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仁者之乐:成人之道-论语导读》

《仁者之乐:成人之道-论语导读》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就是这么认为的。无论在人品道德上,还是在学问能力上,颜回都是第一流的。子张向孔子请教从政问题,谈到“欲而不贪”,子张不能理解。孔子答是古代贤者。这就是仁者之乐,他们的快乐用在践行蕴含着道义的志向上面。

《仁者之乐:成人之道-论语导读》

东晋时,庾亮前去拜访周(yǐ),周问:什么高兴事让你忽然胖起来了?庾亮反问:什么忧伤事让你忽然瘦下去了?周答:我没有什么可忧伤的,只是清静淡泊之志一天天增加,污浊的思虑一天天减少罢了。(《世说新语·言语》)用《近思录》的话说就是:人能够克制自己,就会心胸开阔,对上不愧天,对下不愧人,其中的快乐可想而知。(“改过迁善,克己复礼”)

这其实是个价值观问题,快乐取决于你对生活的理解。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就是这么认为的。他说:“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幸福和不幸并不是来自我们的生活本身,而是来自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见奥尔罕·帕慕克2008年5月2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演)一般情况下,生活都差不多,区别只在于你怎么看。

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是颜回,后世尊他为“复圣”,圣人孔子的复制。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一般人都无法忍受清贫的忧愁,颜回却始终不改变他的快乐。贤德就在颜回身上啊!

对于这件事,道家也赞不绝口。《庄子·让王》中这样描述:那天孔子叫过颜回,问:你又穷又没有地位,为什么不出去做官呢?颜回答:我不愿意做官。我在城郭外有50亩田地,打的粮食足够我喝上稠米粥;在城郭里还有10亩地,产的桑麻完全可以供给我做衣服。平时弹琴自娱,从夫子您那里学到的道理足可以使我自得其乐。所以我不想做官。孔子高兴地说:你的想法太对了!我曾经听说,知足者不以追逐利益而烦劳自己,自得者不以个人损失而忧惧,有德者不以没有地位而惭愧。我诵读这些话已经很久了,今天在你身上得到了体现,这是我的一大收获呀。

道家对儒家多有抨击,怎么瞧怎么别扭,但在这件事上两家合流,同声盛赞颜回。就是说,颜回的价值观不光是儒家的,一定程度上道家也能接受。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子张》),他办学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治理天下的英才,所以他希望学生们能够走上仕途。无论在人品道德上,还是在学问能力上,颜回都是第一流的。只要他乐意,进入官场并不困难,同学中许多不如他的人早就当上官了。“贫而无怨难”(《 宪问》),但他不,心里非常坦然,非常平衡,快乐得很,不因为别的,全在于他的把独立自主人格置于人生首位的价值追求。

(清刻)颜回(www.daowen.com)

不是说不能做官,当然可以做,但要看这个官怎么做。子张向孔子请教从政问题,谈到“欲而不贪”,子张不能理解。孔子说:你的欲求是什么,不就是实施仁爱的志向吗?“欲仁得仁,又焉贪?”(《尧曰》)做官给了你实施仁爱的机会,使你得以为民众办事,你应该满足了,还有什么可以贪求的呢?

类似的语句,《论语》中还有一处,说的是伯夷、叔齐,他们饿死在大山里。子贡问这两人怎么样?孔子答是古代贤者。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述而》)追求仁爱而得到了仁爱,还有什么可以怨恨的呢?

这就是仁者之乐,他们的快乐用在践行蕴含着道义的志向上面。

孔子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礼乐调节的快乐为乐,以称道别人优点的快乐为乐,以结交贤良朋友的快乐为乐,是有益的快乐。以骄傲自满的快乐为乐,以纵情游玩的快乐为乐,以饮宴欢聚的快乐为乐,是有害的快乐。

有益的快乐,快乐用对了地方;有害的快乐,快乐用错了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