用在治理上也一样。人选对了,政治就清明了,好人好政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