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内迁阶段:抗战大后方教育研究成果

高校内迁阶段:抗战大后方教育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津周边高校先后南迁,相继迁至武汉、长沙周边地区,如私立朝阳学院、长沙临时大学、国立交通大学。除少数高校直接迁往西南地区,如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许多高校最初拟迁往上海租界寻求保护或在省内迁移,如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等。而美英在华所办教会高校,被迫停办或迁往内地,主要迁往成都和福建等地。第三阶段,1944年4月至1945年初,豫湘桂战役爆发。结果引起了广西、贵州的高校和迁移至此的高校再次迁移至重庆等地。

高校内迁阶段:抗战大后方教育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自1937年抗战爆发至1938年武汉、广州失守,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约一年半时间。

(1)1937年7月29日、30日,平津沦陷。平津周边高校先后南迁,相继迁至武汉、长沙周边地区,如私立朝阳学院、长沙临时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少数高校如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科大学等试图以其教会高校特殊身份继续办学。部分学校迁往西安,如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组成的西北临时大学。

(2)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2日,淞沪会战。沪、宁、苏、杭相继沦陷。除少数高校直接迁往西南地区,如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许多高校最初拟迁往上海租界寻求保护或在省内迁移,如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等。后因沦陷,许多高校迁往江西,如国立浙江大学、私立复旦大学、私立大夏大学,或转移到武汉、长沙一带,如国立药学专科、国立体育专科学校等。

(3)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陷,1938年10月下旬长沙失陷。最初迁往武汉、长沙附近地区的许多高校再次迁移,进入西南地区的贵州昆明、重庆、成都一带,如浙江大学、西南联大等,而武汉、长沙本地区的学校除了少部分在省内辗转流亡外,如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湖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等,大多迁入西南地区,如私立湘雅医学院、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私立武昌中华大学。(www.daowen.com)

第二阶段,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宣战,使原来避居在美英在华租界和香港的高校停办或迁移,这一类学校以私立高校为主,大都迁往重庆。而美英在华所办教会高校,被迫停办或迁往内地,主要迁往成都和福建等地。

第三阶段,1944年4月至1945年初,豫湘桂战役爆发。国民政府军队的溃败,使日军迅速占领了豫湘桂三省的大部和粤闽鄂三省的部分地区,日军前锋还一度进逼贵阳,重庆哗然,西南震动。结果引起了广西、贵州的高校和迁移至此的高校再次迁移至重庆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