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繁荣于清及现代。清朝的封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更加繁荣,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各种说唱音乐如若繁星,俗曲、鼓词、莲花落、弦索调、花鼓流行于城乡。戏曲在清朝也得到飞速的发展,民间器乐合奏也开始在民中盛行。
清初(1657年)沈运创作的《北西厢弦索谱》就完全使用三弦伴奏。他在谱中规定了以箫音为标准的定弦法。如正宫、双调、仙吕调均以箫“正调”定弦音高“eae1”相当于现代C调的“363”;又如:南宫调、般涉调以箫的“一字调”定弦“尺四尺”,定音“ebe1”相当于现代D调的“262”。这些严格的定弦,反映了器乐演奏的成熟。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冷枚等绘《康熙御赏万寿图》中有“四川等六省清音台”,台上有人演奏笙、笛、云锣、三弦、鼓、拍板等乐器。三弦演奏者被亭柱遮住,但琴头、琴轴,左一右二(与今之三弦相同)清晰可见,琴杆细长,该图证明三弦在西南地区说唱音乐中也已被广泛使用,并在为皇帝表演,三弦地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清初盛行海盐腔,海盐腔为明代四大声腔之一,因形成于浙江海盐而得名,至清初海盐开始加用三弦、提琴(类似板胡)、笙、笛、云锣等丝竹乐器伴奏。清初所绘《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四回插图,演的是《玉环记》中的“玉箫寄真”一出。在图右下方有一方桌,乐队以方桌为中心而坐,一个男子坐于凳上弹奏三弦,三弦琴鼓大部分被桌面遮盖,从露出部分可看出琴鼓是长圆形或圆形,琴杆细长,通身无品柱,三轴,左二右一,与现在三轴排列相反,演奏者用指甲弹奏,其弹弦位置已近于鼓与琴杆结合部,可推断琴鼓较小,插图琴杆长度与人的比例来看可认定是小三弦,这幅图中提琴与三弦同在一图中,当初三弦仍称“弦索”。李渔云“提琴较之弦索,形愈小而声愈清”证明弦索即是三弦的专称。由于此图是清初人所绘,在明朝末年书籍中“弦索”一词同样是专指三弦,此图可作证实。(www.daowen.com)
《弦索备考》,清嘉庆年间(1796—1820)蒙古族文人荣斋编写的弦索器乐合奏曲集。所用乐器有琵琶、弦子(三弦)、胡琴、筝四种,各乐器均有分谱。卷四、卷五是三弦谱,卷四目录载有十三首曲名,但实际只载有十一首曲谱,谱式为工尺谱。它们是:《十六板》正调工四合;《琴音板》正调;《清音串》清音弦工L合(注:L为乙);《平韵串》平调尺合尺;《月儿高》平调工四工;《琴音月儿高》平调工四工。(以上卷四载);《普庵咒》越调;《海青》平调尺合尺;《阳关三叠》平调尺合尺;《松青夜游》平调工四工;《舞名马舞》平调尺合尺。(以上卷五载)
各曲所用乐器均有分谱,弦子(三弦)谱十一曲。对《十六板》一曲尤为重视。目录中《合欢令》《将军令》二曲虽无三弦分谱,但注明这两首乐曲均用越调演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