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京剧三弦艺术与京胡的协作探讨

京剧三弦艺术与京胡的协作探讨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京剧乐队中,京胡、京二胡两件乐器同属拉弦乐器,且演奏形式基本相同,可谓同工同曲。(一)三弦撮点与京胡弓法的协作京胡的弓法是在各种问题中总结出来的,如强弱变化、旋律结构和内外弦的变换等。在京胡特有演奏风格的确立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二)三弦演奏快节奏旋律与京胡的协作三弦的力度和撮点在拉弦乐对快节奏的旋律进行演奏时也要随之变化。(四)三弦与京胡在其他方面的协作京胡是使用里外两根弦来完成演奏任务的。

京剧三弦艺术与京胡的协作探讨

京剧乐队中,京胡、京二胡两件乐器同属拉弦乐器,且演奏形式基本相同,可谓同工同曲。两者间京胡掌杆,二胡辅助。通常,生、旦、净、丑都可以用京胡来伴奏,京二胡只伴奏旦行(除老旦)和小生行当。下面用京胡代表拉弦乐器来进行阐述。

京胡,为弦乐之首。其任务除了为唱腔、表演伴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掌杆”。伴奏过程中所需的轻、重、缓、急以及锣鼓的入、转、收,皆应明确无误地传达给乐队的其他成员。在京胡的引领下,弦乐其他成员随即应之和之,共达默契,同声共鸣。

(一)三弦撮点与京胡弓法的协作

京胡的弓法是在各种问题中总结出来的,如强弱变化、旋律结构和内外弦的变换等。在京胡特有演奏风格的确立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京胡拥有比较规律的功法:以拉弓作为曲调的开端,以推弓作为曲调的结尾。京胡在对每一拍音符进行演奏时,大多都会先推弓后拉弓,以此来作为基本弓序,其中包括众多常用音符,如四分、八分、十六分和三十二分等。但京剧过门或曲牌的启奏方式多是从后半拍开始的,因此,必须将拉弓作为曲调的开端,又将连弓的技法进行应用来使整体旋律优美、节奏顺畅。而在每一拍音符的具体应用时,连弓技法的弓序多数也是先推后拉。三弦在使用撮点时,会针对拉弦乐的功法特点而应用前简后繁的弹奏方式:即三弦在拉弦乐应用推弓时会应用单一简洁的撮或点;而在应用拉弓时,会加强使用的力度和密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拉弦乐进行了“保、托、垫、裹”。

上述是三弦在拉弦乐“推拉交替”运弓法时需要配合的点。对于拉弦乐来说,“推拉交替”只是基本运弓法。如果弓序不能很好地融合于旋律,就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使基本弓序正常进行,这就是弓序调整。用其他弓法就可以对弓序进行调整,带弓、撮弓和连弓等是最常用的弓法。三弦撮点也应随机应变,注意配合。

(二)三弦演奏快节奏旋律与京胡的协作

三弦的力度和撮点在拉弦乐对快节奏的旋律进行演奏时也要随之变化。三弦的撮点在快节奏时比较简单。但速度过快的时候不需要撮点,演奏会用单一的挑、弹来代替。所以,三弦撮点的运用由节奏来决定。但不能仅仅对旋律的速度问题进行解决,还要对京剧独特的尺寸劲头和旋律韵味加以解决。(www.daowen.com)

通过改变力度的轻重可以调节这一问题。具体来说,可以在演奏时进行处理,即在每拍的头一个音或每小节的头一个音上给予重音弹奏处理。用术语讲叫作“有音头”。此种例子在京剧伴奏中也很常见。如《钓金龟》一剧中,二黄原板中的“垛字句”部分“皆因我儿年小,娘在中年我怕的是百年之后身入九泉……”;《杨门女将》一剧中穆桂英的高拨子腔“人呐喊胡笳喧山鸣谷动杀震天,一路行来天色晚……”等,皆适用于此技。但应用此技时应注意要在不破坏旋律美感的情况下点到而已,不可太过。

(三)三弦演奏“干提溜音”与京胡的协助

在拉弦乐伴奏界,把一些需要突出表现的音符称为“干提溜音”,其实就是重音加保持音,通常单音较多,且多见于拉弦乐的拉弓处。拉弦乐在处理“干提溜音”时除了拉弓时要有足够的先期爆发力和后期保持力外,还要有机地和左手所按之音(空弦除外)同步撞击产生,也就是行内人士所讲的这个音是撞出来的,是左、右手结合的产物。而作为三弦而言,配合拉弦乐演奏此音时除了用加重力度的“弹”或“小短撮”来表现此“干提溜音”的骨力劲外,必要时还可以使用三弦的二弦或三弦来突出此音的厚重和醒皮。此技用行话讲叫“挂里弦”,且最好是二或三弦的空弦,效果更佳。

(四)三弦与京胡在其他方面的协作

京胡是使用里外两根弦来完成演奏任务的。而三弦基本上是采用一根外弦(一弦)来进行演奏的(月琴亦是如此)。因此,三弦(包括月琴)有近一半的音符是低音高奏,最大限度彰显了弹拨乐清脆、明亮的音色特质,给京剧弦乐组合增加了层次性、突出了立体感。此外,在二黄、反二黄的定弦方面,三弦(包括月琴)又比拉弦乐高出一度音。

在调门非常低的情况下,弹拨乐还可以用移调法定弦(如京胡定52弦,弹拨乐定626弦;拉弦乐定15弦,弹拨乐为252弦),这样处理之后奏出的效果是高低交叉、错落有致、颇具清新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