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职生劳动教育:劳动创新发展概况

高职生劳动教育:劳动创新发展概况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活动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建设损毁状况严重,人民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新中国建设百废待兴。活动目标①了解中国劳动集体创新发展故事及其历程。图1-1-520世纪中国少女与老式自行车问题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劳动建设状况了解多少?没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饱受战争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基于此,一批头脑灵活、勇敢无畏的中国人开启了劳动创造新中国的征程。

高职生劳动教育:劳动创新发展概况

活动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建设损毁状况严重,人民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新中国建设百废待兴。但与此同时,人民建设国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中国人终于用双手创新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使中国重新走上世界舞台,用劳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彩。让我们一起感知一下这一伟大的发展历程。

活动目标

①了解中国劳动集体创新发展故事及其历程。

②能够讲述中国劳动集体创新发展故事及其历程,理解不同时代的个人劳动与集体劳动之间的关系。

③增强爱国意识与民族情怀,树立正确的劳动发展观。

活动导图

活动口诀

一穷二白建国起,齐心协力靠集体。

敢为人先承己任,抓农重稻扎根“泥”。

两弹一星参北斗,神州嫦娥添神熠。

科技创新不停蹄,脚踏实地增国力。

活动实践

1.活动准备

教材、上网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一张A4纸、笔

2.活动流程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工农业情况

1949年,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6%,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农业生产资料购买额仅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4.8%。在农业内部结构上,种植业占82.5%,林牧副渔业仅占17.5%。在种植业中,按产值计,粮食作物又占绝大比重,经济作物分量较小。全国人均占有粮食209千克,棉花0.8千克,油料4.8千克,生猪0.11头。1949年我国钢产量15.8万吨,是美国的0.2%、日本的5%,不到世界的1‰,按人均算不过0.25千克多一点。

1952年,我国的工业水平实际低于1800年的英国、1890年的法国,接近于1910年的俄国,如果按人口平均,只及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城市职工809万人,只占全国劳动力的4.5%;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10%。

1949年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大体为100年至200年。当时我国人均原煤量为59千克,落后于法国119年、德国109年、英国250年左右、美国160年以上。人均生铁0.46千克,落后于美国190年、法国和德国160年、英国210年。人均钢产量为0.29千克,落后于美国89年、德国94年、法国106年、英国120年以上。人均水泥产量为1.22千克,也都落后于这些国家70年至120年左右。

如图1-1-5,老式自行车在20世纪又叫“28大杠”。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是稀罕物件。在出行靠走路、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拥有一辆“28大杠”是普通老百姓的梦想。谁家要是拥有一辆,会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图1-1-5 20世纪中国少女与老式自行车

(2)问题

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劳动建设状况了解多少?你知道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种劳动建设状况的原因吗?是否知道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劳动故事呢?

没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饱受战争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在经济上,现代工业技术设施极差,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在文化上,人民缺乏必要的工业劳动意识和知识储备,现代劳动思维需要开发;在科技上,工业时代劳动技术匮乏,科技创新实力弱,且科技创新条件差。基于此,一批头脑灵活、勇敢无畏的中国人开启了劳动创造新中国的征程。

(3)读读劳动故事:《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红手印,开启农村改革》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图1-1-6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轰轰烈烈的“大包干”由此开启。

“为什么搞‘大包干’,就是为了能吃饱饭!”“大包干”带头人之一、时任小岗村生产队长的严俊昌回忆。

宛如平地一声惊雷,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拉开,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次年,小岗村便迎来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18枚红手印催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改革开放40余年后的今天,“大包干”契约作为改革开放珍贵文物,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彰显了小岗村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和中国改革标志的历史地位。现在,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开办农家乐和发展农村电商等,小岗村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依然走在前列。“作为小岗人,尤其是‘大包干’带头人,更要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村民严金昌说。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9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表彰“最美奋斗者”的决定》授予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最美奋斗者集体”荣誉称号。

作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他们分别是:关延珠、严立富、严立华、严立坤、严金昌、严家芝、严学昌、严立学、严俊昌、严美昌、严宏昌、严付昌、严家其、严国品、关友生、关友章、关友江、韩国云18人。[3]

(4)读读劳动故事:《“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勇于攀登 彪炳史册》

历史会永远铭记这样一个英雄群体。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图1-1-7)。

图1-1-7 “两弹一星”先进群体

在新中国70年的光辉历程中,“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这样的成就令世界为之惊叹。“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两弹一星”为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奠定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23位“两弹一星”元勋是投身“两弹一星”研制工作先进群体的杰出代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做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他们中的许多人,如钱学森、郭永怀等都在国外学有所成,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但为了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也有很多人像于敏一样,为了研制“两弹一星”,隐姓埋名几十年,连家人都不了解他们具体从事的工作。“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于敏这样表示。

“两弹一星”的研制是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科学家们和广大研制人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大力协同,无私奉献,勇于攀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而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4]

(5)读读劳动故事:《航天科技“神舟”团队——探索太空 逐梦航天》

图1-1-8 航天科技“神舟”团队

“神舟”团队(图1-1-8),肩负我国全部载人航天器研制设计的重要使命,是党和国家创新发展载人航天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平均年龄33岁。从立项至今的27年时间里,“神舟”团队取得了包括神舟飞船、目标飞行器、空间实验室等共计15个载人航天器连战连捷的优异成绩,实现我国载人飞行、太空出舱、交会对接、在轨补加等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孕育了“四个特别”的载人航天精神和“祖国利益至上、勇攀科技高峰、零疑点零缺陷、团队同舟共济”的神舟文化,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5]

“神舟”团队作为负责我国所有载人航天器研制设计工作的主力军,是我国创新发展载人航天的“国家队”。工程立项伊始,他们就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载人航天技术创新和跨越践行科技强国为理念。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尽快发射我国第一艘神舟飞船,“神舟”团队采取并行工程方法,同时研制四艘初样船,分别考核飞船力学机械、热和电性能。从那时起,团队几乎每个周六都召开一次综合调度会,一起研究解决问题,仅1998年就开会42次,解决了2000多个问题。经过无数次的试验验证,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1999年11月20日凌晨6时30分直上云霄。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已经运抵发射场,但航天员所用的座椅缓冲器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上级决定用新型缓冲器替代原有型号。这是一个把安全留给航天员、把风险留给科研人员的方案。“神舟”团队临危受命,临时组织突击队集中攻关。从方案到生产,从部件测试到整舱试验,仅用两个月就研制出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的座椅缓冲器,并在发射前安装到位。

2016年,为全面验证天宫二号补加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验证飞行器间的补加流程并获取关键数据,“神舟”团队组织搭建了系统间补加综合试验平台来模拟真实太空环境。为了吃透每一个细节,团队设计了极其详尽的方案,确保每个工况都能准确模拟太空环境。经过20多天的奋战,试验顺利完成,获取了极其宝贵的数据,团队也用自己的创新破解了在轨补加的关键技术难题。

每一份成就、每一次突破,都体现了“神舟”团队对初心的坚守和对事业的执着。很多人没有时间陪伴父母妻儿,而是舍小家、顾大家,为载人航天梦想砥砺前行。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梦圆任重道远。为了建好中国的空间站,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坚实,“神舟”团队将不断奋力前行。[6]

(6)读读劳动故事:《航天科技“北斗”团队——要做中国人自己的导航卫星

图1-1-9 航天科技“北斗”团队

“北斗”团队(图1-1-9)是我国自主研发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中坚力量,他们建立了我国首个、世界第三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一号卫星系统,打破美国GPS垄断;建成北斗区域导航(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创造连续三年成功发射14颗导航卫星的佳绩,开创卫星小批量生产模式的先河,实现我国领土和周边区域的高精度定位,于2020年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5年深耕天疆,团队突破自主导航、星间链路等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实现关键器部件100%国产化,撑起国人脊梁,服务国计民生,孕育了“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7]

“要做中国人自己的导航卫星”

2020年6月23日,中国西昌,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当卫星太阳翼打开的瞬间,反射出耀眼的金色光芒。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中国第一个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www.daowen.com)

如果说以国为重是北斗的核心价值观、自力更生是北斗的风骨,那么不断创新则是北斗的灵魂。

对于北斗三号卫星全球组网的成功,航天五院总体部高级工程师朱位感慨地说,“这是创新的胜利,也是年轻的胜利”。

作为一名“80后”,朱位觉得,每个北斗人都是一样的,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创新的冲动。

谈及北斗,朱位说,这更像是一种对“新生儿”的孕育和陪伴——看着卫星的模样在屏幕中一点点生成、完善;陪着它经历热试验、力学试验等一系列“挑战”;最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看着它搭乘火箭穿过苍穹,时刻不离。

这几年,北斗卫星密集发射,朱位的心,总是要同时分给好几颗星,常常是这边刚发射成功,朱位已经收拾好行装,从发射场赶回北京,因为“家里”还有几颗星要“陪”。

每一颗北斗卫星都有着强大的“幕后团队”。仅以卫星系统为例,就包括了总体设计、结构机械、热控制、综合电子、控制与推进、载荷等众多分系统,以及测试、总装等各个环节。正是整个团队对创新的孜孜追求,才成就了今天的坚实步伐。

创业阶段,“老北斗人”用药盒和大头针制作简易的卫星模型,给新员工做讲解;后来,他们用“共享笔记本”等形式,你一句、我两行地记录研制心得;再后来,他们编著总体设计指南以及各分系统的设计工作手册,详解设计宝典。

这样的传帮带,加上北斗工程密集组网的历练,大大缩短了北斗人才成长的周期。如今,北斗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团队。

10年前,27岁的康成斌博士毕业,他只投了一份简历,就是要来北斗。

“我读博士期间攻关做导航接收机,最令我受刺激的是,当时所接收的信号,大部分都是美国GPS的信号。所以,我就要来北斗,要做中国人自己的导航卫星。”康成斌说。

北斗三号工程启动建设后,一个问题摆在大伙面前:全球组网是延续国际上已有的方法,还是另辟蹊径?大家决定,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创新卫星之间的链接方法。

在方案确立的关键阶段,年仅29岁的康成斌,大胆提出了某关键技术的验证方案。

“令我惊喜的是,我们团队就确实建造了一颗模拟卫星,让我去做这个测试验证。”康成斌说,团队还给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让青年科研团队放手去干,历时5年攻关,北斗卫星全球组网的关键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郭建新做了11年的北斗人,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他所负责的北斗三号控制系统,全部采用了新研发的国产部件。

“创新是需要勇气和担当的,我们整个团队在国产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精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做到小型化,克服了各种困难。现在,北斗三号卫星的在轨运行表现很好,正是北斗团队对创新的鼓励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才取得这样的成果。”“这次第55颗星的发射时,太阳翼在星箭分离后80秒内全部展开到位,那样辉煌的场景,也是北斗团队的创新成果之一,令我们感受到梦想成真的力量。”郭建新说。

未来,在浩瀚的太空,北斗还将耕宇牧星,在空间事业发展的伟大征程中铸就新的辉煌。[8]

(7)读读劳动故事:航天科技“嫦娥”团队

“嫦娥”团队(图1-1-10)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树立中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成功研制我国第一个行星际探测器——嫦娥二号;成功研制嫦娥三号探测器,使我国成为第三个成功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成功研制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历史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15年间,从探月、落月到世界首次月背软着陆探测,“嫦娥”团队自主创新,不断突破,取得五战五捷的辉煌成果,孕育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在我国航天史上书写了精彩的一页。[9]

图1-1-10 航天科技“嫦娥”团队

月背,我们来了

——航天科技五院总体部嫦娥四号探测器研制团队攻关记

嫦娥四号任务难度大、实施风险高。如何选择着陆区?如何使嫦娥四号平稳安全地着陆在月之暗面?如何确保“玉兔二号”安全地从着陆器上走下来……

作为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抓总研制单位,这些都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需要攻克的难题。自立项以来,总体部参研参试人员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用圆满成功为我国航天事业再建新功。

一举拿下“着陆区”难题

嫦娥四号研制要攻克四大技术难题,实现三个国际首次、两个国内首次目标,特别是面对着其他航天器从未到过的月球背面的全新环境,技术新、难度大。

“月球背面布满了沟壑、峡谷、火山口和悬崖,很难找到一块理想的软着陆地点。”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说。

面对嫦娥四号登陆月背的第一道难关,张熇带领大家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特别是对嫦娥二号拍摄的月球资料和国外公开发表的图像资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研究,同时向多位航天专家和相关科学家咨询、请教。

最终,着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李飞创造性地从可达性、实现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多个维度出发,在月球背面崎岖复杂的地形中,选择出整体平坦程度与嫦娥三号着陆区虹湾相近的主、备两个着陆区,成功解决了着陆区选择难题。[10]

全力拼搏只为“稳稳一落”

为了实现探测任务,嫦娥四号着陆器必须具备多种技能:具有能够灵活转动的太阳能翅膀、能够保证安全降落月球的缓冲腿、可以把月球车平稳放到月面的悬梯、眼观八方的相机旋转臂,以及魔术棒一样的探测天线等。着陆器上这些功能各异的机构,就是由总体部嫦娥四号机构团队负责研制的。

转移机构是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关键单机,肩负着将“玉兔二号”巡视器由着陆器释放至月面的重任。然而,转移机构组成复杂,每个模块都是一个小机构。同时,转移机构还面临着恶劣的空间环境。设计师李新立经过多方案论证、仿真分析……最终确保了转移机构能够顺利将巡视器转移到月面。

嫦娥四号稳定可靠地完成与月球背面的亲密拥抱,全靠着陆器上面的四条缓冲、支撑一体化的着陆缓冲机构。以杨建中、满剑锋为代表的总体部着陆器着陆缓冲研制团队,从接到研制任务起就开始自主创新,先后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顺利完成着陆器落月的任务。

大堂里的“决战”推演

2018年10月31日是嫦娥四号着陆器定向天线最终在着陆器上用火工品压紧的日子,而5年前的10月31日也是嫦娥三号定向天线最终压紧的日子。时间如此巧合,“两姐妹”竟是同一天整理行囊,准备出征。

2018年10月30日,晚饭刚过,总体部着陆器定向天线研制团队的10余人围坐在协作楼一层大堂的小圆桌旁,开始了天线最终压紧及状态确认的“战前”推演。在这之前,研制团队已经不止一次开展了最终压紧的工艺推演、流程梳理、问题预判等工作。

最终压紧的日子到了。一大早,研制团队就来到了技术区,按序进行各项程序的确认。每一项工作,团队成员都一丝不苟,井井有条,最终保质、保量、按时、顺利地完成了工作,为探测器发射场工作有序推进做出了贡献。

迎难而上,确保天地畅通

从任务难度而言,嫦娥四号任务可以说是一次不逊于嫦娥三号的全新挑战,而国际首次地月L2点中继通信更是被列为嫦娥四号的工程目标之一。从接手嫦娥四号着陆器测控数传分系统研制开始,总体部着陆器测控数传研制团队在主任设计师刘适的带领下,通过合理的中继通信体制和工作模式设计,充分利用嫦娥三号备份测控数传产品,确保了中继星设备“零增长”。

根据嫦娥四号中继链路任务特点,刘适还牵头完成了两器一星中继接口联试方案与方法研究,组织完成了中继通信接口初样联试,为中继星中继设备正样技术状态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完成了中继链路在轨测试方案和地面测试系统级方案设计工作,并组织完成地面测试系统联试工作,对在轨中继星的关键功能、性能指标进行了验证。

测试有道星做伴

在嫦娥四号任务中,有一支团队伴随始终。这就是来自总体部的嫦娥四号综合测试团队。

为了充分验证探测器的各项功能与性能,着陆器与巡视器不仅需要各自完成航天器常规的测试项目,而且还要增加多项专项试验,技术难度非常大、测试周期长。

为此,测试团队不仅一丝不苟地制定各项技术路线,完成各阶段的测试流程,而且任劳任怨地与总体、各分系统共同克服了各阶段困难。当一天忙碌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团队成员还要回到办公室,根据型号的技术状态,精心梳理、安排后续测试。发射任务期间,齐天乐和马千里两位新人举办了婚礼。然而,他们在婚礼结束后的次日上午就回到发射场投入工作。

把个人命运同集体命运紧密相连,把对事业的追求寄托在集体的荣誉之中,以敬重态度从业,用成功报效祖国。总体部嫦娥四号探测器研制团队用一片赤诚之心助嫦娥四号完成了完美的月背之旅,向祖国交出了高分答卷。

(8)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分享对本节劳动故事的学习感受,感知劳动创新发展,从劳动创新发展部分的5个劳动故事中选取中一例,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搜索相关扩展资料,在A4纸上画出思维导图,阐述其劳动内容、劳动价值和给予你的启发,后进行课堂分享。

讨论时间:20分钟。

小组构成:5~6人。

3.特别提示

在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搜索资料时,不要边充电边使用。

活动评价

表1-1-2 检索劳动创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情况活动评价表

活动反思

①你是否有熟知的劳动创新发展事迹,知晓其具体内容、精神内核,并受到启发?

②在课堂活动时,你是否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成果设计和成果展现环节?

活动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堂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完善,编排情景剧,在适当时候进行班级展示。

延伸要点:

科技创新、改革创新是劳动创新发展的主要组成因素。劳动创新发展需要个人与集体紧密相连。个人劳动为集体命运添砖增瓦,集体劳动将个人劳动价值汇聚升华,引导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劳动价值与集体劳动价值产生集合,二者互相成就、相互影响,最终推动历史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