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教育馆、图书馆等是抗战时期开展社会教育的常设机关,但它们往往设置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地区,而后方广袤的农村既无财力建馆,又因交通不便和文化水平低下等原因村民不能主动前来接受教育,如何才能动员全民族共同抗战呢?这就要求社会教育必须开辟一种新的形式。抗战时期在大后方开展社会教育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成立专门的社会工作团队,以流动方式开展巡回教育。这种巡回教育主要是通过电化教育的手段和方便流动传播的其他文化艺术形式来进行的,活跃在抗战大后方的各个角落。
国民政府教育部1944年12月颁布的《法令电化教育实施要点》详细规定了电化教育的实施目的、分类、实施程序和要求、巡回施教的条件及经费等问题。其中提到实施电化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民族意识及国家观念,提高政治知识,增加生产能力,提倡正当娱乐,以促进社会与文化之发展”。[35]严格说,该法令是在抗战已接近尾声时出台,其时国民政府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因而对电化教育的功能的表述显得较为宽泛。事实上,抗战时期的电化教育则直接是为抗战服务的,其目标一方面在于以便捷的手段及时传达政府信息,“俾有系统,有组织之战报的传播于整个民国,以收共赴国难之效”[36],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当时较为先进的电影和广播的方式加强对民众的教育,为抗战服务。因此抗战伊始,教育部便大力推行电影和播音教育。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将主办电化教育的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电化教育委员会,在各省分设电化教育辅导处,并在社会教育司设第三科,主管电化教育工作。截至1943年10月,后方18省市纷纷设立电化教育辅导处,包括重庆、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云南、贵州等地,连较为边远的西康、青海、甘肃等省也成立了电化教育辅导处,可见当时的抗战大后方已经广泛而普遍地开展了电化教育。尤其是电影,深为民众所钟爱,遂使电化教育成为抗战时期活跃在大后方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教育形式。(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