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对仁的解读很多,其中朱熹的说法很有特色,颇具哲学意味和诗性。他把仁义礼智与自然相交融,分别与阴阳二气、春夏秋冬四季、金木水火土五行、元亨利贞四品一一对应,其中仁属阳、属春、属木、属元。(《朱子性理语类》卷第六)。
说仁与春天相对应,是说它起着生发作用。《朱子性理语类》说:“生底(的)意思是仁。”(卷第六)。赋予生命就是仁。仁爱像春风一样,给沉睡的万物注入活力,催发勃勃生机。代表生命的木就是其形象,所以仁属于木。万物开始发动叫作元,所以仁对应元。生发刚健有力,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倒春寒可以冻坏几片早生的树叶,但冻结不了生命,所以仁爱的性格是阳刚。然而仁爱的运用又表现为阴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仁是既刚且柔的。
以生发注解仁,是把仁爱上升为天理,把人道上升为天道,儒家经典《周易》有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大的德行是赋予生命。
朱熹的这个说法完全可以用在成人上面。仁对成人的意义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朱熹
一个方面是人性。《中庸》说:“仁者,人也。”(第二十章)孟子也说:“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仁是人的天性,是人这个族类的特质,因而仁与人是一回事。这也提示我们,只有把仁爱发挥出来,爱自己同时爱他人、爱物,才是人。仁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实行仁爱的过程同时是成人的过程。这也就是朱熹说的生发,仁爱赋予我们以人格生命。(www.daowen.com)
一个方面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仁这个字很大,融天地人为一体,人字旁表示人,二代表天地。这就指明了人的基本位置:立于天地之间,与世界同在。这个同在主要是“道”的层面上的,天地以生发行天道,人以仁爱行人道。正是仁爱使人站在人的位置上。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用哲学语言可以这样归结,即个人存在取决于仁爱。缺乏仁爱,你的存在就是孤独的、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实行仁爱,关心他人和事物,融入自然和社会,从而把更大的领域并入自己的生活,将爱人惜物与自爱相结合,就是充实和拓展你的存在,爱得越多,你的存在就越大越坚实。
回到题头语录,那句话告诉我们,实行仁爱的责任很重,路途很长,需要走一辈子。这里要说的是,这段路程是一个脚印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而每踏一步都是成人的增长。
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说仁爱是成人的起始,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