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抗战时期大后方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抗战大后方教育研究

抗战时期大后方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抗战大后方教育研究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如此,根据“农村需要与工业需要并重”以及“为谋教育行政与国防及生产建设事业之沟通与合作,应实施建教合作办法,并尽量推行职业补习教育,使各级干部人员均有充分之供给,俾生产机构早日完成”的宗旨和指示,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注重实际技能的养成,不仅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范围,而且还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的实效性,使之满足抗战和民生需求,推动了战时大后方职业教育的发展。

抗战时期大后方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抗战大后方教育研究

抗战期间,培养实用的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抗战的宗旨目标,使职业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国民政府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在1938年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颁的《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中,提出战时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为:“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与以适当之分配,以应抗战需要”。[1]这就要求为了抵御强敌、适应抗战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必须加大职业教育的培训力度,扩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范围。教育部长陈立夫也认为要“使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必须人尽其才。如何人尽其才,是教育上的问题。所以今后的教育方针,应于最短的时间内,大量养成工农业人才,以应改进生产事业的急需”。[2]随后,教育部根据《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中有关职业教育的规定,于1938年制定了战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原则:“职业学校教育,应为发展生产事业之教育,以注重公民生道德职业道德之陶冶,劳动习惯之养成,职业知能之增进,创造精神之启发,俾养成各种职业中等专业及技术人才为目的。同时并提倡各种短期职业训练班及各种职业补习学校,使无力升学及工厂商店之学徒、农村青年,均可利用余暇,入班入校,补习有关职业之知识、技能及公民常识。高级职业学校应视一省之职业需要为施教计划之根据,专招各县初中毕业不能升学者入之,以造就农工商业之中级技术人才”。[3]如此,根据“农村需要与工业需要并重”以及“为谋教育行政与国防及生产建设事业之沟通与合作,应实施建教合作办法,并尽量推行职业补习教育,使各级干部人员均有充分之供给,俾生产机构早日完成”的宗旨和指示,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注重实际技能的养成,不仅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范围,而且还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的实效性,使之满足抗战和民生需求,推动了战时大后方职业教育的发展。

抗战时期大后方诸省职业教育的开展均是在以上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拉开序幕,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通观整个大后方的职业教育政策措施,当以以下要点为著。(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