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环境性质与作用方式及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减少不利影响的方法

环境性质与作用方式及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减少不利影响的方法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者应正确认识环境的性质、特点与作用方式,将环境因素进行尽可能多的正向组合,使环境影响始终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控制和减少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环境积极因素的作用强度。但是,这些影响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有的甚至终生难忘,我们不能低估环境的作用。

环境性质与作用方式及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减少不利影响的方法

(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个体生活在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2.环境的分类

(1)按性质来划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主要有大气、土壤、水、岩石植物动物太阳等自然条件。这些自然环境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对人的生理结构和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我国北方多山,北方人的身材比较高大,性格显得刚毅、耿直;南方多水,南方人的身材相对娇小,性格显得比较温和。

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2)按范围来划分,环境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如某一国家、某一地区。小环境则是指与个体直接发生联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域内,人们的大环境通常相差不大,但小环境千差万别。小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更为直接,教育者应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环境上。但是,由于社会的变化不断加快,社会交往手段更加便利和丰富,大环境对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也具有一定限制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认识与实践的客体、客观条件和机遇等,从而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选择的可能,个体可以选择、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为自我的发展服务。例如,我国的改革开放将国有企业推到了竞争的最前沿,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涌现出一大批改革家、企业家等,可谓“时势造英雄”。另外,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环境中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区别。但个体对环境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的,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也不会完全相同。个体对环境持积极的态度,就会充分利用环境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克服消极的阻力,从而扩大发展的空间。因此,教育者不仅要注意为受教育者提供较有利的条件,更要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利用环境的意识和能力。(www.daowen.com)

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可能会限制甚至阻碍个体的发展。“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说淮河以南气候温和湿润,所栽之橘,味甜汁丰;但移橘北栽后,所结之果,形小味涩,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是生长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自然界如此,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亦然。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描写了拉斯蒂涅在巴黎求学期间,面对尔虞我诈、残忍丑恶的社会现实,良心逐步被野心所吞噬的经历,证实了社会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其实,我们做每件事,小到修身、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都不能忽视环境因素的干扰。

2.环境对人作用的大小与环境本身的性质、变化相关,也与个体的发展水平相关

在童年期,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较大;到了青年期,社会环境尤其是文化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相应增强。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随着主体自我意识的形成而相对减弱,影响的性质也由限制逐渐转向更有效的利用。环境因素的作用还随着个体的活动能力而变化:活动能力强的个体,能够很好地利用环境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活动能力弱的个体,环境因素的作用相对较小。

人生的最初几年极为重要,人出生时的素质几乎没有多少区别;但降生在什么环境,由谁教养,却直接决定一个人的社会素质。科学家的实验和很多事实表明,人的一生在8岁前是发展关键期,过了这个关键期再进行训练,即使是专家指导也会十分困难;而且很多都永远无法达到本来应该达到的水平。狼孩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人即使有正常的遗传基因,但脱离了人的社会环境,或接触的是不完整的人类社会,错过了发展的关键,也会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缺陷。

3.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有积极、消极之分

社会环境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其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教育者应正确认识环境的性质、特点与作用方式,将环境因素进行尽可能多的正向组合,使环境影响始终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控制和减少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环境积极因素的作用强度。青少年学生不仅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而且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低,加之好奇心、模仿性强,求知欲旺盛,因而很容易接受环境因素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环境因素不仅具有广泛性、经常性的特点,而且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和片面性的特点。因此,环境对人的影响既是自发的、潜移默化的,又是无目的、无系统、偶然、零碎的;既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但是,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人在接受环境影响的同时,又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创造能力积极地改造环境、利用环境。

4.人不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虽然是经常的、广泛的,但这种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但是,这些影响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有的甚至终生难忘,我们不能低估环境的作用。

环境对人的发展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片面夸大外在因素的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成环境的消极适应者,认为生长在某种环境中的儿童就只能消极地成为某种样子的人。例如,我国古代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说法都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最终导致机械唯物论。实践证明,那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