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斑块格局与豆荚螟的危害率
根据景观特征,选定的调查豆荚螟危害率的柠条林斑块有13 个,斑块面积、周长、危害率等见表6-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各景观样地及斑块中豆荚螟的危害率差异情况。
由表6-3 可以看出,从大的景观格局来看,柠条豆荚螟的危害率在不同景观样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BT 样地中危害率最高,平均达48.062 7%,GY03 样地次之(平均为18.735 7%),GY01 样地最低,为6.161 4%。在同一样地各相邻斑块中,豆荚螟的危害率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BT 样地中,各斑块的差异最为显著(P=0<0.001),BTB 斑块危害率最高,达79.00%,其次为BTA 斑块(46.56%),BTC 斑块相对较低(26.22%);在GY02 样地中,5 个斑块之间豆荚螟的危害率差异也比较显著(P=0.000 1<0.001),其中GY02E 斑块危害率最高(15.43%),GY02D 斑块危害率最低(6.28%)。GY03 样地中两个斑块豆荚螟的危害率差异不显著(P=0.400 5>0.001)。统计数据显示,豆荚螟对小叶锦鸡儿的危害程度普遍要比柠条锦鸡儿高(仅GY02 样地例外)。将柠条豆荚螟的危害情况与景观因子结合在一起分析,可以看出,盖度高的柠条林豆荚螟的危害率相对比盖度低的柠条林高,这种危害率的差异体现出豆荚螟种群的发生除了与样地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有关外,还与柠条林的种类、盖度等基质条件有关。
表6-3 豆荚螟在不同样地及斑块中的危害率
(二)斑块面积与豆荚螟的危害率
利用斑块内豆荚螟的危害率对斑块面积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图6-2。根据得到的回归曲线对各斑块内豆荚螟数量进行预测,结果见图6-3。
将各斑块内豆荚螟的危害率与斑块面积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R 值较低,表明斑块内豆荚螟的发生与斑块面积并不显著相关,也就意味着除了斑块面积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豆荚螟在各斑块内的发生。在BT 样地中,柠条林以小叶锦鸡儿为主,并且连片种植,柠条高度在1.0~1.8 m 之间,绝大多数在1.5 m 左右,柠条盖度达90%,土壤为普通灰钙土,样地周边区域是宁夏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最早进行防沙林建设点之一,这里种植了大量的沙生植被用来固定沙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生态环境大为改观,种植有乌柳(Salix cheilophila)、杨树、旱柳(Salix matsudana)、奇台沙拐枣(Calligonum klementzii)、花棒、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等乔木和灌木,并形成了林带,林带间种植有经济作物、经济林木等,此外还有甘草、苦豆子、沙打旺(Astragalus laxmannii)等豆科植物,林草盖度达74.3%,土壤湿度大。GY02、GY03 样地为人工开垦荒漠草原种植的柠条锦鸡儿林,高度为1.4~2.1 m,未平茬,柠条盖度为60%~65%,周围基质为干旱的荒漠草原植被,土壤为侵蚀性灰钙土、沙壤土质坡地,以短花针茅、猫头刺、刺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为建群种,伴有九顶草(Enneapogon desvauxii)、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杂草等植被,植被盖度大多为35%~50%。GY01 样地为普通灰钙土固定沙丘人工次生林地,柠条林为小叶锦鸡儿,高度在1.3~1.8 m 之间,平过茬,柠条盖度为70%,属荒漠草原沙生植被,建群种沙蒿分别与甘草、沙蓬、牛枝子、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等多种优势植物组成沙生植物群落,植被盖度为45%~60%。由此可以看出,柠条种子昆虫的发生与柠条林地林分组成、郁闭度、土壤类型等关系紧密。通过回归方程对各斑块中豆荚螟的发生情况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实际观测值稍小于拟合预测值,仅BT 样地中BTB斑块豆荚螟的危害率实际调查值明显高于预测值,主要是BTB 斑块与其他几个斑块相比,柠条盖度(90%)明显较高,这种柠条林郁闭度的增加,为豆荚螟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www.daowen.com)
y=27.352 5-5.62×10-4 x(F=1.097 7,R=0.301 2)
图6-2 斑块面积与豆荚螟危害率的回归分析图
图6-3 各斑块内豆荚螟危害率预测值与实际观察值比较
豆荚螟在柠条林上的危害程度与景观异质性有明显关系,表现出未平茬的重于平茬的、一般纯林重于乔灌混交林、密林重于疏林、周边景观异质性高的重于景观异质性低的趋势。另外,豆荚螟对寄主植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对小叶锦鸡儿的危害率最高,中间锦鸡儿次之,柠条锦鸡儿相对较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