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中,须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社会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践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关注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教学改革实践需要教学理论的充分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即教学理念和教育生产方式的转型。而准确解读国家改革文件的任务就落在教学理论研究者的身上。
教学改革必须理论先行。教学研究必须贴近学术前沿,与国际接轨;教学研究必须贴近改革前沿,与实践接轨。
(三)关注教学的组织
关注教学的组织要做到统整与衔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关注课程组织的要素,包括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学习经验的组织。
(2)关注学科间的统整,打破学科中心或分科主义的定式,树立教学总体结构的观念,关注不同学科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定位。
(3)关注学科内的统整。
(4)关注学科观的转变,确立新的学科观,这是课程开发必须解决的课题。
(四)关注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注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思想品德教学的建设,加强德育课程的现实针对性。根据新时期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的课程内容,探索新的教学实施方式和途径。
(2)关注学科内在的教育性,拓展学科教学标准和相关教程的德育空间。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着重强调课程标准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各科教材必须体现既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3)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增强道德实践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是具有自己的独立功能和价值的教学。
(五)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向教学的渗透
信息技术对学校课程和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结合的立足点将从传统的技术本位转向课程本位。
(六)关注教师的发展
关注教师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关注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2)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新课程强调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
(3)关注教师能力的提高。强调教师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提高对教学的整合能力。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
(4)强调教师关注对学习方式的引导、转变。强调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新教学中,教师是教学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教师的教学地位和对教学的作用也将获得提升。
本章主要介绍教学的概念、意义、基本任务,以及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基本阶段,重点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教学工作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理解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的基本环节和教学的组织形式等内容的学习,了解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尤其是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教学评价的有关知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老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不妥当的是( )。
A.家庭作业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家庭作业的形式要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性记忆的作业
2.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看,课堂教学是教学的( )。
A.唯一组织形式 B.基本组织形式 C.重要组织形式 D.辅助形式
3.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 C.启发性 D.巩固性
4.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5.我同古代墨子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它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www.daowen.com)
6.教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
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B.讲述、讲解、讲读、讲评
C.讲述、讲评、讲演、讲读 D.讲解、讲演、讲读、讲评
7.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夸美纽斯
8.课外辅导是上课的( )。
A.延续 B.必要补充 C.扩展 D.深化
9.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的是( )。
A.发展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自我评价
二、简答题
1.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简述教学的意义。
三、辨析题
1.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是教师教得怎么样。
2.教学方法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
四、材料分析题
一天,老师正在讲课,突然天色大变,狂风呼啸,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学生坐不住了,纷纷窃窃私语。见到这情景,这位教师干脆放弃原有的教学计划,顺应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趴在窗前尽情地观察起雨景来,10分钟后学生才回到座位上。老师:谁能用我们学过的古诗来形容一下刚才的天气?
学生:山雨欲来风满楼。
学生:碧山还被暮云遮。
学生: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老师:好,这一句极为贴切。
学生:老师,我认为应该是“白雨跳珠乱入窗”才对。
学生:改为“乱敲窗”更好,“乱敲窗”说明了雨点大,而且像个调皮的小娃娃,好像也要挤进来和我们一起读书。
改完诗,教师又要求同学们把刚才的雨景和争论都写下来。不长时间,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习作便应运而生了。
请结合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分析此材料。
五、复习思考题
1.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2.怎样理解教学的过程及本质?
3.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有哪些?怎样运用?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5.什么是教学原则?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运用这些原则时应该注意什么?
6.什么是教学方法?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7.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8.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运用时应注意什么?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10.教师怎样备课?
11.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12.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它有哪些特点?怎样评价班级授课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