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新编教育学原理》揭示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新编教育学原理》揭示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育过程的规律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一般认为,德育过程有以下几个基本规律。因此,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总之,教育者要充分发挥知、情、意、行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使各要素在学生品德中全面、和谐地发展。追本溯源,学生的行为规范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对知、情、意、行之间关系的整体把握。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新编教育学原理》揭示

德育过程的规律就是德育过程诸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德育过程的规律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德育过程的规律实际上是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促进学生形成自身思想品德的规律,即以德育人的规律。一般认为,德育过程有以下几个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几个要素构成的,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是在知、情、意、行各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含义及培养

(1)知。知是指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基础。它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道德认知形成的各种道德观。人的品德的形成离不开道德认知,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知为必要条件的。一个不能进行正常道德认知的人,是不可能形成品德的。一个人的道德认知水平总是制约着他的修养水平。例如,我们对中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就是要使中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了解自己在日常行为中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哪些绝对不能做。因此,德育过程常常是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开始的,教育者要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基本的道德知识、理论和各种道德规范,逐步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对调节学生的行为,加深其情感的体验,增强其意志和信念都有极大的作用。

(2)情。情是指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是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一般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一个人如果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即使有了某种道德认知,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例如,有的学生懂得劳动伟大的道理,却好逸恶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对劳动毫无兴趣。在德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去体验参加道德活动所获得的愉快和满足,体会道德的价值和需要,发展他们深厚的道德情感。

(3)意。意是指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它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去克服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所做出的自觉努力。事实证明,尽管意志薄弱者有某种道德认知和情感,但是当其遇到艰难险阻时便不能坚持实现已确定的道德目标。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坚持不懈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中小学生年纪尚小,遇到困难和干扰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持之以恒,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意志,去完成道德行为。

(4)行。行是指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它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支配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因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评价一个人的品德如何,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例如,有的学生熟知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但事实上不去遵守,这不能说其具有相应的道德;相反,也不能认为,只要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学生就已经具备相应的道德。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特别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的道德规范,长期坚持下去,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作风。

2.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和谐发展

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情、意在由知到行的转化中起着调节作用。因此,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活动时,要注意全面性,兼顾知、情、意、行各要素,不能厚此薄彼,有所偏废。教育者在德育工作中,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晓之以理是指教育者要坚持用正面教育和道德知识武装学生。动之以情是指教育者要使学生对行为对象有发自内心的情感,而不是对其进行空洞的理论灌输和说教,要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导之以行是指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一定的行为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明确怎样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勇于实践,使道德观念、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持之以恒是指教育者要坚持长期、细致的工作,不怕麻烦,不怕反复,同时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总之,教育者要充分发挥知、情、意、行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使各要素在学生品德中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般来说,教育者在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时,不可忽视其背后的知、情、意。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就不会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犹如一个不知美为何物的人,他不可能去感受美、欣赏美,更不会去创造美。有了情感,就会产生动力。只有情感是深厚的,意志才会是坚定的,并最终表现为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基于满足情感的需要,所以,它才会是自觉的、长期的。追本溯源,学生的行为规范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对知、情、意、行之间关系的整体把握。

3.德育具有多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德育工作中,应将知、情、意、行哪个方面作为教育的开端呢?一般来说,先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开始,而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最后形成行为习惯。但是,学生知、情、意、行各个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先,有的后;有的快,有的慢;有的较稳定,有的常反复。而且,每个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也存在差异,在不同要素上的表现不尽相同。这些决定了德育工作可以从多处入手,具有多种开端,既可以从知或情的培养入手,也可以从意或行的锻炼开始。

以中小学生常见品德问题“言行不一”为例,究竟将知、情、意、行哪个要素作为开端抓起呢?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学生可能是对行为规范不理解或认识不深刻,这就要从知开始,提高其道德认知,增强其自觉性;有的学生可能是熟知道德规范,但不能身体力行,这就要从行开始,加强其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有的学生可能缺乏情感体验,没有强有力的行为动机,这就要从情的培养开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其道德情感;有的学生可能是既懂道理也能行动,但就是意志薄弱,不能持之以恒,这就要从意开始,通过完成一定的道德活动来磨炼其道德意志,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可见,德育具有多端性,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究竟从哪里开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它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把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部教育的影响是不可缺少的,但外部教育影响又必须通过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起作用。矛盾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提高的过程。例如,为集体做好事,这是集体与教育者的要求,但这与学生自私的思想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经过思想斗争,集体主义思想战胜了自私自利思想。这种矛盾解决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就由原有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只要不断有新的道德要求与学生的现有思想品德水平产生矛盾,学生的思想品德就会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学生的思想矛盾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思想上存在许许多多的矛盾,从思想品德的心理要素来看,有知与不知、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健康情感与不健康情感、认识与意志、知与行等矛盾;从社会内容来看,有进步与落后、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矛盾;从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来看,有个人需要和社会现实、个人原有思想品德和社会发展要求等矛盾。这些矛盾复杂地交错运动并相互转化。如果学生没有思想的内部矛盾斗争,就不能形成和发展其思想品德。(www.daowen.com)

自我教育能力是思想品德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年龄才智的增长,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及其在德育上的主要体现——自我教育能力,在他们自身的品德发展和提高上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教育者只有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被转化,德育才能更顺利更有效地进行;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德育的最终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独立自主的道德主体。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很不赞成紧紧抓住青少年的手不放,一直到17岁还只把他们当作消极的受教育者的做法。他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自我教育最通俗、最确切的注解。青少年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道德上的自律,达到古人所崇尚的“慎独”的道德境界。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没有活动和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又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并接受检验的。如果德育过程基本处于静态,只让学生端坐静听教师的道德说教,那么不仅缺乏使学生感兴趣的外部教育活动,而且必将导致学生思想情感活动的停滞。学生对教师的说教不但会毫无积极性,甚至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被迫顺从教师的要求,其行为也不可能持久,更不可能把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品德。相反,若把德育过程组织成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那么情况则大不一样。符合教育目的和学生特点的各种教育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追求。学生在完成一定的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遵循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与要求,经受道德锻炼;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及个人行为的需要。学生在这种活动中,便会形成相应的品德,发展一定的道德能力。

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最基本的活动是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既包括智力活动也包括体力活动,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从形式上来分,学习活动包括学科学习活动、课外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学科学习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获得在集体中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掌握公共生活的准则和规范,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学生可以形成一些最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道德品质,诸如责任心、进取心、成就感、纪律性、坚持性、乐群性、忠实、勤奋和创造精神等。同时,教学过程以科学知识武装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道德思维、道德判断和正确决定活动方向的能力。

另外,教学以外的班会、校会、团队活动、各种兴趣小组等课外教育活动,由于具有生动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这些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受学生欢迎的教育活动。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可以认识社会生活的真实面目,学习怎样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革与创新活动,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长期发展的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其成长、成熟而不断深化发展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主要是由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不但要提高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而且要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学生在这些因素上的不断提高和深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也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反复的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反复性,一方面,当今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非常复杂,意识形态领域里正确和错误的思想、先进和落后的思想、多元的价值理念等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学生的思想上来,因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是反复的。另一方面,学生的各种思想品德具有不稳定性。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思想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因而可能会因其初步形成的良好思想品德受到不良思想品德的影响和侵蚀,而出现良好思想品德与不良思想品德的曲折斗争过程,甚至可能出现某些倒退。这说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它具有反复性。

3.德育过程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并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螺旋式地不断深化,具有逐步提高的性质。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这一规律,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因此,教育者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教育界,有的教师不能正确看待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反复现象,其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的情感与态度随着学生思想品德行为出现的反复而反复。有的教师看到自己耐心教育并已有明显进步的学生重犯错误,便感到伤心、气恼、失望,觉得学生辜负了自己的努力,于是,态度不再耐心,方法不再讲究,任自己的消极情绪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出现的反复而出现。二是教师把学生思想行为出现的反复看成学生屡教不改、本性难移的表现,从而放弃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做法都是违反德育规律的。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教师要把学生思想品德行为出现的反复视为学生进步中新、旧因素斗争的表现,视其为促进学生转化的关键时机;要以冷静的头脑、炽热的情感,经常抓、反复抓、抓反复,树立不怕反复的思想,一抓到底,持之以恒。

教育者对德育过程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既需要教育者的不断学习、思考,总结前人成功的经验,又要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逐步领会育人的道理,使教育工作做得更积极、主动。实践证明,遵循德育过程的规律去进行德育工作,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育者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一定要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