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来自《新编教育学原理》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来自《新编教育学原理》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过程的规律是指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揭示教学过程的规律,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促进教学,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学生的认识过程符合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即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从感知到理解,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其结果必将导致注入式教学,带来学生掌握知识上的一知半解、形式主义。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来自《新编教育学原理》

教学过程的规律是指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揭示教学过程的规律,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促进教学,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直接经验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就是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形成的书本知识,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如磁带、录像带、电脑电视电影等。在教学中,学生主要学习哪种经验,两种经验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是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个体认识的过程。学生的认识过程符合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即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从感知到理解,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但是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对于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又有其特殊性,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是学校教育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其主要特点是:把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简单化、洁净化、系统化、心理化,组成课程,编成课本,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这就可以使学生避免重复人类在认识发展中所经历的错误和曲折,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来掌握人类创造的基本知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征程,攀登科学文化的新高峰,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书本知识是以抽象的文字符号来表示的,是前人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的认识和概括,而不是来自学生亲身的实践与经验。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实获得的感性经验。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有的感性认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由于学生的认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因此,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可以建立在少数、典型、有限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展示给学生的可以是真实的事物,也可以是标本、教具、图表、模型、影像等,甚至可以是教师具体形象的描述。无论何种方式,只要能达到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的目的即可。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和理解知识,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将直接经验条理化、系统化、全面化、深刻化,从而掌握知识,进一步认识世界。

3.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

教学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是学生个人认识、人类认识获得自身发展的捷径。要使学生便捷而高效地掌握书本知识,则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在处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时,要防止在教学史上曾出现过的两种倾向:一种是在传统教育影响下产生的偏向。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不注重给学生感性知识,忽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求知识,未能把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直接经验很好结合起来。其结果必将导致注入式教学,带来学生掌握知识上的一知半解、形式主义。另一种是在实用主义教育观影响下产生的偏向。过于重视学生个人经验的积累,注重从做中学,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来发现、获得知识,而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传授,使学生认识的发展流于自发状态,结果学生往往难以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二者都违反了教学的规律,人为地割裂了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在教育史上,关于知识和智力谁轻谁重、谁先谁后,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以裴斯泰洛齐和洛克为代表的形式教育论——只注重智力发展;另一种是以斯宾塞和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实质教育论——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知识与智力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知识与智力的关系,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是增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必须通过注意、观察、思考、想象和记忆,随之,其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记忆力必然得到一定的发展,可以说学生的智力发展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智力活动的具体内容必然是一定的知识,离开了知识,智力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常说的“无知必无能”是很有道理的。没有知识,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思考问题就没有依据,学生的创造发展将失去基础。因此,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无知便无智。

2.发展智力是深入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这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的智力水平。一个具有较好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学生,必然能够有效地利用知识,使有限的知识向无限的知识转化。认识能力具有普遍的迁移价值,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质量,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而且能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全的知识。所以,学生智力的发展是使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内在力量,是深入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强调知识和智力的统一,并不排斥两者的差异

知识与智力毕竟是两个概念。知识属于经验系统,反映的是客观实在的结果;智力属于心理发展系统,是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知识是社会的,即使当初发现知识的个体已经消失,但他的发现仍会在社会中广为传播,甚至世代相传,知识为社会所有;智力是个体的,它终归会随着个体的消亡而消亡。知识是后天获得的,人非生而知之;智力则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实践的结晶,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不断发展的。知识的掌握进程长,可以终生学习,不断积累;而智力的发展与人的生理发展,与成熟、衰退有关。有研究表明,人在20岁以前,智力发展成直线上升趋势,20岁到30岁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以后发展缓慢,50岁以后逐渐下降。知识和智力毕竟是不同的两个事物。大量事实证明,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一定都与智力发展水平成正比。有的人知识较多,但能力较差,满腹经纶,不会应用;有的人知识较少,能力却较强。可见,从掌握知识到发展智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掌握的多少有关,而且与掌握知识的质量、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运用等有密切的关系,二者不是同步发展的。

4.从掌握知识到发展智力的条件

因为知识和智力二者有区别,因此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论思维的形式。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去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5.教学中应防止的两种倾向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内容和基础,智力又是提高知识质量的条件和要素,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们反对教学中只抓知识教育、忽视智力发展的做法,同时也不主张脱离教材,另搞一套去发展智力。我们强调,应将知识教育与智力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结合知识的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掌握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就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得越是富有创造性,他们的智力就将发展得越快,达到的水平就越高。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的辩证统一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来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因而弄清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会形成和改变一定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这种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未必符合一定的社会要求。而培养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人才是每个社会教育的基本目标。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发挥教学的积极教育作用,从而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正确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

(1)教学的教育性是社会对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社会所要求培养出来的人,绝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有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具体的人。教学既然是学校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因此任何社会都必须对学校的教学过程提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社会要求主要通过教育目的体现出来。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学校中的各科教学,都要为贯彻这一教育目的服务,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以教学的教育性是社会对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www.daowen.com)

(2)教学的教育性是教材内容的必然反映。任何知识体系都建立在一定的方法论基础上。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一定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相应地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各科教学内容,都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并以此作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通过教材中的思想性,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特别是文科教学,更是直接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思想品质。所以说,任何教材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3)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师本身思想修养的必然体现。教师的教学工作总是按照一定的要求,以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影响着学生,同时也反映着自己的思想倾向。教材的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都受教师立场、观点的影响;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会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把自己的政治立场、社会观点表露出来;另外,教师的教学态度、治学方法都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情感态度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教师的立场、观点会反映在教师平日的言谈举止中,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

2.知识和思想品德的关系

知识和思想品德二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一定的知识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因为真正的科学知识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让学生掌握真正的科学知识,不仅能提高他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还能让他们拥有正确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态度,由此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而思想品德的提高,也会对学习知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它使人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克服各种阻力,坚持不懈地学习,这必将对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可以说,在学习知识方面,思想品德起动力作用,会影响人们学习知识的质量。当然,这并不表明一个人知识水平越高,思想水平就越高,因为二者毕竟是两个概念、两个系统,存在许多差别。我们应正确理解和处理二者的关系。

3.在教学中坚持教育性,防止两种倾向

教学中有两种倾向割裂了知识和思想品德之间的联系:一种是只注重知识的教学,不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使教学的教育作用流于盲目和自发,甚至放过思想教育的良机;另一种是所教知识内容本身没有思想性,教师却牵强附会地进行思想教育,使思想品德教学流于空洞与虚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的人格去教育、去影响学生,同时在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与学两者辩证统一。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引导和组织作用,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①教师代表社会向学生提出教学要求,是社会的代言人。

②学生在各方面并不成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品德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安排,需要教师的指导。

③教师受过专业训练,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有较丰富的知识,可以指导学生。

(2)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把握着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将其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教师总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解答疑难问题,自然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

②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对学生而言,决定其学习质量的因素是教师的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的思想品德端正、业务知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主导作用就发挥得充分,教学就会有较高的质量;反之,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剖析消化,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具体化,变难为易,成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其次,教师要依据教材进行课题设置,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形成技能、技巧。

③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决定着学生的个性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但对于学生学习的自觉程度、主动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教师却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决定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会起到正、负两种不同作用。善于启发诱导的教师,凭借教学的艺术,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相反,不善于启发诱导的教师,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会使学生原有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压抑,学生感觉学习枯燥、乏味,不想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反映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程度的“晴雨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上和学习内容、途径、方法的指导上。教师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标准,遵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地设计、组织、指导教学过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等。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对所学信息的选择(学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学(怎样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意愿有关。

学生虽然许多方面并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他们仍是认识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直接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前提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指向对象,即教育活动的客体,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仅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主导作用,也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能动作用。因为受教育者是具有主观意志和意识的人,他们具有主动性,他们的学习具有选择性,因此,受教育者不仅以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规定着教育者的活动,而且还以自身的意识、意志作用于教育者;同时,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思想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间接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而要使学生自觉掌握知识,主要是靠调动学生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果师生双方能相互配合,就能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这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之间的必然联系。

4.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在教学过程中,要防止忽视教师主导作用或忽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做法。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看成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意志,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强调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处于附属地位。现代教育派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因此,教学中应防止这两种倾向,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