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荒漠沙生植物种子昆虫生态学研究:边缘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荒漠沙生植物种子昆虫生态学研究:边缘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边缘效应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是生态交错带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边缘效应是生态系统(斑块)边缘和生态过渡区所呈现出的生态效应。一般认为对于不同的动植物,斑块边缘效应存在一定的宽度。(二)影响斑块边缘效应的因素不同景观地区、不同斑块形状、不同种群以及不同研究对象,所表现出的边缘效应特征有所不同。

荒漠沙生植物种子昆虫生态学研究:边缘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边缘效应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是生态交错带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边缘效应是生态系统(斑块)边缘和生态过渡区所呈现出的生态效应(陈利顶等,2004)。20世纪30年代,野生动物学家Leopold(1933)注意到生态交错带内物种种类和个体数比邻近的系统要多,于是提出了边缘效应概念,是指生态过渡带内物种数目与相邻群落之间的差异。此后,许多生态学家基于不同的研究对象、目的和角度,赋予边缘效应不同的概念。1985年,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等总结和丰富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指出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不同于系统内部的变化,把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马世骏,1985)。这也是目前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定义。

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及边缘效应的形成和维持因素,边缘效应分为大、中、小3 个尺度类型,即大尺度的生物群区交错带、中尺度的景观类型之间的生态交错带和小尺度的斑块(生态系统)之间的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张润杰等,2017)。大尺度的边缘效应主要指以植被气候带为标志的生物群区间的边缘效应,这种地带性的交错区主要受大气环境条件的影响。中尺度的边缘效应主要包括城乡交错带、林草交错带、农牧交错带等类型,是不同生态系统要素的空间交接地带,在物质、能量等相互流动的作用下变得更为复杂。小尺度的边缘效应是指斑块之间的交错所形成的边缘效应,受小地形等微环境条件及生物、非生物等因子的制约,研究主要集中在群落边缘、林窗边缘和林线交错带等方面。

(一)斑块边缘效应

景观生态学中,斑块边缘效应是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肖笃宁等,2003)。通常斑块中心部分在气象条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都可能与边缘不同,边缘常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它在研究群落景观的能量流、物质流和有机体流等生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理论探讨的热点之一,也是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周宇峰,2007;Caruso,et al,2011)。但由于景观性质、研究目标和斑块形状的变化,边缘效应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差异较大。(www.daowen.com)

由于边界地区景观性质差异较大,在斑块边缘地区生存的动植物受到边界外的人类干扰和其他动植物的影响要明显高于远离边界的核心地区。边缘效应是造成不同形状的斑块生态学差异的最重要的原因(徐化成,1996;王巍巍等,2012),核心斑块与周边景观之间的相似性既可以增强边缘效应,也可以减弱边缘效应(陈利顶等,2004)。一般认为对于不同的动植物,斑块边缘效应存在一定的宽度。对一个斑块来说,斑块面积越大,核心区的面积越大,相应的边缘效应所占的面积比例越小,但对于同样面积的两个斑块,形状规整的斑块,一般其边缘效应所占的面积比例较小,而形状比较复杂的斑块,其边缘效应所占的面积比例较大。

(二)影响斑块边缘效应的因素

不同景观地区、不同斑块形状、不同种群以及不同研究对象,所表现出的边缘效应特征有所不同。因此,在确定一个生态系统(斑块)的边缘效应时,应该考虑研究或需要保护(研究)的对象、景观适宜性或相邻景观的影响、斑块的形状、尺度效应等,除上述因素外,边缘效应还可能会受到边缘两侧的生态应力强度和方向、斑块或景观分布的环境与梯度特征、边缘区域发育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陈利顶等,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