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境破碎化关系研究结果

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境破碎化关系研究结果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控制性实验可有效区分生境破碎化效应和生境丧失效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生境破碎化的生态学机制。

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境破碎化关系研究结果

我国的自然生境破碎化现象十分严重,我国学者对生境破碎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即从20 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目前在不同生境类型上都开展了生境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但是真正关于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较少。

目前,国内生境破碎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岛屿、草地、城市等几个不同的生境类型,研究的生物类群从初期的大型动、植物开始,到现在全面覆盖了大部分生物类群,也进行了多尺度景观破碎化格局动态变化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境丧失与生境破碎化概念的混淆;(2)缺少生境破碎化机制的研究;(3)缺少生境破碎化的控制性实验;(4)缺少生境破碎化过程中相关类群间相互关系的研究;(5)缺少多尺度、多角度的生境破碎化研究(吴倩倩等,2017)。(www.daowen.com)

因此,今后我国在生境破碎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应该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1)多关注生境破碎化本身,如隔离效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以生境丧失片面地代表生境破碎化过程。(2)深入研究生境破碎化的影响机制,如关注生境破碎化对群落聚群、物种相互关系等具体的生态学过程的影响。(3)通过开展一系列控制性实验,进一步深入研究生境破碎化的影响机制。控制性实验可有效区分生境破碎化效应和生境丧失效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生境破碎化的生态学机制。(4)开展多类群、多尺度的生境破碎化研究,如重点关注片段化对物种相互关系的影响以及景观尺度上的生境破碎化效应。(5)开展多学科融合的生境破碎化研究(吴倩倩等,2017)。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为复杂,数据采集涉及遥感地理信息、生物类群调查、环境参数采集,其机制往往跨越不同学科领域和时空尺度,管理和保护更是需要整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因此,多学科的合作研究(特别是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统计学)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