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唱诵源自佛陀时代的讽诵、赞呗、说法等宗教活动。原始佛教时期,佛法口耳相传,没有大部头的佛经,佛陀教授的义理和修行方法,大多以偈颂的方式在弟子当中流传。为了加强记忆,熟悉教法,反复吟诵成为重要的修学方式。佛陀涅槃之后,僧团结集而成经、律,读诵佛经是佛教徒学佛的重要途径,所谓“受持读诵,如说修行”。[1]
唱诵与佛教的音乐思想密切相关。原始佛教时期,在音乐方面,佛陀不鼓励提倡,并有严格的规定。[2]但与音乐密切相关修行方式却存在,如“伎乐供养”“歌咏法言”等。[3]部派佛教时代,对于佛陀的遗体、遗物、遗迹建塔供养礼拜,“伎乐供养”和“歌咏法言”等行为也逐渐兴盛,但对出家二众还是有所限制。到了大乘佛教时期,随着佛教音乐思想的加强,讽诵、呗赞等修行方法和宗教活动,自然得到提倡。至于僧团从非乐逐步转向重乐,昭慧法师认为可以归纳为五个原因:情智调节的自然倾向、仪式化的必然倾向、俗化于民间宗教的结果、内修与外宏的实际需要、教内音乐家们的艺术造诣带来的影响。[4]
实际上,音声入道或者音声弘法,在大小乘的经论里都是有其根据和传统的。《杂阿含经》:“当所说法时,咽喉出美声。悦乐爱念声,调和渐进声。闻声皆欣乐,专念不移转。”[5]《中阿含经》:“沙门瞿昙口出八种音声:一曰甚深,二曰毗摩楼簸,三曰入心,四曰可爱,五曰极满,六曰活昙,七曰了分,八曰智也。多人所爱,多人所乐,多人所念,令得心定。”可见音声在弘法和修行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乘佛教的思想中对音声更是极其重视。《法华经》:“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叹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6]《大智度论》:“是菩萨欲净佛土故,求好音声,欲使国土中众生闻好音声,其心柔软。心柔软故,易可受化。是故以音声因缘,而供养佛。”[7]表现了对音乐供养和音声歌赞的支持。《佛说阿弥陀经》中所描述的极乐世界,“常作天乐”,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8]渲染了音乐对净土世界的点缀作用。
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古代社会就存在歌、咏、诵等形式的艺术传统,既有庙堂之雅致,也流变于乡里世俗。《说文解字》:“唱,导也。从口昌声。导,引也。从寸道声。”唱最关键的是音声,并利用其引导的功能。“诵”最早见于《诗经》。《说文解字》:“诵,讽也。”[9]“考故书凡称诵者,以有节之声调,歌配乐之诗章,盖异于声比琴瑟之歌也。所歌之诗章,即名曰诵,亦犹吟咏歌谣,同为诗体之别称也。”[10]所谓唱诵,简要地说,即是以有节律的声调吟诵诗文,起到引导的作用。(www.daowen.com)
源自“歌咏法言”的唱诵,在汉地被认为是佛教音乐的一种:“所谓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者也。”[11]但是,汉地的歌乐与印度佛教在形式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东国之歌也,则结咏以成咏。西方之赞也,则作偈以和声。虽复歌赞为殊,而并以协谐钟律符靡宫商,方乃奥妙。故奏歌于金石,则谓之以为乐。设赞于管弦,则称之以为呗。”[12]相同的是,“乐”和“呗”都需“协谐钟律,符靡宫商”,即符合一定的韵律和音乐的规范。总的来说,无论是原始佛教时期,还是汉化佛教,唱诵最主要的特点是与音声相关,声音的节奏和旋律都是极其重要的。
《高僧传》中的十个篇章都涉及唱诵,突出表现在诵经、经师和唱导三篇当中,广义上包含了诵经、转读、唱导、呗赞、持咒等众多形式。[13]《高僧传》中所记载的人物自汉代至梁,基本上汇集了佛教初传时期的历史情况,佛教的唱诵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逐步兴盛起来,体现了佛教音乐汉化的过程,也是佛教礼乐进程的初始阶段。[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