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教育体制-《新编教育学原理》成果

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教育体制-《新编教育学原理》成果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壬戌学制”具有很强的弹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是我国历来学制中最为科学的学制之一,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学校教育制度存在着两个系统:一是解放区学制,二是接收下来经初步改造的旧学制。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就开始进行学制的调整、改革与完善。

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教育体制-《新编教育学原理》成果

我国现代学校教度建立于清朝末期。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政府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下,为了维护其统治,采取了一些改良措施。在教育方面,“废科举,兴学堂”,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并于1902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即“壬寅学制”。1903年又颁布了一个现代学制,即“癸卯学制”。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教育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1912年公布了“壬子学制”,1913年又陆续公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到1922年又颁布了“壬戌学制”,即所谓的“六三三制”。这些学制虽几经修改,但其基本内容是一样的,都是模仿美国和日本的学制而形成的。在民国时期,1928年前后曾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等方案,对学制虽然也略进行了某些修改,但实际推行的基本上仍是“壬戌学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902年的“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承袭日本学制。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是没有实施。

(2)1903年的“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承袭日本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法权形式颁布并实行的现代学制。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规定男女不同校,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第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学制。“壬寅学制”未及实施即为“癸卯学制”所替代,故《癸卯学制》为我国现代学制之始。

(3)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是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主持编制的学制,其也是承袭了日本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该学制明显反映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www.daowen.com)

(4)1922年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由学术界人士和民间人士制定,也是我国学制史上第一次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学校教育阶段。“壬戌学制”具有很强的弹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是我国历来学制中最为科学的学制之一,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学校教育制度存在着两个系统:一是解放区学制,二是接收下来经初步改造的旧学制。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就开始进行学制的调整、改革与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