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京剧三弦艺术的创新发展研究成果

京剧三弦艺术的创新发展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弦发展成熟定型期在宋、元、明时期。三弦主要用于说唱、歌舞、戏曲的伴奏。在砖雕、壁画、陶俑中出现了大量描绘三弦在乐队中的图画。持奏三弦女子站立演奏,琴鼓方圆形,琴身细长,三轴,为小三弦。此画为仅见北宋的三弦图像,为三弦在北宋时期的形制、使用及发展史的断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另一可能是此时期在四川三弦对轴的位置尚未统一。综上所述,三弦在明代已发展成熟,为清及现代的三弦音乐创造了繁荣发展的基础。

京剧三弦艺术的创新发展研究成果

三弦发展成熟定型期在宋、元、明时期。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商业更加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使城市经济较前历史时期更加繁荣,由于城市人口增多,市民对各类文化艺术的需求与日俱增,唱赚、诸宫调开始流行,戏曲也逐渐发展,趋向成熟。这也增大了对民族乐器的使用需求,三弦在此形势下遂有了较大发展。

三弦主要用于说唱、歌舞、戏曲的伴奏。在砖雕壁画陶俑中出现了大量描绘三弦在乐队中的图画。三弦的形状已基本定型,共鸣箱体——琴鼓呈长圆鼓形,或方圆鼓形,琴身细长,右手拨弹,左手执琴按弦,演奏或坐或立皆无定式,以坐奏形式较多。但这时期三弦仍与今之北方大三弦不同,却与今之南方小三弦相近。

三弦在戏曲中广泛使用,地域包括北方与南方。元末明初南戏盛行,明《永乐大典》中南戏绘有插图,图中为十人女子乐队,所持乐器有三弦、筝、古琴、笛、笙等。持奏三弦女子站立演奏,琴鼓方圆形,琴身细长,三轴,为小三弦。弦索调在明代广泛流行,用三弦、琵琶等伴奏,歌词中包括杂剧歌词,散曲歌词,民间小戏、小曲歌词。

江苏淮安出土宋杨公佐(1039—1094)墓中有壁画吹奏乐人图,其墓东、西两壁皆绘有吹奏乐人。东壁计长四点一五米,高一点八米,共有四个女乐人,自南而北,第一人吹筚篥,第二人执三弦,第三人吹乐管,第四人执如意。每人均梳高髻。西壁画与东壁画同大,共有五个女乐人,自南而北,第一人作拱手状,不执乐器,可能是乐队领队,第二人执拍板,第三人执琵琶,第四人执长笛,第五人执笙。五女均梳髻,戴耳饰。这九个人的脸庞丰满圆润,有唐画风格。这与唐敦煌莫高窟一七二窟的乐队组成有雷同之处,一七二窟也是一支弹拨乐器与管乐器组成的乐队。此画为仅见北宋的三弦图像,为三弦在北宋时期的形制、使用及发展史的断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四川广元县南宋墓出土三弦伎乐浮雕石,上有四人,皆为男性。左第一人作舞蹈状;第二人手持三弦,并非演奏状态,右手握琴身根部,左手持琴身上部近山口处,三轴,左二轴右一轴,与今之三弦相反;第三人也手持三弦,其姿势与第二人相同,也处于非演奏状态,所持三弦与第二人所持乐器大小基本一致,三轴,左一轴右二轴,与第二人的三弦三轴位置相反,却与当前之三弦相同。可能是雕刻家为了追求画面对称,故意将轴的位置反置。另一可能是此时期在四川三弦对轴的位置尚未统一。其琴鼓皆呈方圆形,属小三弦。墓主人生前家乐中可能使用两把三弦。

河南焦作西冯封金墓出土演奏三弦乐俑,男性,右腿屈起盘坐于墩上,左腿着地,琴鼓置于右腿,鼓成方圆形,道冠上三弦孔,琴杆已断失,其比例可推断为大三弦。乐俑双目炯炯有神,双嘴角略下垂,似为说唱故事到紧张高潮时的表情。

明杨慎(1488—1559)《杨升庵文集》中记载:三弦所始:今之三弦始于元时。小三词云“三弦玉指”,双钩草字,题赠玉娥儿。这一记载应当根据最新发现的图片史料做出新的诠释。杨慎所指“今之三弦”可能是指蒙古民族使用的大三弦,三弦原较细小,到了元代逐渐改良,并已开始流行。由于杨慎当时并没有见到《江苏淮安宋代壁画墓》,也未见到《四川广元县南宋三弦伎乐浮雕石》等考古发现,所以认定“今之三弦始于元时”。(www.daowen.com)

元末明初南戏非常流行,出现《荆钗记》《拜月亭记》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其中一部戏文中的插图描绘了一个十人女子乐队演奏的情景,乐器有三弦、筝、古琴、手持箜篌、笛、箫、笙、云锣、拍板、鼓等十件。持奏三弦女子站立演奏,眼睛注视左手,右手持琴,左手在山口处按音,琴鼓呈方圆形,从琴身与人的比例长度可判断为小三弦,三轴,左二轴右一轴,与今之三弦相反。这是三弦为戏曲音乐伴奏的一幅图画,可能是《永乐大典》戏文中的一幅插图,极富史料价值。

明笔筒浮雕乐舞图,中间有一舞者,另有五人伴奏。所持乐器有三弦、笙、拍板、铴锣、堂鼓。弹三弦者平坐于凳上,将三弦置于右腿根部,右手拨弦,左手持琴在山口部位,三弦琴身较短,属小三弦,三轴,左一轴右二轴,与今之三弦轴位相同,圆形鼓腔,琴头为书卷形、造型优美。

福建省泉州开元寺大殿有木雕伎乐飞天,其中有一弹三弦伎乐飞天人。右手拨弹三弦,左手托琴身,琴鼓为圆形,琴鼓较小,琴身也不太长,属小三弦系列,三轴位置与今之三弦相同。

三弦乐器在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改革者张野塘(1522—1572)河北人,精通“弦索调”。原为戍卒,获罪,发配苏州太仓卫,更习南曲,使北曲音节与南曲相近,但三弦乐器结构与南曲所需音质音色相差较大,三弦在北方为“弦索”伴奏时,琴鼓方圆稍大,琴身稍粗,发音低沉粗犷。而南方同时兴起的昆山腔,音腔细腻委婉,张野塘遂将方圆形琴鼓改为圆形,改善了琴鼓的高频谐振,音质必然会比北方三弦清亮、通透,琴身也用较细腻的木材制作,比北方三弦纤细,更便于持握演奏,这样就更符合昆山腔细腻、委婉的要求,并定名为“弦子”。“琴身稍细,而其鼓圆,以文木制之,名曰弦子”,从此北方三弦与南方三弦有了明确的区分。

明朝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明王朝派遣使者到琉球册封尚宁王,据夏子阳《使琉球录》记载“乐器有金鼓、三弦等乐,但多不善作,尝借吾随从者教之”。三弦又从琉球传入日本。据1894年日本刊行《明清乐之刊》在清乐表演图中,有一日本女子跪坐演奏三弦,琴鼓长圆,三轴,左一,右二,琴身细长。1895年日本刊行《月琴自在》之清乐合奏图中也有三弦。综上所述,三弦在明代已发展成熟,为清及现代的三弦音乐创造了繁荣发展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