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三弦与小三弦
(1)大三弦。大三弦长一百二十二厘米,细颈长身,三轸三弦,定三律,琴杆与指板合为一体,通身无品位,琴鼓呈长圆形,鼓厚约九厘米,鼓帮木制,正面与反面俱蒙蟒皮。坐式演奏,演奏时将琴鼓置于右大腿根部,琴身约成四十五度角斜持于胸前,左手持琴,换把按音,右手用手指或带假指甲,或用拨片弹拨琴弦。
(2)小三弦。小三弦长九十五点二厘米,细颈长身,三轸三弦,定三律,琴杆与指板合为一体,通身无品位,琴鼓呈长圆形,鼓帮木制,正面与反面俱蒙蟒皮。演奏方法与大三弦相同,大三弦右手需捆绑假指甲以增大音量,而小三弦多用真指甲演奏。音色比大三弦清脆、明亮。
(二)葬族大三弦与彝族土三弦
(1)葬族大三弦。葬族大三弦是葬族弹拨乐器,全长约一百五十厘米,细颈长身,琴鼓呈圆筒形,蒙羊皮,三轸张三根筋弦,按四度或五度定弦,琴下系有若干小铁片。演奏时用绸带将大三弦斜挂于肩上,用硬木拨子演奏,这时琴下铁片也哗哗作响,发出强烈节奏性音响,演奏旋律较为简单,类似固定低音,边弹奏边跳舞。
(2)彝族土三弦。彝族土三弦全长约六十厘米,细颈长身,琴鼓呈小圆筒形,但比彝族大三弦的琴筒要小得多(类似汉族坠胡的琴筒),蒙羊皮,通身无品位,指板与琴身混为一体,置于胸前演奏。
(1)侗族必巴(琵琶)。侗语称“必巴”,细颈长身,琴身用当地所产“香秀雪”木材制成,琴身、琴鼓为一块整体木材挖制而成。琴鼓呈圆形,或长方形,或倒置梨形等,有三轸三弦、四轸四弦、五轸五弦等多种形态,但都定为三律,复音弦在外弦第一个音和中弦第二个音,最里面的弦是单音。侗族“必巴”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各有不同用途。
(2)拉祜族小三弦。拉祜族弹拨乐器,拉祜族语称弹小三弦为“跌体”,弹小三弦的人被称作“跌体维错”。三弦全长仅五十厘米左右,较大的小三弦全长也不超过八十厘米。其鼓头、音窗和琴头及弦总等多处都有精心雕凿的花纹图案,极富民族特色。小三弦只用一种木材制成,常用为茶树木,琴身鼓头用整块木材雕凿而成的小三弦比用几块木材拼制的更好。(www.daowen.com)
小三弦鼓头蒙蛤蚧皮、羊皮或蟒皮,琴码用多种、多层金属复合叠置而成。最下面用银元或与其同样大小的圆铁块,中层是铜钱或与其大小相同的圆铁块,上面再以左低右高呈四十五度斜放约一厘米长的小铁条(通常用0.5厘米铁钉锉去钉帽而成)。演奏时用小竹片或骨片捆绑于右手食指末关节,指甲背面弹拨,右手只弹不挑。左手按弦用指甲或指甲背面,让指甲贴于指板上,可获得余音长、音色清亮的效果。三轸张三弦,定三律。
(四)蒙古族大三弦与玎胆
(1)蒙古族大三弦。与汉族大三弦的制作、规格基本相同,但右手用小圆棍柱往复拨奏。
(2)玎胆。傣族弹拨乐器,在云南孟连一带称之为“森”,细颈长身,三轸张三弦,定三律,全长约五十七厘米。琴杆、指板混为一体,通身无品柱,左手持琴按弦,右手食指末关节捆绑一削尖的鸡羽管弹拨琴弦。音量较小,发音清脆。
(五)哈尼族小三弦与白族大三弦
(1)哈尼族小三弦。哈尼族小三弦流行于云南南部澜沧江、礼社江之间的哀牢山、蒙乐山哈尼族地区。哈尼族小三弦多为“哈巴”伴奏,“哈巴”即汉语“歌”的意思。
(2)白族大三弦。白族大三弦又名龙头三弦。白族弹拨乐器,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等县。形制有大、中、小三种,琴身全长七十厘米左右,琴鼓呈圆形或六角形,蒙羊皮或多层绵纸,琴头雕有栩栩如生的龙头,制作精美。右手食指套一牛角尖或绑一竹片弹拨,左手将琴横抱胸前按弦演奏,其音色圆润、深沉。用于伴奏“白族大本曲”(白族说唱音乐形式)或白族民歌,亦用以独奏、合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