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学的发展与历史变迁

教育学的发展与历史变迁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学的发展与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有一个漫长而短暂的过程。教育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多元化阶段、现代化阶段。⑤“庶、富、教”的论述反映了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孔子认为,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能取得社会成效。这使孟子成为教育史上“内发论”的代表。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随着文化教育的发展,《学记》问世了。

教育学的发展与历史变迁

教育学的发展与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有一个漫长而短暂的过程。说它漫长,是因为早在几千年前,先哲们就对教育问题专门论述和精辟见解;说它短暂,是因为作为一门规范性学科,教育学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教育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多元化阶段、现代化阶段(也叫作理论深化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萌芽时期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仅是以教育思想的形式,与当时的哲学、政治、伦理道德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教育思想也散见于哲学家、伦理学家、政治学家等的论著和言语记录中。

1.我国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以及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记述他及其门下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中。

①孔子注重后天的教育。如孔子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这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和追求教育平等的思想,他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③孔子的学说以“仁”和“礼”为核心并将他们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克己复礼为仁”),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④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⑤“庶、富、教”的论述反映了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孔子认为,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能取得社会成效。

(2)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①启发诱导原则。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几十年。

因材施教原则。孔子承认学生的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在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③学、思、习、行相结合原则。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④温故知新原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就是现在的巩固性原则。

孔子的教师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学而不厌。”

孔子的爱岗敬业思想:“诲人不倦。”

(3)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是教育史上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他在《孟子·尽心上》里说:“人生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教育就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最后使人达到仁、义、礼、智。这使孟子成为教育史上“内发论”的代表。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教育与政治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还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大丈夫”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荀子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荀子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的过程,即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荀子重视循序渐进。他在《劝学篇》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也重视教师的地位。“天地君亲师”,把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列。

(5)墨子的教育思想。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的教育思想以“兼爱”和“非攻”为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墨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说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6)道家的教育思想。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所以长期不为教育理论所关注。其实,道家的许多教育思想是很值得研究的。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7)《学记》的教育思想。随着文化教育的发展,《学记》问世了。《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这篇著作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约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经验描述的性质。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它是集先秦时期教学经验和儒学思想之大成的教育著作。成书于战国末期,据郭沫若考证,是由孟子的弟子、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乐正克所著,全书一共1 229个字。

《学记》里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③“豫时孙摩”“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④启发诱导。“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不要“牵着学生鼻子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不要使学生失去自信;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⑤“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就是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育。

⑥“长善救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⑦“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⑧“师道尊严”,《学记》里的教师观是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⑨《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格的视导和考试制度。

在我国古代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育著作,像韩愈的《师说》、朱熹的《语录》、颜元的《存学篇》等,这些著作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有精辟的论述。

2.西方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追溯西方教育学的思想来源,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古罗马时期的昆体良等人。

(1)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著名,问答法又称“产婆术”,就是现在的“谈话法”。苏格拉底在与鞋匠、商人、士兵或青年贵族问答时,佯装无知,通过巧妙的诘问暴露出对方观点的破绽和自相矛盾之处,从而使对方发现自己并不明了所用概念的根本意义。

“产婆术”分为三步。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苏格拉底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

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催育新的生命。

(2)柏拉图。柏拉图是对哲学的本体论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古代哲学家,他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和影子,应建立本质思维的抽象世界。据此他认为,人的肉体是人的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理性是灵魂的基础。理性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情感表现为节制。根据哪一种品质在人的德行中占主导地位,他把人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军人;受情绪驱动的劳动者。

柏拉图认为,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教育,教育帮助未来的统治者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这种教育只有贯彻了睿智的哲学家和统治者的思想,才能引导芸芸众生走向光明。柏拉图认为,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柏拉图的思想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柏拉图也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三个里程碑式的著作。

(3)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所有的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异曲同工。

亚里士多德也是第一个提出教育自然性原则的教育家。他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他的和谐教育思想,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渊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大量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4)昆体良。古罗马的昆体良被称为西方第一位教育家,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有译名为《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但它比我国的《学记》要晚近300年。昆体良提出了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猛烈抗议当时学校中盛行的体罚,主张“让教师首先唤醒他自己对学生的父母般的情感”。在学习方法上,他介绍了三个顺序递进的阶段:模仿—理论—练习,据此有人也称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学法著作。

但是,这一阶段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上,缺乏科学的理性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

(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资产阶级为了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上提出了主张,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出版了一些教育著作,从而形成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1.培根

第一个提出教育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英国的培根,他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他把教育学的定义界定为:“教育学是一门知道阅读的学科。”此外,他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夸美纽斯

教育学进入独立阶段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他被誉为“教育学之父”。他于1632年写成、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这部著作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初具雏形的独立学科。在这部著作中,夸美纽斯称赞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教育家,他强调教育自然性。自然性,首先是指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相同的教育;其次,要遵循人自然发展的原则;最后是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仅仅只强调宗教教育。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这本教育著作中,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权利,教育是形成人的品德和智慧的最重要工具,通过对人的教育可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他强调,教育要成功,必须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这些主张与中世纪形成的压抑人性、推崇神道的教育传统是截然不同的。以上述思想为核心,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他在他的《世界图解》里还首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体系。他提出了教学的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五个教学原则(也有说提出了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四个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教育科学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建立教育学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当然,《大教学论》也有其历史、阶级的局限性。他以经验论为基础,应用“自然适应性”的观点进行机械类比,并使自己的教育言论具有神学色彩,企图把科学同基督教教义调和起来,还没有成为真正科学的教育学。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体现的教育思想如下。

(1)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重要思想。

(2)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

(3)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教学原则。

(4)提出了学年制的思想,并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5)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思想。

(6)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框架和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体系。

3.卢梭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是一位享誉世界、对教育思想的丰富和教育学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卢梭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在当时引起了极大震动,政府当局下令查禁焚烧。在《爱弥儿》中,卢梭对当时流行的古典主义教育模式和思想,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方法进行了猛烈的、全面的抨击。“出自造物主之手的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爱弥儿》首卷的第一句话,毫不含糊地树起了遵循人自身成长规律的自然主义教育的大旗。卢梭认为,现存的人是坏的,但人的本性是善的,假如能为人造就新的、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人类就能在更高阶段回归自然。他所理解的自然,是指不为社会和环境所歪曲、不受习俗和偏见支配的人性,即人与生倶来的自由、平等、淳朴和良知。因此,人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以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为“模特儿”,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卢梭尖锐地指出:“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

4.康德和裴斯泰洛齐

继卢梭之后,在18世纪还有两位人物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一位是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1724—1804),他对教育学形成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为认识人性提供了新的哲学框架,而且他还是第一位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1776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了教育讲座。此后他的学生林克将他演讲的内容整理、编纂并出版,题为《康德论教育》。在这本论著中,康德鲜明地表述了自己的立场:“只有人是需要教育的,所谓教育是指针对保育(儿童之养育)、管束、训导和道德之陶冶而言。故人在幼稚时期需保育,儿童时需管束,求学时需训导。”他把教育看作是使人性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重要手段。因此,“儿童应当教育,然而不是为现在而是为将来人可能改良到的一种境界;换言之,是适合于人类理想与人生的全部目的的”。无疑,康德的行为与思想在促进教育思想与理论科学化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是瑞士的裴斯泰洛齐(1746—1827),他于1774年创办了新庄孤儿院。在那里,他把卢梭在《爱弥儿》中论述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成为卢梭《爱弥儿》的信奉者和实践者。他以其博大胸怀和仁爱精神进行了多次产生世界影响的实验。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教育应该是有机的,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使头、心和手都得到发展,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人特征的人。他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者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必须和儿童的本性一致,使儿童自然发展,并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他的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他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1)提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

(2)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3)提出“要素教育论”。其基本思想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能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和力量全面、和谐地发展。

(4)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他被誉为“初等教育之父”,是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5)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也是形式教育论的代表。

5.洛克

进入近代,国家教育和民主教育的思想都在发展,这在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一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的结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他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人也会很快走上正轨。绅士应当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的创业精神和才干,还要有健壮的身体。绅士的教育要把德行教育放在首位,基本原则是用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理智克服欲望,确保个人的荣誉和利益。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轻视国民教育,认为普通的学校里集中了“教养不良、品行恶劣、成分复杂”的儿童,有害于绅士的培养,主张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著作《教育漫话》中。

6.赫尔巴特

将教育理论提高到学科水平并为后人所公认的,是在19世纪产生重要影响的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776—1841)。他是第一个把裴斯泰洛齐的理论用文字形式介绍到德国的人,他也是康德的信奉者,并接替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的教授教席。赫尔巴特在1806年发表的著作《普通教育学》,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部科学形态(规范化、现代化)的教育学著作。自此以后,教育学作为相对独立的以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活动规律为宗旨的学科地位被确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获得如此殊荣并不是偶然的。在这本著作中,他构建了教育学的逻辑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他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等教育范畴,并强调教育学的两个基础:哲学的伦理学基础(用来指导教育目的与价值的选择与判断)和心理学基础(用来指导对教学过程内在结构的认识和方法的选择)。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系统研究了教学和教学过程,提出了著名的按教学过程中儿童心理活动变化而划分的“四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使原来难以把握的教学过程变得可操作起来。

赫尔巴特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多方面的教育应该是统一而完整的,学生所学到的一切应当是一个统一体。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特点。

赫尔巴特的教育观是二元论的。一方面,他强调儿童的兴趣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教学的依据;另一方面,他把教育看成接受过程,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政治伦理观方面,他主张,教育应该从国家理念出发,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所以他特别强调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而且道德教育就是“强迫的教育”,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他提出,纪律的本质就是“约束儿童的意志”,使其与国家的意志相一致,还提出威吓、监督、命令、禁止和惩罚等是管理的有效方法。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曾一度风行世界,对19世纪以后的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被誉为“规范化教育学之父”,是科学形态教育学的奠基人和创始人。我国“五四运动”以前的学校教学,也深受赫尔巴特教学思想的影响。赫尔巴特被看作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他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首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他强调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

(2)认为伦理学和心理学是教育学的两个理论基础。

(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中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www.daowen.com)

(4)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由他的学生席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称为“五段教学法”。

(5)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品德优良和人格完善的社会公民,赫尔巴特也因此成为社会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总之,在这一阶段中,教育学已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教育学的多元化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经验学科逐渐兴起,这些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对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学不仅从这些科学中吸取有关的研究成果,而且也逐渐利用社会学所常用的实证方法(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统计,根据事实进行客观的记述、比较、说明,探究其规律)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不再仅仅是根据一定的理想和规范去考察教育,而是从教育事实出发,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使教育学向着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同时,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对于社会和教育的认识也就各不相同。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科学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学,并形成了许多门类。

多元化阶段的教育学包括实证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1.实证主义教育学

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1820—1903)于1861年出版了《教育论》。斯宾塞是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他把人类的生活活动分为五种。

(1)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2)获得生活必需品从而间接地保全自己的活动。

(3)目的在于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

(4)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5)在生活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斯宾塞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其次则是间接地保全自己的知识,其他的知识价值次第下降。由此,他强调生理学、卫生学、数学、机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实用学科的重要性,反对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育。此外,他还特别重视体育,他说:“不仅战场的胜负常取决于兵士的壮健程度,商场的竞争也部分由生产者的身体耐力所决定。”在教学方法方面,他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斯宾塞重视学科教育的思想,反映了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对教育的要求,但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代表人物:斯宾塞。

代表著作:《教育论》(1861年)。

基本观点:反对思辨,认为科学就是对事实的描述和记录,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2.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想流派。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法国的比纳,美国的霍尔和桑代克。

代表著作:《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纲要》等。

基本观点:

(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意义。

(2)提出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研究科学化。

(3)把教育实验分为提出假设、进行试验和确证三个阶段。

(4)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3.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叫“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教育学说。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

代表著作:《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教育与文化》等。

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有:

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

第二,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第三,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

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

第五,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

4.实用主义教育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由杜威(1859—1952)所创立,其代表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教育即生活。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的,这是从教育的纵向来说的;而从生活的横向来说,则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个体的和集体的经验,所以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是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为此,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他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发现真理的方法有两个因素:一是智慧,二是探究。智慧与冲动相对立,由于运用了智慧,人对于问题的解决,就与动物的“尝试与错误”区别开来。探究则与传统学校“静听”的方法相对立,它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它的价值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将经历到的模糊、疑难、矛盾的情境转化为清晰、确定、和谐的情境。

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不仅是对方法的批判,而且是对整个教育目的的批判。他认为,那种外铄的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无思考的余地,限制人的思维,致使受教育者不需要也不可能有自由思考、主动创造的空间,只能使用机械的注入法,学生消极地对待教师所教的内容,成为教师和教科书的奴隶。

杜威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活动组织教学。杜威的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是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杜威标榜“民主教育”“进步教育”,重视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反对传统教育。但是,他却否定理论的指导作用,否定系统的科学知识,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在20世纪30年代盛极一时,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被一些资产阶级学者称为“新教育”“现代教育”。从此,西方教育学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代表著作: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基本观点(主要是杜威的):

(1)“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2)将教育的本质论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3)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

(4)学校即社会,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5)提出“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十月革命”以后,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进行了20多年的教育革命实践活动,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1939年出版的由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社会教育规律的著作,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基本上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学分成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四个部分。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该书于1948年和1956年曾进行过两次修改,1951年被译成中文。该书在苏联和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成为指导我国当时教育工作的著作。

凯洛夫教育学在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过分强调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和不断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教育家杨贤江(1895—1931)以李浩吾的化名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书中对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进行了论述,在教育理论方面具有启蒙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文化大革命”以后陆续出版了一些不同版本的教育学著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的精神鼓舞下,许多教育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得到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对教育的性质、本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课程、教材、思想品德教育等理论的认识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教育改革的实践和实验,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6.批判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

代表著作:《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与权力》《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等。

批判教育学在教育理论、课程及教育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批判教育学流派思想复杂,基于不同的思想基础与社会背景,不同流派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不同流派追求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解放”,强调运用批判理论、通过批判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研究与分析,这是各流派批判教育学的共同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批判教育学的批判性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理性的追求,更是一种方法论。

(四)教育学的现代化阶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认识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经济的关键在于智力的开发和运用,由此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同时,由于科学的综合化发展越来越趋于主导地位,教育学也日益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逐渐深化,在内容方面更加丰富;再加上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所以,各国的教育学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指导下,都有新的发展,在理论上都有所深化。

1.布鲁姆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细致地确定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为人们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但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未说明应该怎样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对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阐述得还不够深入。他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以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成绩。

1960年,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他主张,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即指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基本法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规律性。”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对于编选教材、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其有积极意义。但他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张儿童提早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是不宜推行的。

2.赞可夫

1975年,苏联出版了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1901—1977)的《教学与发展》一书。这本书是他1957—1974年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总结,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介绍了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通过实验,他批评了苏联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发展智力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可夫的教学理论对苏联的学制和教育改革一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理解学习过程原则、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巴班斯基

1972年,苏联出版了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巴班斯基几本系列著作,包括《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等。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教学,以便达到最优处理教育问题。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社会方面的成分(目的、内容)、心理方面的成分(动机、意志、情绪、思维等)和控制方面的成分(计划、组织、调整、控制)。

巴班斯基将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进教学论的研究中,是对教学论进一步科学化的新探索。在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中,所谓最优化就是现有条件下达到最好,老师和学生的潜力都发挥出来。

4.马卡连柯

马卡连柯是苏联教育家,著有《教育诗》《塔上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有杰出贡献,其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他认为,全部教育过程应该是在“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原则下进行的。他把这个总的原则概括成“平行教育影响”的原则。

5.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6.瓦·根舍因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著有《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布鲁纳、赞可夫、瓦·根舍因的理论被称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7.保罗·朗格朗

1970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出版的《终身教育引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的代表著作。

8.蔡元培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毛泽东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即军国民教育、实力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是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此外,他主张教育应脱离政治而独立。

9.陶行知

陶行知师从于杜威,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论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学做结合。

10.黄炎培

黄炎培提出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著名职业教育理论,被誉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先驱。

11.晏阳初

晏阳初提出了“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四大教育”是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方式”是社会式、家庭式和学校式。他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12.陈鹤琴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理论,包括活目标、活课程、活原则、活方法、活步骤。他被称为“中国的福禄贝尔”。

目前,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认真总结我国的教育实践经验,继承我国宝贵的教育遗产,借鉴外国有益的教育经验,加强教育学的理论建设,提高教育学的科学水平,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