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歌声音位置分析:乡韵探寻与普通话演唱声

民歌声音位置分析:乡韵探寻与普通话演唱声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在歌唱声音位置上有了语言意识,就不难发现我国多民族、多地域方言的声音位置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语系的地域性唱词与汉语普通话译文的声音位置显然是有矛盾的。其次,由于汉藏语系内部各语族、语支、语言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即便是与汉语普通话属同一语系,或同一语言而非同一地域的地域性唱词,也会在声音位置上,与汉语普通话译文颇有差距。

如果在歌唱声音位置上有了语言意识,就不难发现我国多民族、多地域方言的声音位置也不尽相同。

首先,我国有着五大语系(请参阅本书第十三章第三节二之(二)“地域多元音声的模糊性”)的语言,所属语系不同的民族只要使用本民族、本地域的语言歌唱,声音位置自然与汉语普通话是不一致的。如印欧语系的民族(塔吉克、俄罗斯等)声音必定较“竖”;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的小舌音用得多,歌唱时,声音位置自然会靠后。这些不同语系的地域性唱词与汉语普通话译文的声音位置显然是有矛盾的。

其次,由于汉藏语系内部各语族、语支、语言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即便是与汉语普通话属同一语系,或同一语言而非同一地域的地域性唱词,也会在声音位置上,与汉语普通话译文颇有差距。如壮侗语族腭化音与唇化音的大量存在,使得壮歌、侗歌的原文演唱比普通话的声音位置还要靠前;再如彝族语言中浊音与鼻塞浊音的大量存在,以至用彝语歌唱的毕摩,声音位置经常处于低位咽腔(有解剖学常识的人应该知道,与发声有关的“腔”,只有“口腔”“鼻腔”“咽腔”。有人所持“胸腔”的说法,只是一种想当然)。

鉴于上述各例,可以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地域性唱词,就应有什么样的歌唱位置。诚然,歌唱不是说话,歌唱时的咬字发音自然与说话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唱词咬字发音的基础还是语言。因此,演唱的不同声音位置取决于不同的唱词语言。反之,如果用位置去限制语言,便会导致:①因唱词语音变异而无法准确表达原文意境;②因唱词语音变异而无法展示作为地域显性音乐符号的特性美感。可悲的是,这种削足适履的举措,在声乐界竟然还相当严重。

若干年来,总有一些人贬低原生态与通俗唱法为“不科学”。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所说“科学”与“不科学”的指向是什么,按照一般的理解,一指是否毁嗓子,二指是否能唱出美的声音。对此,笔者有如下思考:(www.daowen.com)

毁不毁嗓子,主要取决于气息作用于声带的方法,与声音位置关系不大。“唱在气流上”是声乐界的经典说法,这才是不毁嗓子的关键

我不否认美声与学院派在气息的运用上,有许多“唱在气流上”的科学经验。但原生态与通俗唱法未必就全然没有气息运用的科学经验。如云南彝族歌手李怀秀姐弟的气息如此之长,山西歌手石占民的气息使用也有惊人的独到之处。

我不否认,我国声乐界多年来在使用意、法、德、俄等国语言歌唱的技能上、教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国际获奖众多。但是以超语言的规范限制歌唱位置,却是极大的“不科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