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半叶,世界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走向后工业经济。后工业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信息化与数字化。于是,单一的“标准件”化观念从经济基础上被动摇了,后工业文明的代言理念——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多样化”追求,渐成趋势。“全球化”(Globalisation)一词的内涵,在文化领域已经在悄然转义。工业文明理念倡导的“全球化”是全球经济与全球意识形态的一体化,强调国际统一模式,即以欧洲工业社会文化为范式,以欧洲社会审美的标准为唯一标准;后工业文明理念所张扬的“全球化”则是“多元文化互动”[1]。
从狩猎、游牧、农耕等前工业文明的多元文化状态,到工业文明的一体化,再到后工业文明追求的多元文化,似乎展示了一次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进程。但是,前者的“多元”仅仅是一种自然状态,而后者的“多元”,不仅增加了主动追求的积极成分,后工业时代的数字化高科技手段还为挖掘和维护文化特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电视节目曾报道,由于使用高科技手段,现在的陶瓷复制效果“几乎能够以假乱真”。近几年英国启动了一个工程,要用数字化的方式保存中国京剧的流派艺术。由此可以看到,后工业文明的数字化特点,是“非遗”实施的技术保证。这些现象表明,“非遗”项目的启动发生在当今,已不仅是丢失多样文化的痛惜所致,也是科技发展进程的一种必然结果。(www.daowen.com)
令人欣喜的是,尽管多样性的传统文化品种、文化样式,往往“残存”于还未被工业文明“荡涤”的社会中,但维护文化特性的拯救工作已经成为全球的行动。
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特点,使得其理念能够及时影响并导引全球,以至我们国家经济水平尽管还处于工业文明的初级阶段,追求多元文化的理念却已与后工业文明接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