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人之道:用他人为镜,自省并检查行为

成人之道:用他人为镜,自省并检查行为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省察是个人治理,同样需要样板,于是他人便承担起这个角色,用以比对自己。不同的是,他人作为标杆,不光是好榜样,也是坏榜样。这样,自省便增加了一个他人要素,是主体自身在他人的比对下从良心出发以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检查自己的行为。楚国大夫们怒火中烧,要求国君楚庄王下令反击。晋国人知道了这件事,说:楚国君臣争着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楚庄王还降低身份向群臣表示自责。

李世民的三面镜子中,有一面是别人,所谓“以人为镜”,其实是从孔子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那里演化出来的。看见德行出众的人,应该向他看齐;看到德行有亏的人,应该反省自己是否犯有同类毛病。更通俗的是那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在自省中他人是老师。

这样看,反省并不是自我封闭式的,不能只是从自己到自己,还需要打开门把他人接进来。孔子特别重视样板的作用,譬如治政,官员是作为民众的榜样出场的,通过他的示范功效实现治理。省察是个人治理,同样需要样板,于是他人便承担起这个角色,用以比对自己。不同的是,他人作为标杆,不光是好榜样,也是坏榜样。好的要学习,坏的要警觉。这样,自省便增加了一个他人要素,是主体自身在他人的比对下从良心出发以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检查自己的行为。

春秋时期,孟简子担任魏国的国相,立有兼并卫国的大功,后来因罪出走,逃到东边的齐国,齐国的国相管仲前去迎接。管仲见他轻车简从,好奇地问:老兄您家里从前有多少门客?孟简子伸出三根指头:3000多。又问:如今有多少人追随您而来?孟简子伸出的还是三根指头:3个人。接着问:他们是什么人?答:其中一个人死了父亲,无力安葬,我替他埋葬了;另一个人死了母亲,没钱办丧事,我替他尽了孝;再有一个人的哥哥被关进监狱,我把他救了出来。这样才有3个人随我一起来到这里。

管仲登上马车,叹息道:唉!看来我定然要走上穷途末路了。我没有做到像春风那样给人以温暖,也没有做到像夏雨那样给人以雨露,我定然要走上穷途末路了,唉。(《说苑卷五·贵德》)

他人是个很大的范畴,祖先也包括在内。

春秋时期,晋国攻打楚国,向前推进90里地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楚国大夫们怒火中烧,要求国君楚庄王下令反击。楚庄王摇摇头,说:先国君在位的时候,晋国没有进攻我们,轮到我做国君,晋国却攻打楚国,这是我的罪过呀,怎么能让你们来为我承担羞辱呢?大夫们见国君这样讲,也说:先国君在位的时候,晋国没有进攻我们,轮到我们这一辈管事,晋国却攻打楚国,这是我们臣子的罪过呀,请大王下令反击!楚庄王难过得垂下头,眼泪沾湿了衣襟,起身向大夫们行跪拜礼,以表内疚。晋国人知道了这件事,说:楚国君臣争着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楚庄王还降低身份向群臣表示自责。楚国如今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咱们不能再打下去了。于是连夜撤兵回国。(www.daowen.com)

孔子听到后说:楚庄王称霸天下,有他的道理啊!以一句自责的话而退敌,保障了国家安全,称霸天下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孔子集语·卷六·主德》)

司马牛

用老话说,自省属于思想斗争,基本上是一种自我否定,“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专门检查做得不够的地方。由于是自我否定,保质保量地开展内省便是件很难的事情。孔子曾经叹息道:“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算了吧,我还没有见过发现了自己的过错而能够跟自己坚决作斗争的人。

尽管难,也一定要去做。这不光关系到个人成长,也关系到良心安宁。“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学生司马牛请教什么是君子,孔子答:君子没有忧虑,没有畏惧。司马牛问:没有忧虑、没有畏惧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吧?孔子说:通过反省而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忧虑、可畏惧的呢?

自省给好人以平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