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荀子研究:荀子与礼治

荀子研究:荀子与礼治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礼的起原,据近来的解释,约有下列两种:一、由文字学上解释礼的起原,大致是起于事神的关系。荀子的礼治主义,便以后面这种礼为基础。我们现在且先看荀子以前,提倡礼治的儒家。儒家中间的元祖孔子,是一个很喜欢讲究礼治的。《礼记》所谓礼,大概有下列三种界说:一、礼是政治的工具。)二、礼是社会的制裁。)三、礼是合理的行动。

荀子研究:荀子与礼治

荀子是一个主张礼治主义的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对于礼的起原的研究,也比较有具体的说明。《礼论》篇说: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由起也。(《荀子集解》卷十三,第一页。)

这与他的政治起原说,是同一路的思想,都由性恶论去发。实际礼治是阶级制度的产物,阶级制度,又是神权政治下自然竞争的结果。他这种推想,对于阶级造成的原因,虽有一些符合,但也不能认为完全得着了真象。其弊病和他说的政治起原相同。并且他所谓礼,已是指的礼治政治时代的礼,与礼的原义,已不相同了。礼的起原,据近来的解释,约有下列两种:

一、由文字学上解释礼的起原,大致是起于事神的关系。《说文》示部说:“礼,覆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丰,丰亦声。”又丰部说:“丰,行礼之器也。”(《说文解字》段注卷一上,第一页。又卷五上,第十一页。)王静安先生说:

殷墟卜辞有字,其文曰:癸未卜贞。古、珏同字,卜辞珏字作丰三体,则即丰矣。又有字及字,又一字。卜辞字或作,其证也。此二字即小篆丰字所从之。古一字,卜辞出或作,或作,知可作矣。丰,又其繁文。此诸字皆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若丰;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其初当皆用若丰二字,其分化为礼、醴二字,盖稍后矣。(《观堂集林》卷六,第十六页。密韻楼本。)

大概盛玉奉神,便是礼字的本义。推之弱者献贡于他的具有威灵的酋长,以及后来一切卑者见长者的贽礼,都是由此而来。

二、由社会学上解释礼的来原,是出于人类一种自然的表示。依斯宾塞(Spencer)说,叩头俯伏,就是表示无防御、无抵抗的姿势;脱帽举手,也是要降服的表示。皆是从对于他人表示畏敬的情感自然发生。所以不问人民的文野,时代的古今,以及地域的东西,决定没有一种没有拜礼存在的社会。就是劣等的动物,也有这一类的礼。比如一个弱狗逢着一个强狗的时候,便会四足朝空的仰卧,表示一种无抵抗的姿势;又或者恐怕鞭挞的狗,就会俯首垂尾,表示一种服从的状态;都是对强者表示畏敬想慰和其心的意义,和人类的拜跪匍匐叩头脱帽,没有什么差异。(穗积陈重著《祭祀及礼与法律一百五十一—一百六十页引释Spencer,Principles of sociology pp.343-246.)他们这种说法,和庄子说的:大意完全相同,是一种弱者对于强者自然的表示,尤其是被征服的俘虏对于主人的表示。总之不论是对神对强者都由一种畏敬心出发。

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庄子集释》卷二,第八页。)

这上面两种解释,实际可以互相说明,这便是礼的原义。后来到了礼治时代,礼的含义就逐渐的扩充,于是礼就成为一种“定上下,别贵贱”的原则,正式成为一种政治的工具。所以昭十五年《左传》叔向说“礼,王之大经也”,襄三十年子皮也说:“礼,国之干也。”昭五年女叔齐更说得好:

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十三经注疏·左传》卷四十七,第三页。又卷四十,第八页。卷四十三,第七页。)

这时候的统治阶级,便利用礼来统治一般已服从的人民,同时也用礼来讨伐不服从的反叛,所以庄二十三年《左传》曹刿说:

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贡赋多少;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同,卷十,第二页。)

在礼治时代,他们差不多可以用礼来断定国家的兴亡,和人生的祸福。比如昭四年《左传》浑罕说:“蔡及曹、滕其先亡乎?偪而无礼。”昭二十五年鲁叔孙批评宋右师也说:“无礼必亡。”(同,卷四十二,第三十页。又卷五十一,第六页。)这一类的话,在《左传》《国语》里很多,虽不全是当时的事实,总可以窥见礼在这种社会的势力。这是礼在古代社会上迁变的一段历史。荀子的礼治主义,便以后面这种礼为基础。我们现在且先看荀子以前,提倡礼治的儒家。儒家中间的元祖孔子,是一个很喜欢讲究礼治的。他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论语》卷二,第一百页。)

他以礼和德并在一起,大概礼是一种感化的工具。不过孔子所谓礼,实际是指的甚么?很难捉摸。《礼记》所谓礼,大概有下列三种界说:

一、礼是政治的工具。《礼运》说:“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同,《礼记》卷二十一,第二十一页。)

二、礼是社会的制裁。《坊记》说:“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以为民坊者也。”(同,卷五十一,第八页。)

三、礼是合理的行动。《乐记》:“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同,卷三十八,第十六页。)

孔子所谓礼,也似乎含有这三种意义,而他着重的,似乎在最后一条。孔子说:

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同,《论语》卷三,第十二页。)

这种礼,与第一条相近,礼是辨别贵贱的东西。他告诉樊迟孝的道理: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同,卷二,第二页。)

这种礼,和第二条相近,礼是节制人情的东西。他告诉颜回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卷二,第一页。)(www.daowen.com)

这种礼是行为的标准,所以他又说: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同,卷十五,第九页。)

这大概与普通所谓礼貌相近?他说的“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同,卷八,第一页。)大概都是这种东西。最明白的是他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同,卷三,第十一页。)但是这种说明,还是过于空泛,我觉得他所谓礼,大概就是指的从前的风俗和习惯。看他说:

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吾从下。(同,卷九,第一页。)

这里之礼,明是从前的风习,不过他自己是主张选择合理的习惯,也不要专为旧的习惯所拘束的。所以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同,卷十七,第六页。又卷三,第三页。)这就是教人不要专讲旧的虚文,要人选择一种可以陶养人心的风习。他的礼,是以旧的风俗习惯为根本,而加以合理的选择,想以养成一种合理的行动。但是他又曾说: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同,卷四,第三页。)

这里又标出一个“让”字,看他批评子路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同,卷十一,第十一页。)大概就是礼应如此,外面也要表示一种逊让的态度。比如某人请了许多客人,在理应当某一人坐首席的,但是他自己须得逊让一番,然后大家才觉得感情上融洽。如果自己毫不逊让,大家总会觉得不大很好。孔子的主张礼让为国,或者也是这种道理?所以他的礼,是一种感化的工具。总之,孔子礼治主义的内容,虽也含有为政治工具和为社会制裁两种原素,而他的主要之点,是在选择一种合礼的。习惯和风俗性质并不是如法令一样的固定礼的精神,重在感化方面,不大十分注重制裁,这是儒家最早的礼治主义。以后的儒家,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是专重礼的容貌,所谓礼之末节的。比如子夏说: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同,卷十九,第三页。)

就是专在容貌上做工夫。所以子游批评他说:

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同,第三页。)

这一派与政治主张上没有什么影响。再一派是专重礼的动机,所谓礼之本的。比如子张说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同,第一页。)

便是这种精神。后来的孟子,也是属于这一派。看他说: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同,《孟子》卷七下,第十二页。)

仁义就是所谓礼之本。孟子专门主张仁义,对于孔子的感化精神,更能有充分的补充和发展,但是他们的精神,还与孔子的礼治,相去不远。到荀子的礼治主义,却有点不同了。荀子的礼治主义,有两个要点他说:

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貊,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集解》卷十三,第一页。)

这中间一个是养,一个是别。他认为人的欲望,既不能根本铲除,则养不能不要。但是假使欲望没有限制,物质又不够分配,这里唯一的调和办法,只有一个别。所以他说:

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赡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同,卷五,第二页。)

这里所谓分,就是前面的别。他是承认社会不平等的,所以主张要有贫富贵贱之等。这里应当注意的,是他讲贫富阶级,这是战国时才有的,与以前的阶级,又已经不大相同。因为有了这种等级的分别,物质的分配,才能不至于不够。而人民各知道他的本分,又不至于因欲望的无限制,而起争乱。他以为这是政治上唯一的妙法。所以他说:

天下害生纵欲。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 (同,卷六,第一页。)

荀子的礼治主义,最后的目标,就是这个分和别。统治的人,只要将这个分一定,社会上便没有事了。所以他说:

礼岂不至矣哉!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同,卷十三,第四页。)

荀子的礼治主义,大致都以物质分配为前提,这固然是受了他的性恶论的影响,实际又是当时新起的贫富阶级制度的反映,这一点是他和从前礼治主义根本不同的地方。从前的礼治主义,没有固定的内容,荀子却主张一定的标准;从前的礼治主义,大致都是主张用感化政策,荀子却主张用制裁的方法,又是他和从前礼治主义精神不同的地方;从前的礼治主义,未尝专门讲究阶级的差别,他们所谓礼,不过一种合理的行动。荀子却将礼的范围缩小,专门讲究这种差别,这一点又可说是他和从前礼治主义范围不同的地方。总之,荀子的礼治,已经很与法治的精神接近,他是礼治、法治过度期间的一个代表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