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了加强社会教育,把重心放在运用民众教育馆这种综合性的民众教育机构施教作用上面。根据民国人士方金墉的说法,民众教育馆的作用包括“一、民众知识的灌输;二、优良德行的陶冶;三、爱国思想的训练;四、谋生技能的传授;五、民众娱乐的改善;六、养生习惯的养成;七、健全体格的锻炼”[18]。由此看来,似乎也是包罗万象的。民众教育馆的前身是通俗教育馆。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开始大规模设立民众教育馆。据资料记载,1928年全国民众教育馆,计有185所,职员计有499人[19],到1936年民众教育馆就增加到1612所[20]。抗战爆发后,日寇每到一处,便大举破坏当地的文化机关或场所,作为民国时期重要文化机关的民众教育馆惨遭破坏,数量锐减。据资料查证,1938年全国民众教育馆减少为774所[21],可见在战争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日寇对各地民众教育馆大肆破坏的情形引起了国民政府的关注。为健全机构,1939年教育部改进社会教育方案,令“各县市设县市立民众教育馆一所,由各省教育厅视各县市经费情形之盈绌,分别规定筹备限期之长短,自二十八年度起于三年内一律设置完成。人口众多,经费充裕之县,应就乡村逐年增设,期于每一自治区能设立民众教育馆一所”。[22]同年,教育部颁布了《民众教育馆工作大纲》,1941年改为《民众教育馆工作实施办法》,对全国的民众教育工作进行了规范。教育部为了集中力量增加效率,又订定民众教育馆中心工作,每月至少限定一种,循环施行,另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工作。每月的中心工作如下:“一月份美术教育、二月份生计教育、三月份家庭教育、四月份音乐教育、五月份卫生教育、六月份科学教育、七月份国防教育、八月份礼俗教育、九月份国民教育、十月份戏剧教育、十一月份语文教育、十二月份电化教育”。[23]为了指导各级民众教育馆系统的建设,教育部于1942年夏开始筹备国立中央民众教育馆,选址在重庆李子坝,11月12日正式成立,由马宗荣任馆长。中央民众教育馆在各级民众教育馆中居于领导地位,负责开展对地方民众教育馆的辅导,如调查、通讯、研究、编制各项社会教育制度、方法、教材、教具等。它的辅导范围除全国各级民众教育馆外,有时也涵盖其他社会教育机关。
民众教育馆原来的中心工作是扫除文盲,但是抗战时期的中心工作就变为抗战宣传教育了。各地民众教育馆都积极响应“抗战救国”的号召,以警世化民为己任,宣传抗战救国,并普及战争防护知识等。比如,抗战时期的重庆市立民众教育馆,其工作主要有:“协助筹备民校,并积极实施民教馆之文字教育,如出版民众壁报,扩充民众图书阅览室,举办有组织之识字运动,设立民众问字代笔处,创制巡回文库车,于各特约民众茶园添置书报流通处,于各交通路口设置流动之通俗讲演站”。[24]此外,民众教育馆还根据当地需要和人力、财力状况开展民众服务,在服务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样是重庆市立民众教育馆,该馆的工作还有“协进自治、提倡生产、增进健康、改良风俗、指导娱乐及战时后方工作诸大端”。[25]该馆积极对民众进行社会教育,其方式丰富多彩,主要通过“设立自治常识讲座,推行各种纪念活动,小本贷款介绍处,职业介绍处,各业工友训练班,店员职员补习班,整顿公共体育场,举办拒毒运动,节约运动,设置收音室,特约茶园,象棋竞赛,绘画研究会,音乐研究会,以及抗战宣传,图画展览,征募寒衣,慰劳伤兵及出征军人家属”等途径来实施。[26](www.daowen.com)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民众教育馆虽积极担负起普及社会教育的重任,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时代的特殊性,其整体质量不高且最终没有完全达到应有的功效。一方面,民众教育馆所进行的社会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对象杂而乱,相关的内容涉及面宽泛之极。“凡民众教育之实施,文化水准之提高,民众组训之协助,地方自治事业之推进,康乐活动之指导,民众生计副业之推广,党义政令之宣传,以及其他各种社教工作之举办,均应负责办理”[27],所以民众教育馆所办的事业太多,影响到民众教育馆工作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各地民众教育馆的工作人员和基础设施都缺乏保证,首先是工作人员很少受过专门的训练,既缺少研究也缺少经验,“任教民校者不知正确之教学方法;司图书者不知编目分类;司生计教育者无生产知能;司体育者不知场地布置、比赛规则”。[28]其次是各馆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太差,由于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民众教育馆的重要作用,因而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得到政府重视,地方政府对此既不进行领导,也不督促推动,造成地方的民众教育馆设施更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即多数民众教育馆的经费没有着落,有的甚至连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发不下来。这些原因造成结果是:“(一)设施多消遣性质,少有教育意义。(二)设施肤浅混杂,误宣传活动为教育目的。(三)工作太散漫。(四)事业无中心。(五)施教区域太大。(六)无固定对象。(七)设施多蹈空不合需要。(八)主持者多不能认识问题之核心。(九)偏重馆内,忽视馆外。(十)未能到民间去。”[29]这应是大部分民教馆的真实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