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抗战大后方教育:多元一体体现

抗战大后方教育:多元一体体现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教育”的说法在政策法规和学术概念上尚不多见。抗战之前,一般系采用“蒙藏教育”的称谓。抗战爆发之后,又代之以“边疆教育”或“边地教育”。照此标准,所谓“边地”其实指的就是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而“边地教育”或“边疆教育”则是当今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教育。

抗战大后方教育:多元一体体现

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教育”的说法在政策法规和学术概念上尚不多见。抗战之前,一般系采用“蒙藏教育”的称谓。抗战爆发之后,又代之以“边疆教育”或“边地教育”。依据1941年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的《边地青年教育及人事行政实施纲领》,“各地语言文化具有特殊性质者,一律施以边地教育”[1]。照此标准,所谓“边地”其实指的就是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而“边地教育”或“边疆教育”则是当今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教育。具体到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包括新疆、青海、西康、西藏全部及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宁夏、甘肃之一部,在版图上占据了整个大后方的过半地域。这片广袤的区域在抗战之前大多由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土司宗教领袖所割据,南京政府对其往往鞭长莫及。战前在少数民族教育方面也一直没有制定专门的政策和方针,虽然1929年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蒙藏之决议案》,对少数民族学校的设立稍有提及,1931年公布的《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中也附列有《蒙藏教育》,但从“蒙藏教育”的这个提法,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少数民族教育”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仅以“蒙藏”来指代“少数民族”也远不全面。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逐渐加强了对西部事权的统一管理,诸如成立西南经济建设委员会、边疆建设协进会,单独划设西康省等,也为大后方边疆的统一建设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这些战前本受忽视的边疆地域的战略地位陡然提升,被称作“没有边疆,我们简直将无以立国,无以为生”。“在国防意义上,边疆是我们的屏障,屏障不保,祸及腹心……至于在文化上,边疆又是各族各教文化交汇之地,那里有无数文化宝藏待我们开发,有无数新文化的根苗待我们培养。我们现在应该有一个‘到边疆去’的广大运动,就学的青年应研究边疆语文和文化,学习建设边疆的技能”。[2]当地文化教育的发展由此也得到了特别的重视和强调,193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通过的《推进边疆教育方案》,成为国民政府在此方面制定的第一个系统的法令性文件。抗战期间,大后方民族教育获得了明显的进步,不仅正规的学校教育渐趋完善,也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当地整体的文化素质和国家意识,在保存各民族多元特色的基础上,促成了相互之间的一体融合。(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