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析《论语》中的欲望与人性

探析《论语》中的欲望与人性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孔子家语》的划分,欲望属于情,“弗学而能”,不用学就会。人类最基本的欲望是生理需要,主要是两个,一为食欲,古人称“饮食”;一为性欲,称“男女”,二者合称“大欲”。这两个欲望之所以被格外关注,是因为它们一个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一个关系到人种的繁衍。一旦被触动,就形成欲望。欲望虽说属于天性,但天性不等于合理性。人欲,属人的欲望。因为欲望的最大特点是不知足,最容易走向贪。

探析《论语》中的欲望与人性

克己复礼的提出有其特殊背景。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乱世,随着周朝王权的式微,各种力量蜂起,个人膨胀,礼制崩塌。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孔子提出复礼,终身都在为回到周礼从而复现周文化的盛景奔走呼号。

但这句话又有着一般意义,是孔子为仁人确立的使命。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追求仁爱的人都要克己复礼。克己是前提,复礼是目的,其实质是维护基本秩序,保持事物的正常运行。克己与复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克己是向内运动,复礼是向外运动。

那么克己克什么?克欲望。朱熹说:“己谓身之私欲也。”(《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六)己是指一己之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欲望。

按照《孔子家语》的划分,欲望属于情(卷七·礼运),“弗学而能”,不用学就会。这就告诉我们,欲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再正常不过了。人类最基本的欲望是生理需要,主要是两个,一为食欲,古人称“饮食”;一为性欲,称“男女”,二者合称“大欲”。《孔子家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卷七·礼运) 大,重大,不可或缺。食欲和性欲是人得以生存的大欲望。这两个欲望之所以被格外关注,是因为它们一个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一个关系到人种的繁衍

那么欲望是如何产生的?朱熹认为是心被触动的产物。心的特点是灵动,最容易被激发。一旦被触动,就形成欲望。被什么触动?被自己的肉体器官触动,被外界触动。饿了想吃饭,冷了想穿衣,吃和穿的欲望来自器官的触动。见到了好东西想占有,见到了权利想追求,占有和追求的欲望来自外物的触动。

欲望虽说属于天性,但天性不等于合理性。朱熹认为,只有满足生存所必需的欲望才是合理的,超出这一界限的过度追求,则是不合理的,所谓“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人欲,属人的欲望。饿了想吃,冷了要穿,是天理;不是为了保持生命,而是出于享乐去追求美食,则是人欲。人欲与欲望不是一回事。欲望包括人欲,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成分,人欲就是不合理的那部分。用孟子的语言叫“淫”,即过分,人欲是过度的欲望。用孔子的语言叫“贪”,孔子要求人们“欲而不贪”(《尧曰》),有欲望但不贪求;人欲是贪婪的欲望。(www.daowen.com)

孔子为什么突出“贪”?因为欲望的最大特点是不知足,最容易走向贪。

东汉末年,刘备攻占蜀地,事业风生水起。丞相主簿司马懿建议曹操趁刘备立足未稳,征讨刘备。曹操没有同意,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人苦于不知足,既得到陇地(今甘肃一带),又把眼睛望着蜀地(今四川)。(《资治通鉴》卷67)此时曹操平定陇地不久,而司马懿主张与刘备争夺蜀地,所以曹操说他得陇望蜀,贪心不足。

曹操
(清)潘锦绘

东晋时有个人叫刘道真,口哨吹得好。有位老太太喜欢听他吹小曲,把家里的小猪杀了给他吃,见他没吃饱,又杀了一只。后来刘道真当了吏部郎,主管官吏选拔,越级提升了一个小吏。这个人很奇怪,母亲告诉了他其中的原委,原来他母亲就是当年给刘道真小猪吃的那个妇人。小吏大喜,去拜见刘道真,这回带的是比猪肉还好吃的牛肉。刘道真厌恶地赶他走,说:去吧,去吧!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再回报你了。(《世说新语·任诞》)

人们常说欲壑难填,壑,大水坑,欲望的深沟填不满。这样下去不行,所以要“克”,由此也就有了“存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二)的著名口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要克的不是一般欲望,而是欲望中的贪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