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心理教师认识自我需求,做有根的教育

心理教师认识自我需求,做有根的教育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教师同所有人一样,有如马斯洛所说的需求金字塔,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比如,由于心理教师个人的需求会对求助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更感兴趣,而忽略了求助学生提出的学习适应问题。总之,如果心理教师没有很高的自觉水平,如果心理教师不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这种情形将会影响有效的助人关系。因此,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心理教师必须察觉到自己的需要,才能监管自己的行为。

心理教师认识自我需求,做有根的教育

心理教师同所有人一样,有如马斯洛所说的需求金字塔,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心理教师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满足外,也会在助人工作中得到另一份满足。例如,心理教师通过助人关系的建立而与求助学生认识、互动,表达关怀、接纳,感受到被接纳、被需要(爱与归属的需求),在助人关系中求助学生依赖他、珍惜他并认同他的建议与行为,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自尊的需求)。

除了这些需求之外,心理教师还有一些个人心理需求,也会在助人关系中出现。比如,由于心理教师个人的需求会对求助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更感兴趣,而忽略了求助学生提出的学习适应问题。比如控制需求,有些心理教师利用助人关系来满足他们对权力、名望及控制的需求。求助学生带着困扰前来,而心理教师是施予帮助的人,立于控制的立场。又如抚育的需求,有些教师需要从学生身上得到爱与接纳,每件事都替求助学生设想、解决,使得求助学生养成过度的依赖心,无法也不想学习独立解决困难,而凡事找心理教师帮忙。(www.daowen.com)

总之,如果心理教师没有很高的自觉水平,如果心理教师不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这种情形将会影响有效的助人关系。此时的教育和咨询过程很可能更多地是按心理教师的意愿进行,而不顾及求助学生的愿望。因此,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心理教师必须察觉到自己的需要,才能监管自己的行为。不仅要发现个人的需求是什么,还要了解以何种方式来满足它。了解和察觉自我需求的主要意义在于使心理教师采用建设性的方法来满足它,在助人过程中把它放在一边,不让它干扰工作,妨碍求助学生的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