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提“乐说”,实指中国传统声乐品种中的“说”,为区别于言语[15]中的“说”,也为强调其音乐属性,故冠以“乐”(yuè),称“乐说”。这个概念,在此涵盖所有声乐品种中区别于“唱”的,与言语之“说”发声形态接近的音声,如各种“说”“白”“诵”“吟”以及唱段中夹杂的类似音声。“乐说”,在声乐品种中,是与“唱”平起平坐的另一种音乐表达方式。
其实,熟悉中国传统音乐的人,应该对“乐说”并不陌生。一代宗师刘宝全,对京韵大鼓的演唱有一个经典要求:“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说就是唱,唱就是说”。这句话不仅道出京韵大鼓的演唱特色,也道出了说唱艺术(曲艺)的演唱特色。
大家都知道,曲艺各曲种的表演艺术特点,就是时说时唱,所以才又被称为“说唱艺术”。曲艺品种的叙述成分是以“乐说”为主,而抒情部分的唱段,其实也离不开“乐说”。比如京韵大鼓《林冲发配》唱段的第一句“君王专制有阶层”,前四个字与北京话的“说”(言语之“说”),完全一致,直到第五个字才开始搭上了腔;到了第二句“金字宝塔一般同”,前三个字又是“说”出来的,“塔”字的尾音才挂上腔(才真正能用音符记录)。这就是刘宝全先生所说的:“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说就是唱,唱就是说。”
扫码听音频(www.daowen.com)
我在这里想再进一步强调的是,纵览中国传统音乐,刘宝全老先生这句话其实道出了整体中国传统声乐品种的一个特色,即“说”(“乐说”)与唱的相互转换、相互融合。因此,本章所提“乐说”及其与唱的关系,绝不仅仅涵盖了曲艺类别中的说唱关系,其外延几乎通达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传统声乐品种,尤其是使用汉藏语系语言的各民族声乐品种。
在中国传统声乐品种中,“乐说”与唱常常是协同上阵的,它们不仅呈现为具有互补、对立的音声色彩,而且还能碰撞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音声。但迄今为止,对中国传统声乐品种中的“乐说”及其与腔的关系,却鲜有深入的量化研究。
为了迈出量化分析的步伐,首先,需要从生理层面搞清发声器官的某些功能;其次,需要为与“乐说”相关的术语,找寻定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