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的两个基本方面教化和正名,若要归结到一个事物上面,就是榜样。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跟孔子讨论治政问题,问:假如我通过杀掉那些不讲道义的家伙来端正社会风气,您认为如何?孔子回答说:您治理国家,为什么一定要用杀人的办法呢?您有心为善,百姓就会跟着做好事。执政者的言行举止就像是风,老百姓的表现就像是草,风吹过来,草一定顺着倒下去。这是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示范来引导民众走正路。
类似的事情还有这一件。鲁国闹盗贼,季康子找到孔子,请教对付盗贼的办法。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如果您自己不贪图钱财,即使奖赏盗窃行为,也没人去当盗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明刻)周文王
商朝末年,虞国人和芮国人因为地界发生矛盾,双方争执不下,便派使者到周国请君主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裁决。两国使者进入周国疆界,见到人们相互推让,一问,原来是因为士大夫的职位。进入周国都城的城墙,又见到士大夫们相互推让,一问,原来是因为公卿的职位。两国使者互相看看,说:这里的百姓相互推让士大夫职位,这里的士大夫相互推让公卿职位,那么这里的君主也一定会与其他国家推让土地了。就这样,他们还没有见到姬昌,已经就土地争端开始让步,重新划定地界,然后返回了各自国家。(www.daowen.com)
对于这件事,孔子这样说:周文王的治国之道太伟大了!简直不可超越。用不着亲自行动就可以使事物发生改变,用不着做什么便大功告成,用自己的恭敬、谨慎和谦让来影响虞国和芮国,使它们自己化解争端。《尚书·康诰》中说的“要遵从文王的扬善抑恶”,讲的就是这件事。(《孔子集语·卷六·主德》)
对于榜样的示范效应,孔子说过一句非常通俗但又千真万确的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官员自己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民众也会自觉跟着走;官员行为不端正,即便喊破了嗓子也没人听。
这个道理连老太太都懂。南北朝北魏孝明帝时,房景伯担任东清河郡太守。贝丘有一个妇人控诉自己儿子不孝,房景伯告诉了母亲崔氏。崔氏道:我听说闻名不如见面,山民不懂得礼义,哪里值得深加责难呢!于是找来这个妇人,同她对坐进食,吩咐这个妇人的儿子侍立堂下,让他观看房景伯如何侍奉母亲吃饭。不到10天,这个儿子知错了,请求回去。崔氏眼毒,看出他只是面子上觉得惭愧,还没能触及灵魂,让他继续实习。又过了20多天,这个儿子叩头要求回去,头都磕破了,他母亲也流着泪水乞求回家,这才放他们离去。后来这个儿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孝子。(《资治通鉴》卷151)
程颐认为,治国之道从根本上说其实并不复杂,“惟是格君心之非”。格,纠正。只不过是纠正君主心中的错误罢了。为什么?因为君主是最高统治者,他的心摆正了,朝廷(政府)的风气也就随之端正了;朝廷风气端正了,下面官吏的作风也就随之改变了;官吏的作风改变了;社会风气也就随之转好了。(《近思录·治国平天下之道》)
为政千头万绪,要害其实就两个字:正己。“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确实能够端正自身,从政又有什么?做不到端正自身,怎么去治理别人?“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你自身端正了,谁还敢不端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