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寻音符之外的乡韵:唱词音声解析的文化意义

探寻音符之外的乡韵:唱词音声解析的文化意义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唱词音声的解析,有助于文化阐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沪剧而言,通过对唱词音声的记音与梳理,沪剧这个上海地域的代表性戏曲剧种,在我们心中有了较立体的呈现。总之,此个案要强调的是研究唱词对唱腔的影响,绕不开对唱词音声本体的剖析前提;解析唱词音声,对把握地域性声乐品种的地域性音乐价值,至关重要。

探寻音符之外的乡韵:唱词音声解析的文化意义

对唱词音声的解析,有助于文化阐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沪剧而言,通过对唱词音声的记音与梳理,沪剧这个上海地域的代表性戏曲剧种,在我们心中有了较立体的呈现。如,入声用韵的减少,让我们透视到演员群体外地人员的比重在大幅度增加;而舌尖擦音在沪剧中的使用状况,则导引我们关注沪剧地域性音乐的基础——上海方言的演变状况,以及这种演变所反映的文化嬗变背景。

总之,此个案要强调的是研究唱词对唱腔的影响,绕不开对唱词音声本体的剖析前提;解析唱词音声,对把握地域性声乐品种的地域性音乐价值,至关重要。

本章事实上已体现多元方法并用的解析理念,其中所用方法有:乐谱分析、音位分析、“声调韵”分析、统计学、“双六选点”、调腔音高走向对比图、文字描述等等,十八般“兵器”协同作战,目的是探究传统地域性声乐品种向深度与广度进发。

【注释】

[1]庄永平:《沪剧唱腔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38-50页。

[2]本表为笔者参考侯精一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与丁迪蒙:《学说上海话》(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整理而制,音标与该书不同处,是编著者根据语音音响调整的。例字主要引自这两本书。

[3]同上。

[4]本表为笔者参考侯精一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与丁迪蒙:《学说上海话》(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整理而制,音标与该书不同处,是编著者根据语音音响调整的。例字主要引自这两本书。

[5]丁迪蒙:《学说上海话》,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文字在该书封面,音标由钱茸根据实际音响而标注。

[6]笔者根据音响记词注音,音响出处:《中国戏曲精品系列·沪剧名段》,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音像出版社。

[7]引自《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上)》,第67页。

[8]同上,第84页。(www.daowen.com)

[9]庄永平:《沪剧唱腔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10]庄永平:《沪剧唱腔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11]周巍峙主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上),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第55页。

[12]周巍峙主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上),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第61页。

[13]周巍峙主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上),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第98页。

[14]此图表为“调腔音高走向对比图”,是霍亚新受黄妙秋博士论文中所用图的启发,又改进过的(请参阅本书第七章第五节“图解手段举隅:‘调腔音高走向对比图’”)。

[15]这一点庄永平老师在他的《沪剧唱腔欣赏》中已谈及。

[16]庄永平编著:《沪剧唱腔欣赏》,2005年版,第70-71页。

[17]周巍峙主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第65页。

[18]周巍峙主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上),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第4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