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人之道:论语导读》勇者何以不惧-孔子强调义务的重要性

《成人之道:论语导读》勇者何以不惧-孔子强调义务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的意思是,勇敢必须以义为前提。这也为我们解读勇者何以不惧提供了启示。勇敢的人之所以无所畏惧,是因为有义打底子。不料被一口回绝。白公拔出利剑,架在熊宜僚脖子上,他面不改色。西晋时,凉州守军听说晋王室遭到匈奴人建立的刘氏汉国的围困,派将领韩璞率军前往援救。军队行至南安,被多支羌人部族截断去路,双方相持一百多天。一支汉军冲入敌阵,拔掉赵军的旗帜,士兵大为惊恐,以为己方的将军被捉住了,便纷纷逃跑。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这里的君子指地位高的人,小人指地位低的人。子路问:地位高的人推崇勇敢吗?孔子说:地位高的人把义放在上位,地位高的人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作乱,地位低的人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为盗。孔子的意思是,勇敢必须以义为前提。

这也为我们解读勇者何以不惧提供了启示。勇敢的人之所以无所畏惧,是因为有义打底子。有恃才能无恐,依凭义便可理直气壮,也就没有什么可惧怕的了。

义是做人应该做的事。有人问孔子,子路与冉求如果做下属是否会遵从上级命令,孔子答:要是上级去谋杀父亲君主,他们会站出来抗命。(《先进》)这就是义。

韩信
(清)上官周 绘

春秋时期,楚国有位大贵族白公,野心膨胀,打算篡位夺权,对家臣石乞说只要有500名精兵就可以成事。石乞犯愁,上哪儿弄这许多精兵?白公说:好办,市场南面住着一位勇士叫熊宜僚,他一个人能顶500精兵。他们去见熊宜僚,三人谈得非常投机。白公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邀请熊宜僚入伙。不料被一口回绝。白公拔出利剑,架在熊宜僚脖子上,他面不改色。白公收剑入鞘,说:此人不为利禄所动,不为威武所屈,当然也不会为了讨好谁而去告密,我们放过他吧。说罢带着石乞去了。(《左传·哀公十六年》)

熊宜僚之勇便来自义,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还有仁和智,它们与勇互相渗透,并为三达德,也构成勇的来源。(www.daowen.com)

西晋时,凉州守军听说晋王室遭到匈奴人建立的刘氏汉国的围困,派将领韩璞率军前往援救。军队行至南安,被多支羌人部族截断去路,双方相持一百多天。晋军箭尽粮绝。韩璞把拉车的牛杀了犒劳兵众,流着眼泪大声问道:你们思念父母吗?士兵们齐声回答:思念。思念妻子儿女吗?回答:思念。想活着回家吗?回答:想。最后韩璞问:愿意听从我的号令吗?愿意!应声如雷。于是韩璞擂起战鼓,士兵大喊着冲向敌军。羌人大败,被斩首数千。(《资治通鉴》卷90)

这就是仁的力量,“仁者必有勇”(《宪问》),大爱带来大勇。

楚汉相争时,韩信率领汉军攻打赵国。韩信排开阵势,后面是滔滔河水。赵军远远瞧见,哈哈大笑起来,认定韩信不会用兵。两军交战,汉军败退,逃回驻扎在河边的营垒。赵军压上来,汉军无路可退,双方在河边激战。一支汉军冲入敌阵,拔掉赵军的旗帜,士兵大为惊恐,以为己方的将军被捉住了,便纷纷逃跑。汉军趁势发起进攻,里外夹击,大败赵军,连赵王都做了俘虏。事后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最忌讳背靠河流排兵列阵,您还不让大家吃饱喝足,说打败了赵军再会餐。对您的这种安排我们都不理解,然而最后却打了大胜仗,这是怎么回事?

韩信说:兵法云“困于死地而后生,处于亡地而后存”,我让士兵处于绝地,人人唯有拼死才有活路,所以我们赢了。(《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就是智的力量,大智带来大勇。

勇者何以不惧?就在于他背靠着义、仁、智,也就是天理人道,所以硬气得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