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而教育的性质则包括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等。
(一)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掌握了政权,谁就能控制精神产品生产,掌握教育的领导权。统治阶级总是利用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统治地位,控制着教育领导权,使教育者根据他们的利益要求确定方向,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
首先,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权力颁布政策、法令,规定办学的宗旨和方针,并以强制的手段监督执行,从而让教育驶入他们所需要的轨道。同时,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领导成员,也由国家政府来任免。统治阶级通过政治地位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其次,统治阶级还利用经济力量,诸如拨款、捐献教育经费等办法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
最后,统治阶级还以思想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的领导权。在教育领域,通过教科书的编订和各种读物的发行以及教师思想上的影响,左右教育的方向。
(二)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序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在原始社会,以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为基础,没有国家,氏族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因而受教育权也是平等的,所有儿童接受差不多同样的教育。
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反映在受教育的权利上,不可能是平等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只有统治阶级子女才享有学校教育的权利,被统治阶级无缘接受学校教育。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在法律上废除了受教育者在阶级和社会等级地位等方面的限制,受教育权在形式上似乎是平等的,但实际上,由于经济和其他条件的不平等,受教育权仍是不平等的。即使在不收学费的德国、瑞典、英国等,大学生中来自劳动者家庭的仍是少数。(www.daowen.com)
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的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制度,这就决定其教育必然是面向人民大众的、消除等级偏见的。虽然,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和三大差别的存在,在受教育权上还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平等,但是我们正通过各种途径去逐步消灭不平等,为实现教育上的完全平等创造条件。
(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目的
在一定社会中培养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并要体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运用他们所掌握的政权,按照自己的利益,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方针政策或各种教育法规来确定的,并以此对教育实践加以规定和控制,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氏族成员,使他们能从事劳动,能遵守社会生活规范、互相合作,能为保卫氏族的生存而英勇战斗。
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总是力图使教育按照他们的要求培养和塑造年轻一代,教育总是以巩固和发展统治阶级自身利益为宗旨的。奴隶社会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把奴隶主子弟培养成自觉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统治人才和能征善战、具有暴力镇压奴隶起义和抵御外患本领的军人。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把地主阶级子弟培养成国家政权中的官僚以及实际掌握地方政权的绅士,而对广大的劳动人民则实行愚民政策。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则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一方面把资产阶级的子弟培养成能够掌握国家机器和管理生产的人才;另一方面,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和稳固政权,也给予劳动人民的子女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和职业训练,以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现代生产所需要的熟练工人。
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目的,与历史上任何阶级社会的教育目的不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由于教育目的不同,不同的社会关系下的教育也有所不同。例如,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上层资产阶级的子弟所就读的文科中学里,设置了许多有利于学生心智发展、升学预备和满足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所需要的古典学科;而劳动人民子女所就读的实科学校,则主要开设为满足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实用学科。
(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在教育内容上,尤其是那些关于政治、哲学、经济、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涉及培养出的一代人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及为谁服务的问题,更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这充分说明,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伦理道德观,直接受到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政治、道德观念同样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国家政治经济方面对教育的要求通过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