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小学德育基本原则-《新编教育学原理》

中小学德育基本原则-《新编教育学原理》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育原则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下面简要介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一些原则。这一原则是根据德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约这一规律提出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培养的中小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和思想觉悟,应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知行统一原则也是德育的内在要求。

中小学德育基本原则-《新编教育学原理》

德育原则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德育原则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德育原则源于德育实践,是广大教育者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处理和解决德育工作中一些基本矛盾和问题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对于德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下面简要介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一些原则。

(一)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按现行的方针、政策要求学生,把德育的方向性和现实的可能性结合起来,使各项德育活动具有共产主义方向性和具体的社会主义品德教育的目的性。

这一原则是根据德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约这一规律提出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德育属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德育范畴,因此,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方向。这是社会主义德育的根本原则,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德育培养新人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进行德育的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同时,我国现阶段的德育又要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使德育不脱离实际,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德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贯彻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性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高级发展阶段和必然的发展方向与归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德育的共产主义方向性,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武装学生,使他们了解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同时使他们了解、向往和追求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引导他们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

(2)坚持德育目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进行教育。要明确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在德育目标上,解决好普遍性要求和先进性要求的关系;在德育内容上,解决好基础性内容和超前性内容的关系;在理想教育上,解决好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要克服要求过高、不分层次、过于理想化而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弊端。学校要把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教育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劳动联系起来,使德育落到实处。

(3)把学校德育置于社会大背景之中。要拆掉学校和社会之间无形的隔离墙,将学校这一传统的“理想环境”“真空世界”变为现实环境与真实世界,将理想化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变成社会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者要帮助学生从小学会全方位、多侧面、科学地观察社会,具有世界意识、现代意识;既能适应时代潮流,又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做到对自己的个性发展承担个人责任,进而做到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以至人类社会、生态环境承担个人的责任。

(4)引导学生把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联系起来。教育者要善于由小见大、由近及远,教育学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成为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

(二)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要在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认知,帮助学生把思想认识的提高与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形成统一起来,使他们的思想认识言行一致。

知行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培养的中小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和思想觉悟,应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为实现这一目的,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求学生把相应的理论和认识付诸实践,落实为行为,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知行统一原则也是德育的内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育就是要把道德内化为个人的品德。我们知道,品德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等的综合体现,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构成品德。道德认知是产生道德情感的必要条件,没有道德认知就不可能产生道德情感;而没有道德意志支配的行为,不论它带来怎样令人满意的结果,都算不上道德行为。反之,不管一个人的道德知识有多么丰富,若无切身体验和情感的参与,就不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若一个人仅有善意或善念,却没有体现善意的恒心和坚持,没有实际的道德行为,也算不得一个有道德的人。

贯彻知行统一原则,要求德育工作把学习理论和参加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具体要求如下。

(1)理论的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思维能力。教育者要用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来教育学生,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觉悟,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具体的道德情境中去体验、推理、判断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继而借助理性的力量形成相应的道德信念,从而理解和践行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切实提高道德思维能力。

(2)注重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者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的基础上身体力行,在实际的道德行为中增进学生对思想品德要求和道德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认同,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三)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通过正面引导激发学生思想进步和道德发展的积极性,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明了自身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又要辅以纪律约束,通过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等对学生的行为实行监督和调控

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中国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压服、灌输的教育方式造就的多是“死读书、读死书和读书死”的书呆子和只知服从、不思变通的奴仆;社会主义教育要求培养有思想、有觉悟的劳动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教育培养具有自尊、自强、自立和自信等心理素质能动性人才。这就要求德育必须坚持正面引导,通过说服来教育学生。

青少年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不成熟性和可塑性,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觉悟和道德认知尚未形成。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德育的内容和目标。如今的青少年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加追求个性和思想的独立,教师采用疏通、引导和说服的方式更能适应当代青少年的发展需求和特点。

教师说服的教育行为本身就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坚持以疏导启发、循循善诱的方式教导学生,学生必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渐倾向于用理性的方式待人处世。教育者只有把学生当作有理性、有发展潜力的人来对待和教导,才能把他们培养成真正具有理性的人,才能不断发掘学生的巨大发展潜力,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贯彻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引导学生产生追求进步和求真向善的行为倾向。态度、观念的形成和转化不是通过压制和强迫就能实现的。教育者要在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把内在的发展要求和目标转化为思想、态度和相应的行为。虽然在情况紧急时,教育者应当机立断,运用自身的权威使学生服从要求;但从长远来看,说服会比压服更有效。教育者要克服强势心理,把学生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用权威、权力去强迫、威胁和恐吓学生;而是通过疏导、说服,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教育。

(2)坚持正面教育,多用示范和表扬。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勇于追求进步和个性的完善。教育者要更多采用正面教育的方式,通过展示社会上的先进人物或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向学生揭示积极进步的思想观念和规范的道德标准。在这里,教育者自身的榜样示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教育者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自身高尚的德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来自教育者的模范影响是其他的榜样人物所不能替代的,因为通过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的教育者的言行,会体现和肯定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期望学生去形成的德行。

教育者要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教育者应该经常通过表扬鼓励学生的道德行为,肯定学生的正确行为,并合理运用奖赏等手段激励学生的道德行为。

(3)加强纪律约束,规范学生行为。青少年学生自控力差,难免出错。因此,在强调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教育者还要利用校规、校纪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并经常检查监督,持之以恒,帮助学生形成遵章守纪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四)爱护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尊重、信任学生就要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相信学生有不断发展的潜力。严格要求学生是指要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在学生现有道德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学生的道德向更高水平、更高阶段发展。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提出的严格要求,才有可能被学生真诚地接受并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能提出适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帮助学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发展要求并最终实现相应的发展目标。

贯彻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www.daowen.com)

(1)爱护和尊重学生。尊师爱生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的优良传统。爱护和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准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尊重,是学生追求思想进步和道德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学生能够从一个爱护和尊重学生的教师身上习得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要求。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会真心关怀学生的成长,才会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尽职尽责、诚心诚意地对待教育工作和学生。

(2)信任学生。爱护和尊重学生是与信任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护学生是基于教师为人师长的责任;尊重学生是要把学生当成在人格上与自己平等的个体来对待,不歧视、讽刺和挖苦学生;而信任学生则是要相信学生在思想和道德发展方面的潜力,相信学生有追求进步和德行完善的愿望。信任学生也意味着教师要有这样的信心,即学生在自己的努力或他人的帮助下能够达到教师所提出的道德目标,并不断发掘自己思想进步和道德发展的潜能,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和遵纪守法的公民。

(3)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而又合理的发展要求。严格要求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发展的现状,掌握学生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同时,教师的要求必须具体、明确,不说假话、废话和空话。教师提出的要求越具体、明确和合理,才越有可能被学生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进而转化为思想观念和相应的行为。

(五)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以及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是对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集体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只有在集体中才有可能培养起来。实践证明,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应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教育学生。当然,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也能对集体产生影响,因此,在加强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个别教育。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贯彻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学生生活的集体,会直接影响其精神面貌。学生生活在一个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集体中,可以培养各种优良品质;生活在一个消极的集体中,往往会纪律松散,甚至染上许多恶习。在建立集体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集体的组织和管理,更要注意集体意识、集体舆论的培养。

(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增进集体成员间的了解,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树立起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集体活动,使一切好的、先进的东西通过集体活动得到巩固和发扬,使不好的、落后的东西得到克服和消除。

(3)针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个别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集体教育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个儿童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个儿童。贯彻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师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针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个别教育。现实德育实践中,很多教师把某些学生当作“害群之马”,这种把某个或某些学生摒弃在集体之外的做法违背了集体教育原则。只有当每个学生都被接受为集体的成员,每个学生都把自己视为集体的一分子而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时,这个集体才是真正的集体。

个别教育是一个与集体教育紧密相关的过程,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抓个别教育而不抓集体教育,就不可能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只抓集体教育而不抓个别教育,就会使教育工作流于一般化。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六)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优点、长处和先进因素,克服缺点、短处和落后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反映了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通过其心理内部矛盾的转化来完成。因此,德育应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认识并发扬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实现心理内部矛盾的转化。

贯彻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全面了解学生。从德育的角度来看,教师至少要从两个方面去了解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有水平,对学生发展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做到心中有数。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也都存在缺点和短处。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短处,也要看到学生发展中的优点和长处。另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身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教师要想成功地教育一个学生,就必须关注学生背后隐含的这些因素。在学生的家庭、社区和成长经历中,存在很多有利于教育的因素。很多教师忽视或不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做学生工作急于求成、盲目急躁,一般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的教师总是习惯于夸大所谓优秀学生的长处和所谓“后进生”的短处,看不到优秀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看不到“后进生”也有优点和长处。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克服这种偏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面对优秀学生,不能只看到其优点和长处,也要关注其缺点和短处,利用优点和长处来避免缺点和短处;对待落后学生,不能仅看到他们的缺点和短处,也要看到并强调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利用这些优点和长处去克服其存在的缺点和短处。

(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和教育要求统一起来,使其协调一致、前后连贯。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由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教育影响的多样性决定的。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低水平、低阶段向高水平、高阶段发展的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想要保证教育影响和教育要求前后连贯,各阶段的教育就应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从而保证学生的思想品德始终朝着德育的目标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又是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多种多样、纷繁复杂,难免会出现各方面影响不统一或前后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如果不加以组织和协调,就会造成教育的作用相互抵消或冲突,造成学生思想上的矛盾和混乱。

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和要求应保持一致。首先,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保证各自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要一致。在学校方面,既要保证所有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教育要求具有一致性,又要协调校内各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在家庭方面,家长要就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或看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社会方面,社会各方面要相互沟通、协调,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其次,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协调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在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有责任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家庭和所在社区方面的相关信息,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与学校的教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做好衔接,保证教育影响前后连贯和一致。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提出合理的教育要求,做好中学与小学、高中与初中之间的衔接,把各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协调、连贯起来。这就要求学生的现任教师要与其原来的教师做好交接,了解学生先前的发展状况,为实现有针对性的教育打下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任教师就要全面接受原来的教师对学生所做的评价,而是要一切为学生考虑,防止偏见和先入为主,做到权衡利弊,积极寻找教育的契机,进行恰当的教育。

(八)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从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潜能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是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教育影响必须通过学生心理内部矛盾的转化才能起作用,教师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才能最终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特点来确定合适的德育内容,提出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德育要求,选择适合学生的德育方式,做到既照顾整体,又关注个别。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时代特点进行德育。教师既要研究和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要研究和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师不仅要从理论上学习和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品德、心理,还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新情况,掌握学生思想和道德的时代特征,根据当代学生发展的实际进行教育。了解是理解的基础,教师不了解学生,就无法理解学生,也就无法进行成功的教育。

(2)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进行德育。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个性和心理活动也不一样,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也就有所差异。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就必须了解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对其施加德育影响,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上述原则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德育工作的要求,但各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它们,以便综合地加以运用;而且,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对于任何一个原则,都要从对象、时间、地点和条件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