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战事告急,沦陷区学校师生流亡到大后方者日益增多,国民政府遂设立国立中学予以安置。国立中学一般分中学、师范、职业三部,课程可依照部颁标准斟酌变通,并应增加生产及战时知能等课程。总体来说,不管是物质条件、学生待遇,还是师资水平、教学成绩,国立中学在同等教育机构中都处于较上乘的地位。
抗战爆发后,战区或沦陷区的学校无法再办下去,师生大量流亡到大后方。随着战事告急,沦陷区学校师生流亡到大后方者日益增多,国民政府遂设立国立中学予以安置。1938年2月,教育部颁布《国立中学规程》规定:“为谋战区省市立中学教职员及公私立中等学校学生继续施教与受教起见,特暂设国立中学若干所,以继续发挥教育效能,充实民族力量”,并要求“国立中学收容战区公私立中学及师范学校男女学生,必要时亦得收职业学校学生”。国立中学一般分中学、师范、职业三部,课程可依照部颁标准斟酌变通,并应增加生产及战时知能等课程。此外,推行工读以救济战区学生,学生可参加校内服务或学校附近之社会服务,按工作繁简酌给奖金。总体来说,不管是物质条件、学生待遇,还是师资水平、教学成绩,国立中学在同等教育机构中都处于较上乘的地位。八年抗战中,国民政府先后在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广西、青海、宁夏、绥远、重庆等省市设立国立中学23所,国立华侨中学3所,国立中山中学2所,国立女子中学2所,加上改办为国立的原有中学4所,共计34所,其中31所与西部地区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们或在战时就设定于西部地区,或是随着战局的变化而转迁西部。国立中学与其他内迁学校一起,共同促进了文化教育原本比较落后的西南、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无论何种形式,这些国立中学的设立使流亡到后方的中学教师找到可以谋生的职业,使学生们得以继续学业,还为大后方各公私立中学树立了楷模,在培养中级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高等学校提供了大批优质的生源。
表2-1 抗战时期国立中学设置情况简表
续表(www.daowen.com)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抗战大后方教育研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