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道德规范而言,快乐是诗,是音乐,是浪漫,具有美化的功能,使人乐于去做,自觉去做,甚至自由地去做。
东汉光武帝时,伏波将军马援从交趾返回,孟冀迎接慰劳他。时值匈奴、乌桓侵扰北部边疆,马援打算请求朝廷允许他率军北征,对孟冀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男子汉只应当战死疆场,用马皮裹着尸体送回家乡安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女人手中!孟冀应道:立志做烈士的人就应该这样。
武陵蛮人反叛,马援请求出征,光武帝刘秀怜惜他年迈,没有同意。马援说他还能够披甲上马。光武帝让他试一试。马援上马,跨在鞍上回视,表示仍可征战。光武帝笑着说:好一位精神矍铄的老翁啊!于是命他挂帅出征。马援对友人杜愔说:我深受皇上知遇之恩,然而年事已高,去日无多,时常担心不能死于国事。今天终于遂愿。这下我甘心了,可以闭上眼睛死了。(《资治通鉴》卷43,44)
这是忠勇。马援的行为不仅让人敬佩,看上去也很美。
唐朝肃宗时,朝廷册封回纥可汗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并把肃宗的小女儿宁国公主嫁给他为妻。肃宗亲自把公主送到咸阳,公主告辞说:“国家事重,死且无恨。”为了国家,死而无怨。肃宗伤怀,落泪而归。(《资治通鉴》卷220)
这是奉献。有伤怀,但更多的是悲壮。(www.daowen.com)
嵇康是魏晋名士,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之所以称贤,一个原因是不同流俗,活得硬朗,七贤中尤以嵇康为最。他身高七尺八寸,风姿秀美。山涛这样评论他:为人如同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醉态就像高大的玉山将要倾倒。嵇康因遭诬陷被司马昭处死,走向刑场时,神态自若,跟去朋友家串门没什么两样。行刑前,想弹奏一曲。送上琴,嵇康手抚琴弦,奏的是《广陵散》,琴声依旧那样纯净,将天地荡涤得一尘不染。曲终,嵇康说:当初袁孝尼想学这支曲子,我吝惜固执,不肯传他,如今《广陵散》要失传了!就这样,嵇康以一首绝唱送走了自己的生命,仿佛一部大戏的最后谢幕。(《世说新语·雅量》)
这是大度。心中装得下整个宇宙,虽然是赴难,却不见哀伤,静得像一潭秋水。
上战场、和亲远嫁、赴刑场都是让人心情沉重的事,但这三位却坦然得很,轻松自如,无怨无悔,这里有快乐的作用。不是说事情让人快乐,而是说他们的表现透着乐观。
勇敢、献身、大度在乐观的人生态度支撑下,增添了美的光华,同时也提高了自主的程度,这就是快乐在道德和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