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信天命,主张遵从上天的安排。但这不等于消极被动地坐等一切,恰恰相反,儒家倡导奋发有为的精神,这种精神叫“力命”。力,人为力量;命,命运;力命也就是以人为努力来完成命运。命运与天命不一样,天命是属天的,命运是属人的。“力命”不是抗争——人抗不过命,而是在服从上天前提下的尽心尽力。在命运舞台上,天命是背景,甚至是情节,个人是演员。观众的喝彩或者喝倒彩,不是冲着背景、情节去的,而是冲着演员的表演去的。
由于力命观念的注入,天命便有了使命的意味,成为奋发有为的人生的一大支柱。孔子游说诸侯,在匡地(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遭到围攻,他坦然得很,说:“文王既没(mò),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周文王之后,传播周文化的重任不是由我来承担吗?上天如果打算废弃这种文化,人再挣扎也没用;上天如果希望这种文化延续下去,匡这个地方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谋事的前提在于自强。首先要有一个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我,然后才有谋划的主体和基础,种种设计才能通过努力一步步实现。
孔子就是一个自强的典范。
他的父亲叫孔纥(gē),世系可追溯到商朝时的大贵族微子,他是商朝最后一任帝王纣王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商朝被周武王推翻后,他归顺周朝,被封在宋,做了宋国的开国君主。他的后世子孙中有一位叫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政治斗争失败被杀,儿子跑到鲁国,地位降到士,也就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等级。到孔纥这里,孔家在鲁国已经居住了5代。孔纥身强力壮,臂力超常,因战功被授予大夫职位。不过他这个大夫只是一个小官职,虽然也有一份供吃饭的禄田,但所有权却是公家的,不能传给子孙。所以孔子出身并不高贵,也不是富家子弟,而是一个为生活奔波的士。
孔纥娶孔子母亲的时候,已经66岁了,前面妻子生的男孩身有残疾,这次结婚多半是为了生儿子,所以婚礼办得匆匆忙忙,一些地方也没有完全按照礼制来,结果被人称作“野合”。
孔子3岁的时候,老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离开孔家,到鲁国都城曲阜的阙里定居,开始了艰难的生活。禄田被收走,孤儿寡母只能自食其力,孔子很小就帮助母亲干体力活,过早地承担起养家重任。家境的贫寒并没有压垮孔子,他尽一切可能地去学习文化知识,居然初步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15岁的时候,确立了做学人的职业志向。
(汉画像石)孔子适周问师(www.daowen.com)
孔子17岁那年,劳苦一生的母亲永远离开了他。孔子开始独自闯荡生活。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设宴招待士,孔子前往参加,被一个叫阳虎的人拦住,说季大夫宴请的是士人,不敢宴请您。孔子就是这样遭到别人羞辱的。
由于孔子熟悉礼仪规则,一些人在举办丧葬的时候请他来帮忙,这样孔子就有了一份兼职——“相礼”,也就是担当婚丧祭祀仪式主持人的助手。孔子非常敬业,办丧事在事主家吃饭,由于同情心使然,从来就没吃饱过。这时的孔子已经成家,但并没有因家室之累而放松自学,反而更加努力了。他不仅从书本上学、实践中学,还特别注意向名师学。他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学过弹琴和乐理,向周王室的史官老子、郯子、苌弘等人学过礼。
大约30岁的时候,孔子已经学有所成,名声远播,有人拜他为师。渐渐地,投入门下的人越来越多,孔子索性办起了学校。从前的学校都是国家举办的官学,孔子的学校是个人举办的,是“私学”。就这样,孔子开始了他的教育事业,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天下读书人的老师。(《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卷九·本性解》)
孔子的成功告诉人们,一定要立足于自己,无论祖先如何显赫也靠不住,决定命运和改变命运的最终还是你自己。
这里最常见的是以自己没有力量为理由放弃努力。以孔子的阅历,加上他的教育家身份,“未见力不足者”(《里仁》),他就从来没见过力量不够的人。学生冉求就这么说,孔子答:“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雍也》)要真是力量不够,也是到了最后实在无法坚持时才罢休,而你却是画地为牢。说自己力量不够而放弃努力,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借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