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新编教育学原理相结合

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新编教育学原理相结合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小学德育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校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新编教育学原理相结合

德育途径即德育的实践形态,也就是德育实践活动空间和时间的组合及其利用。德育途径又称德育的组织形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也决定了德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途径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各种途径之间又有着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

中小学德育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德育课程和其他各科教学

德育课程和其他各科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途径。德育的理论性课程为品德、思想、政治课,它们是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教学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实现德育的目的,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学生就能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品德。

例如,语文课的许多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事物和人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的感染与教育;历史、地理课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课堂;音乐、美术课通过艺术形象,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数学自然科学等课程可以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教育

当然,教学这个途径也不是万能的,只通过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教学进行德育,容易使学生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2.课外、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学校和班级应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娱乐、体育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各种社团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校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可以主动与少年宫、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儿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校外文化教育单位建立联系,利用这些专门场所和社会其他教育设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www.daowen.com)

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和一些适宜的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过,这种成果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获得。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平行的教育……只能成为一种不起作用的过程,不会有积极有用的结果。”很多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好逸恶劳、怕苦畏难、依赖别人、自私、任性、冷漠等性格缺陷,从劳动实践入手,并紧密结合有关事理的教育去进行矫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远足、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和军训等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收到多种教育效果。

3.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组织和建设好班级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根据各自的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发挥组织作用,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青少年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5.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是形成整体性教育氛围的条件。学校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加强管理校园环境,可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响。其中,校歌、校训和校风可以对学生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学校里的黑板报、壁报、橱窗、广播、影视、图书馆、陈列室等多种形式和专用场所也都是良好的教育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