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音符之外的乡韵分析

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音符之外的乡韵分析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淄博方音比,五音戏与淄博方音基本一致,细微差别在于淄博方音没有[z]声母。作尾音时与发音与h相同。分类学的大忌之一,就是分类过多。

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音符之外的乡韵分析

案例:引自《巴渝民歌唱词音乐分析》[30](胡晓东[31]

……

巴渝民歌唱词的地域声乐品种专用选点:

所谓地域声乐品种专用选点,即该地域方言母语中不使用的某些语言音素,却在该地域的声乐品种的唱词中使用,且成为其具有标志性的音乐特征。关于这一点,最显著的莫过于在川江号子或一些农事号子中常见的“打哟嗬”了。在重庆方言音系中,原本没有音素[ɤ]和韵母[uo]的,但在多数川江号子演唱时,由于“打哟嗬”而产生的大量衬词中,船工或农夫们为了振奋精神、激发内在潜能,往往不会顾及在日常生活中某个字的规范发音,而只专注于咬牙卖力气时的酣畅与爽快感了。这时的“打哟嗬”喊出来的唱词里常会出现音素[ɤ]和韵母[uo],且其音色必定是丰富多彩、亮丽纷呈的,自然也就极富巴渝地域文化特色了。

此外,有许多外来的声乐品种在重庆扎根后,虽然大部分唱词的语音都发生了本土化,但还有部分唱词仍保留了其原有的发声方式,这一现象也使得这些声乐品种中的某些唱词成为巴渝民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民间佛教歌曲《大悲咒》中常出现的声母[n](“南”“呐”“尼”)与韵母[uo](“埵”“娑”“陀”“啰”),在重庆方言母语音系中本不存在,却在这首民间佛教歌曲饶有意味地演唱者,反而成为该类歌曲在巴渝地区本土化后的标志性特征,这在其他一些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多的歌曲中也有所见。这些音素统称为巴渝民歌的地域声乐品种专用选点,对于研究地域声乐品种之音乐形态特征有着积极的意义。(www.daowen.com)

……

案例评说:

本案例充分理解了我设计这一选点的意图。作者胡晓东是一位佛教音乐的博士研究生,他从佛教音乐文化的角度使用了这个选点,具有开拓意义,也证实了这一选点设计的开放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