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语音学(Experimental Phonetics),早期又名仪器语音学(Instrumental Phonetics),是用各种实验仪器来研究、分析语音的一门学科。传统的语言学家多凭口耳来模仿语音并依靠音标对语音进行描写。近代有了能研究言语生理状况的医学器械,以及能测量、分析言语声的物理仪器,人们把它们应用到语音研究上,形成了“实验语音学”。
自从20世纪20年代末,刘复与赵元任开始引进各种语音测试仪器,中国的实验语音学就有了雏形,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也走上了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之路。这一领域的科技属性,决定了它的工具总在不断更新。如今,这一学科使用的仪器已相当程度数字化。
目前语言学界许多研究的终端定论,倚仗实验语音学手段。例如彝语界为彝语的一个注音符号“ie”,是应该对应国际音标的[e],还是[ɛ],有不同看法,最后就借助了语音实验的测定。
实验语音学界其实早已涉足音乐现象。这一学科的泰斗吴宗济先生就曾谈论:“经过训练的演员和没经过训练的人……元音共振峰的强弱比例是不同的,前者的高次共振峰比较丰富……戏曲界所谓的‘水音’(声音不干),恐怕就是指共振峰的特点而言的。”[21](www.daowen.com)
实验语音学方面的领军人物,还有北京大学的孔江平先生与香港科技大学的朱晓农先生。
浏览实验语音学界的研究成果,让人眼界开阔。他们目前比较尖端的研究课题是人—机对话。显然,以当前高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实验语音学的前景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后工业时代的另一个特点是信息的数字化。
这就意味着,在唱词中,音乐的“中国元素”,不仅可以借助国际音标记录,还可以借助信息数字化手段量化展示;对唱词中的中国音乐元素,不仅可以捕捉,未来还可能整体仿造(例如:开发出为多元语音声乐服务的设备,直接转换歌词为不同的民族语言或方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语音学的介入,突出地体现了后现代多元文化追求的特点——依靠后工业高科技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